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胃(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丽珠胃三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慢性活动性胃炎 现报告如下 枸橼酸铋钾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t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胃癌关系密切,根除Hp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63.9±4.3)%,属世界上高感染地区。

  • 标签: 三联疗法 根除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 简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抗血小板治疗的具体时程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至少应用12个月,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获益。尤其是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问世后,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已缩短至3个月。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短程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根据最新临床研究,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时程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 疗程
  • 简介:<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可分为两大类,即传染性肺结核和阴活动性肺结核,各自诊断标准如下。一、传染性(阳)肺结核1.肺结核病人至少2次初始痰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抗酸杆菌阳性;或2.肺结核病人1次痰涂片检查阳性,并经负责治疗医师确认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肺部异常阴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活动性肺结核 菌阴肺结核 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 显微镜检查
  • 简介:多内分泌腺瘤病(MEN)是一种以同一患者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体肿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过去曾被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和“多腺体综合征”,现在统称为多内分泌腺瘤病。多内分泌腺瘤病主要分为两类:多内分泌瘤病1型(MENl型,Wermer综合征)和多内分泌瘤病2型(MEN2型,Sipple综合征),

  • 标签: 分枝杆菌 病原菌 肺结核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 MEDICINE 1999 27(10)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胃内的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on和Marshall首次在人胃粘膜结构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这种细菌,称弯曲菌样微生物,当时认为该与胃幽门部炎症有密切关系,故又称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cp)。1989年goodwin建议改为幽门螺杆菌,得到公认,通过20余年的研究发现,该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等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研究进展 螺旋形细菌 流行病学
  • 简介:自1995年报道cDNA编码的脂素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令医学界惊喜的发现接踵而来:人们研究发现它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极有趣的联系。低脂素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脂素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素与噻唑烷二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噻唑烷二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 简介:酵母是一种镜下单细胞真菌,通过出芽繁殖。白色念珠菌株构成了从阴道分离出的酵母的90%。其余菌株中最常见的是光滑念珠和热带念珠。非白色念珠属可以引起阴道炎,而且经常对常规治疗不敏感。尚无证据表明,非白色念珠属引起阴道炎的患病率正在增加。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属 单细胞真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阴道炎
  • 简介:新癀是临床常用中成药,由厦门中药厂生产,主要成分有肿节风、三七、牛黄等。该药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可靠,本人就近年来对它的临床应用做一简单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癀片 中成药 牙痛 发热 带状疱疹 静脉炎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3次痰培养检测中,培养出病原182株,包括细菌139株和真菌43株。139株细菌中包括革兰阳性球菌48株(35.5%)和革兰阴性杆菌91株(65.5%)。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根据经验治疗的有41例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感染控制差的68例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或联合用抗生素后多数控制了感染,另有17例耐药明显,最终死于严重感染,住院病死率13.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对常用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是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多药耐药性
  • 简介:<正>据RespirMed(1997,91:1)载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院Grange说,用热灭的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免疫疗法治疗结核颇有希望。这种观点得到最近由罗马尼亚和英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两项研究结果的支持。在第一项研究中,102例结核病人,是长期接

  • 标签: 母牛分枝杆菌 免疫疗法 疫苗 热灭活 肺结核病人 抗结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接受Hp根除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200例。根除治疗完全停止后1个月以上复查碳13呼气试验,以根除失败者为研究组,共计36例患者Hp阳性。选取同期根除成功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一般社会状况、消化系统疾病、既往病史、是否多重用药、吸烟、饮酒、不良反应发生、根除方案、依从性、根除前是否服用抗生素、根除前是否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以及Hp根除意愿。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Hp根除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用药(OR=0.102,95%CI0.025~0.419;P=0.002)、依从性(OR=0.112,95%CI0.016~0.779;P=0.027)、根除前是否服用PPI(OR=5.903,95%CI1.193~29.215;P=0.030)和是否采用阿莫西林四方案(OR=0.095,95%CI0.012~0.744;P=0.025)与Hp根除成功与否独立相关。结论老年患者Hp感染应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螺杆菌 幽门 根除 失败
  • 简介:阴肺结核为次痰涂片及一次痰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阴肺结核患者约占40~60%。2001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在“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制定了阴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缺乏诊断的“金标准”,阴肺结核仍是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也是造成误诊、漏诊、过诊、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为结核病控制带来隐患,值得重视。

  • 标签: 菌阴肺结核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中华医学会 “金标准” 肺结核患者 治疗指南
  • 简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是指原来对于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变得不敏感或产生了耐受性.它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和重要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不断提高,结核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结核菌耐药菌株越来越强和多耐药结核菌的不断增多,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多耐药结核菌 结核病防治 药物敏感 治疗过程
  • 简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疗效高、毒性低以及品种多等特点,而深受临床青睐,几乎占全部所用抗菌药的半壁江山。头孢呋辛钠(注射制剂)与头孢呋辛酯(口服制剂)为第二代头孢菌素中历史最悠久、用量也最多的一种。为什么本品能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该药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

  • 标签: 头孢呋辛酯分散片 头孢菌素 类抗生素 序贯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得到的443株肺炎克雷伯氏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从4845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得到肺炎克雷伯443株(9.14%),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94.6%);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14.67%;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68.7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全部敏感。在443株肺炎克雷伯中,117株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阳性率为26.41%。结论肺炎克雷伯是产ESBLs条件致病菌之一,临床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耐药性的监测,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