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正>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鼻(面)无创性双水平气正在(BiPAP),每日2次,每次3~4h,连续3天。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PaO2、SaO2比较,P<0.01。示辅助通气能迅速提出高PaO2、SaO2,并有效降低PaCO2,能改善缺氧与二氧化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

  • 标签: 重症哮喘 BIPAP通气 平均血压 常规吸氧 解痉平喘 辅助通气
  • 简介:1981年Sullivan首次在临床应用持续气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迄今CPAP已成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患者和年老体弱、有严重冠心病、脑血管病、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对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4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nCPAP治疗12周,另54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fPSGl检测、D-二聚体测定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PsG各参数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觉醒次数、非快速动眼期I+Ⅱ期比例、Ⅲ+Ⅳ期比例、快速动眼期比例1自q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总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其中复述、计算、记忆力、语言各分项目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P〈0.001)、Bahel指数(BI)评分(P=0.002)较观察组明显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D-二聚体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神经功能、心理、D.二聚体均明显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bstructivesleeD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3.6%。持续气正压通气(continuousDositiveairwavpressure,C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的首选方法且疗效肯定,但是治疗依从性低。WHO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的行为如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等与保健提供者建议的一致性。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机械通气的目的是减轻呼吸肌负荷和提供足够的气体交换.同时尽能可能避免人机不同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等各种不良反应。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机械通气要求是进行保护性机械通气.以降低较高的病死率.目前常规机械通气似乎看不到对于ARDS新的具有潜力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通气综合征的定义目前尚无共识,这个词应该停用。高通气的处理包括治疗潜在的精神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以及帮助患者恢复信心和进行解释;呼吸训练很少使用,并且可能是有害的。

  • 标签: 高通气 病理因素 呼吸疾病 精神疾病 疼痛 治疗方法
  • 简介:一个北美大型多中心研究显示,“小”潮气量通气较“大”潮气量更能提高ARDS病人的生存率;PEEP和短暂高气压可复张萎陷的肺单位和改善氧合;在几个北美的试验中,无医师领导的脱机草案能减少通气的时间;由于有证据证明入住ICU前危重病人未获得最佳治疗,促进了早期预警评分和危重监护出诊队伍的发展。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治疗 PEEP 气道压 出诊 多中心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癌术中的运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2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返神经监测组(A组)100例(145根返神经),非返神经监测组(B组)100例(150根返神经).结果A组神经全程显露时间短于B组(10.5minvs15.3min,P<0.01);A组手术时间略短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5minvs82.3min,P>0.05);A、B组暂时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5例、11例(P<0.05);A、B组永久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1、0例(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运用神经监测技术有助于返神经的快速识别与保护,也可降低暂时性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术中神经监测 神经麻痹
  • 简介: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手术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本文总结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甲状腺疾病术中行返神经探查的经验如下。

  • 标签: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 简介: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1974年Byran首先发现麻醉患者俯卧位可以改善氧合状况。1976年Piehl及1977年Douglas在小样本试验中观察到俯卧位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引起机体氧合改善。此后多年间受到肺血流分布无论仰俯卧位均受重力作用这一理论影响,众多学者致力于其它通气方法的研究,对于俯卧位通气研究甚少。直到最近10多年来,人们对俯卧位时重力与肺血流分布的关系重新认识,认为俯卧位时重力对血流分布无作用或作用减弱,俯卧位通气才再次受到人们重视。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临床应用 治疗 安全性 禁忌征
  • 简介:RLN的保护一直是甲状腺手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因瘢痕粘连,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损伤率相应增加。本文通过比较RLN监测和常规显露,讨论其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所谓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指通气支持系经鼻或口鼻而非气管插管获得。现有资料已肯定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价值.但其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及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仍有争议。目前认为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能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呼吸肌作功,减少气管插管,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有利的影响,且可保持正常吞咽、咳嗽、进食及语言功能,维持吸入气体的温暖及湿润而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1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运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威胁生

  • 标签: 创正压 正压通气 治疗心力衰竭
  • 简介:甲状腺手术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erve,SLN)损伤发生率一般为0.42%.6.13%,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视。SLN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轻微,常误为喉头水肿、气管炎等。有的常因甲状腺术后音凋降低误诊为返神经损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 喉上神经 损伤
  • 简介:<正>刁友道上海市人,生于1908年12月。原任上海市结核病中心防治所业务主任,一等二级主任医师。1934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理科学士及医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赴美国费城本雪尼亚医学院进修,获肺科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在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医院(今华山医院)及中山医院任医师。1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上海市 中国红十字会 医学院 防治所 圣约翰大学
  • 简介:建议应用长效β2-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治疗哮喘和COPD。对COPD患者,建议每日一次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该药为最有效的支气管舒张剂。色酮和抗白三烯药物对控制哮喘仅有微弱的作用。在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长效吸入β2-激动剂比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或加用茶碱及抗白三烯药物更有效

  • 标签: 气道疾病 药物治疗 药理机制 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茶碱 抗胆碱能药物
  • 简介:在老年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并不少见。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病率往往较高,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有老年人独特的特点,诊断标准也与中青年患者不同,其并发症往往更加严重,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考虑老年人自身特点主要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本文将从老年SAHS与中青年SAHS的患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并发症及结局、治疗方案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正>回顾性分析105例SARS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情况,包括适应证、参数调节、疗效和副作用观察,以及进行NIPPV治疗期间医务人员的感染率。结果:使用NIPPV者共24例,死亡5例。使用NIPPV最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气肿,共出现4例,发生率为16.7%。治疗过程中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提示NIPPV是治疗重症SARS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合理的使用NIPPV

  • 标签: 副作用观察 临床观察 参数调节 气肿
  • 简介:目的分析Zuckerkandl结节与RLN之间的解剖关系,以降低RLN损伤风险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施行的28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解剖甲状腺,观察Zuckerkandl结节的大小和分级,及与RLN的解剖关系并分型。结果共对280例甲状腺进行解剖。左侧成功解剖94.1%(128/136),右侧成功解剖96.4%(160/166)。2侧同时出现的为72.8%(220/302)。Zuckerkandl结节分级如下:0级:左11.8%(16/136),右11.4%(19/166);Ⅰ级:左30.1%(41/136),右25.3%(42/166);Ⅱ级:左44.1%(60/136),右43.4%(72/166);Ⅲ级:左8.1%(11/136),右16.3%(27/166)。2侧Zuckerkandl结节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Zuckerkandl结节分级在Ⅰ级以上者,左侧112例,其中A型90.2%(101/112),B型0.9%(1/112),C型7.1%(8/112),D型1.8%(2/112);右侧141例,其中A型92.9%(131/141),B型0.7%(1/141),C型5.0%(7/141),D型1.4%(2/141),左右2侧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Zuckerkandl结节分级与分型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存在一定差异性,以A型较多见。结论Zuckerkandl结节是RLN行径中一个重要解剖标识,但其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且RLN于此处变异及分支多见,此处入路显露神经易至RLN损伤风险增加。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流行病学研究提示10%的成人哮喘可以归因于职业暴露;系列PEF测定结果的计算机分析有助于确定工作相关的影响;现在乳胶变态反应在医务工作者中是常见的职业性哮喘病因;多达20%的COPD病例可能是职业性哮喘而非吸烟所致。

  • 标签: 气道疾病 职业性哮喘 常见 成人哮喘 喘病 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