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MS的发病率,如欧洲为17%~37%,拉丁美洲为14%~36%,北美洲为25%~30%,中亚(印度)为18%~41%,东南亚为13%~18%,日本为8%~15%,我国为13%~18%。目前应用于临床应用较多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WaistCircumferance,WC)、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腰身比(Waist-to-SatureRatio,WSR)、臀围(HipCircumferance,H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

  • 标签: 人体测量学 代谢综合征 临床应用 拉丁美洲 体重指数 症候群
  • 简介: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的综合征,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5%~10%。而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靶组织(如骨胳肌、脂肪组织、肝脏等)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的作用减弱。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PCOS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和IR有关。而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表现,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均为35%~40%,但是卵巢功能障碍仅存在于PCOS患者,而不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这表明PCOS患者卵巢本身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对卵巢功能改变更重要。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高胰岛素血症 卵巢功能障碍 糖代谢异常
  • 简介:选择PCOS患者30例。13服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于餐后30min服,共6个月。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BI)水平,计算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的比值(GIR),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用药后两组血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均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地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雄激素水平。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病例14年前,王先生在单位组织查体时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以后一直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病情比较稳定。近半年来,王先生逐渐出现口渴、饮、尿等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现在每天至少要喝两暖瓶水,尿量达6000~7000毫升/天,每晚起夜小便达十多次。

  • 标签: 血糖高 多饮 多尿 自觉症状 2型糖尿病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糖尿病之友》在2010年1期上刊登了《看病前应准备哪些化验结果?》一文,我拜读后深有感触,这篇文章推荐的做法非常好,很实用。患者在看病前做好准备工作,能使医患双方都节约不少时间。

  • 标签: 《糖尿病之友》 病历 化验结果 医患双方 病前
  • 简介: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娠娠合并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实行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正常妊娠产妇作为A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B组,妊娠合并囊卵巢综合征产妇作为C组,B组与C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妊娠不良反应结局、治疗效果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C组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效果,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增加产妇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但是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 标签: 二甲双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本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毛囊性病变。最早于1916年首先由Kyrle报道。1例22岁女性白人,出现无症状的泛发性丘疹损害,命名为真皮穿通性毛囊及毛囊旁过度角化病。到1967年止文献收集仅45例,1968年Carter等报道5例,并复习文献对本征的临床和病理提出诊断标准。

  • 标签: 遗传 皮肤 伴糖尿病 维生素A缺乏
  • 简介:随机调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同期组问及组内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6个月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在受教育后3个月、6个月自控能力、糖尿病知识积分(DKN)、胰岛素治疗顺应性、依从性明显提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精神症状白评积分(简称sc190)的9组症状群积分电明显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接受科学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教育 效果 评价
  • 简介:本征最早由Dunnigan报道了两个苏格兰家族.看到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性脂肪的先天性萎缩,以躯干和四肢为明显,但面部不明显。

  • 标签: .件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前浙江省的基层卫生服务实行政府全包。这样如何用看得见的行政之手,调动起难以言表的技术服务,关键就是考核指标的制定。白沙路街道有常住人口82511人(户口总人数48287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近年新建立且仅有单纯的门诊服务,内科全科医生3名。现有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1236例。我们通过专家每周一次坐诊,及访谈,调查,深入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实际现状,特分析如下。

  • 标签: 基层卫生服务 电子档案管理 卫生经济学 门诊服务 沙路 技术服务
  • 简介: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加的一种流行病,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肥胖症本身的危害以外,它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既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又在代谢综合征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代谢综合征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风险因素及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构成巨大医疗支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干预并处理肥胖、代谢综合征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心脑血管事件 心脑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医疗支出 生活质量
  • 简介: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临床疾病的总称,它的发生是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慢性低水平的炎症状态,炎症反应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临床疾病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集糖尿病病例218例,收集整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等资料,比较其亚组胃轻瘫发生率,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该组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生率14.7%(32/218),根据年龄(〉50岁)、性别、糖尿病病程(〉5年)、降糖方式(口服、注射胰岛素、口服+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情况(HbA1c〉7.5%)、合并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HP感染阳性分别对入选糖尿病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其胃轻瘫发生率,结果表明老年(χ2=4.676,P=0.021)、糖尿病病程(χ2=8.993,P=0.002)、HbA1c〉7.5%(χ2=5.064,P=0.021)、HP感染阳性(χ2=5.413,P=0.012)、合并多种基础疾病(χ2=8.259,P=0.002)者胃轻瘫发生率高于其相对应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5年)、血糖控制情况(HbA1c)、HP感染等为糖尿病发生胃轻瘫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以控制血糖达标及根除HP感染为主。

  • 标签: 糖尿病 胃轻瘫 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及餐后24小时血糖测定。结果教育组在心理健康状况、饮食控制、药物依从性、血糖控制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应激素质,建立医患互动氛围,起到防病治病的双重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采用飞利浦iuzz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按颈动脉病变情况将其分为T2DM合并动脉硬化(AS)组及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R)、纤维蛋白原(FIB)、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三个组的年龄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BMI无统计学差异。T2DM-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病程、高血压例数、TG、HDL-C、LDL-C、FIB、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AS组与对照组比较,TG、HDL-C、LDL-C、UA、FPG、PPG、IAI、U-AER、FIB、HbA1c、SPB、D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LDL-C、FPG、PPG、IAI、HbA1c、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有高血压、LDL-C等3个变量是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即其数值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HDL-C是颈动脉病变的保护因素,其数值越大则越不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结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因素全面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发表于近期《美国心脏病学院周刊》的两项最新研究揭示:患有糖尿病及勃起功能障碍(ED综合征)的男性,其心脏健康状况较一般患者更令人担忧。研究者称,ED综合征可称得上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出现此预警信号的患者具有相对较高的心脏病发病率及致死率。不过,合理应用调脂药可将此风险降低约1/3。

  • 标签: 心脏健康 综合征 ED 美国心脏病学院 勃起功能障碍 预警信号
  • 简介:近年认识到,由腹内脂肪堆积形成的中心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形成代谢综合征的基石[1].尽管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但腹内脂肪含量与代谢综合征的5条诊断标准均存在独立的相关性.由此提出,腹内脂肪堆积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以下扼要阐述腹内脂肪与皮下脂肪的差异及其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地位.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腹内脂肪 病理生理学基础 胰岛素抵抗 中心性肥胖 脂肪堆积
  • 简介: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糖耐量降低或者胰岛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但WHO认为这些因素并非是确认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因素.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syndrome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约占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1/3以上。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蛋白尿、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低氧血症等因素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也应针对这些因素施以相应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综合治疗 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