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BP)对小儿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器官支持治疗作用。方法:比较本院PICU16例危重患儿实施BP治疗后各器官的功能。结果: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全血白细胞计数、ESR和CRP各项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在BP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01);BP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BUN、尿量)、心肌酶谱(ALT、CK、CK-MB、LD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OgrFiO2)均明显好转(P〈0.05);BP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无明显改变(P〉0.05),但Vt上升,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MODS不侣有肾代替作用.而且有呼吸、循环、肝、酸碱和电解质内环境的平衡等器官支持、治疗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小儿危重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支持
  • 简介: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根据"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介质)并治"的理论,经过30多年的科学实践研制成功的国家级二类新药[1].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随着对其的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炎性介质的作用,为治疗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MODS的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治疗 纯中药制剂 抗炎性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的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抽选80例,按抽样法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达英-35疗法对照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疗法试验组,统计预后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疾病效果为95.0%,对照组疾病效果为72.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能和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50例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为CBP组(A组)30例和普通透析组(B组)2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pH、HCO3-、PCO2和PO2等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后BUN、Scr、血钾、血钠均下降,CO2CP升高;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血氯、CO2CP有明显的差异,表明A组的疗效比B组更佳.结论:早期使用CBP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疗法 患者治疗 多脏器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反应 甲状腺功能 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环磷酰胺与雷公藤甙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2年0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患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中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如降压、利尿消肿等。A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注射治疗,B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甙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的肾功能。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11%,经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检查相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除A组的血浆白蛋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患者与A组的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甙片治疗难治性肾脏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婴幼儿腹泻患儿血糖、血钠、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数值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监测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4例急性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之间血糖、血钠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血糖、血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血钠在三组间无差异,且血钠均数于正常范围之内,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数值重度与轻度组有差异(P〈0.05),轻度与中度组无差异。结论:重视血糖监测对提高急性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水平有积极意义,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补液张力不宜过高。

  • 标签: 腹泻 血糖 血钠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谱勒超声在骨伤患者血管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谱勒超声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阳性诊断190例(75.1%),其中检查椎动脉117例、下肢动脉55例、下肢静脉64例、上肢动脉11例、上肢静脉6例,其病变阳性率分别为77.8%、76.3%、79.7%、36.3%和33.3%。结论:超声对椎动脉及下肢血管疾患的阳性诊断率较高,对上肢血管疾患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超声 骨伤患者 血管疾患
  • 简介: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1片,1片/12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 标签: 氨酚曲马多片 双氯芬酸钠 中重度急性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产妇防治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危产妇10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出血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47例(94.0%),高于对照组的40例(80.0%);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95.4ml、30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8ml、384.7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实施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预防并控制产后出血,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胆心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心综合征病人对扩冠、抗心律失常治疗疗效不明显,手术治疗后,其心脏情况和心电图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胆心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胆心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为治疗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临床资料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等参数指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3.13%(1/32)、9.38%(3/32)以及9.38%(3/32),对照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15.63%(5/32)、28.13%(9/32)以及28.13%(9/32),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25%(26/32),实验组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较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肛裂术后 病人便秘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5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能心情愉快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并满意出院。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骨骼、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结论: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可对马凡氏综合征作出诊断.

  • 标签: 马凡氏综合征 临床资料 结缔组织 染色体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组38例,死亡90例,两组病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疾病以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首发衰竭器官以心肺为最多。结论:为降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急救护理,预见性观察、监测重要器官,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的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中毒后2~5天.临床以肌无力为最突出表现.涉及部位以屈肌、肢体近端肌、颅脑神经Ⅲ~Ⅶ和Ⅹ所支配的肌肉,严重者累及呼吸肌.现将我科自1997年7月~2002年4月间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126例,而诊断为IMS者1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中毒中间 中间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8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94.4%)、肝脾淋巴结肿大(77.8%)、外周血细胞减少(〉61.1%)、肝功能异常(88.9%);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3例治愈,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关键。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从2014-06至2015-06期间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0例中选取800例作为样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实验组对产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照组对产妇采取一般护理方法,待新生儿出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产妇正确哺乳人数,母婴保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例数和产后母亲奶胀情况等。结果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产妇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及哺乳方法正确的例数分别为380例和36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例和280例;同时,在我院的健康教育指导下,实验组产妇更倾向于进行母乳喂养(99%),对照组产妇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人数(75%)低于实验组;实验组产妇采取母乳喂养的成功人数为376例,奶胀人数8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3例和24例;此外,实验组产妇乳汁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更多产妇掌握正确哺乳方式,保证母乳喂养更高的成功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爱婴医院 产妇和新生儿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的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