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正>《申报》:1948年1月28日中国防痨协会定今日上午十时,在八仙桥青年会举行成立典礼。各地来沪代表,商由青年会议室招待,日来柬邀有关机关团体

  • 标签: 青年会议 防痨协会 八仙 申报 典礼 重建
  • 简介:<正>中国防痨协会成立于1933年10月21日,至1983年已有五十年历史。在30年代,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卫生落后,贫病交加,结核病流行猖獗。当时在我国四亿五千万人口中,“根据国内一般医学专家近年的调查和报告,中国现在患痨病人,约有二千七百万人——每百人中有六人,每十六人中有一人——每年死于痨病的竟有一百三十八万一千五百人之多。若以每十分钟计算,死于痨病当有二十六人。”这些数字虽不十分精确,但大致上反映了30年代我国结核病的严重情况。

  • 标签: 结核病 中国人民 五十年 国防 防痨协会 颜福庆
  • 简介:<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防痨协会——特别是它的地方分会是否继续有所活动,因缺乏资料,还不了解。抗战胜利以后,各地医界名流和社会热心人士又纷纷恢复和组织防痨协会。到1947

  • 标签: 防痨协会 史料 国防 战争期间 抗战胜利 国民党政府
  • 简介:<正>采用ELISA检测血液病受血抗-HCV。观测输血前血液病受血176例,输血后追踪观察6-12月完成复查95例;并设对照组417例。结果:血液病受血输血前抗-HCV阳性率(5.68%,10/176)明显高于对照组(0.72%,3/417;P<0.01)和普外科患者(2.23%,21/942;P<0.05)。输血后无新感染病例

  • 标签: 受血者 HCV 血液病患者 输血前 外科患者
  • 简介:所有临床医师都应当了解受体机制。在现代医学实践中,许多常用药物都作用于受体。安全使用药物需要了解受体药理学。一些常见疾病与受体数目的改变或受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偶联发生改变有关。药理学和治疗学未来的进展很可能建立在发现更多的受体以及与它们相互作用的药物分子模型上。

  • 标签: 药物代谢 处方药 新陈代谢 临床研究 药物吸收 氧化作用
  • 简介:<正>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痨工作,中国防痨协会于1950年由上海迁往首都北京。会址设在北池子的一个风神庙内,即原平津防痨协会会址。1953年8月29日召开了中国防痨协会防痨工作代表会议。出席代表61人。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出席了这次会议。他在会议上说:解放以来,全国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划时代的变革,我们已有可能来开始有计划地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人民防痨事业,同时,防痨协会所拥有的专家们也就有可能在以马列主义和巴浦洛夫学说武装起来的医学思想指导下,

  • 标签: 防痨协会 群众性 政治经济状况 首都北京 代表会议 学术性
  • 简介:目的分析本地农村有偿献血后感染丙肝的临床表现,进行生化检测、病毒基因分型、HCV—RNA定量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有偿献血后感染HCV,进行临床常规生化指标、基因分型、HCV—RNA定量、自身免疫肝炎及肝脏超声检测。结果43例丙肝感染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9例,占20.9%;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13例,占30.2%;基因I型15例,占34.9%,基因Ⅱ型25例,占58.1%,未分型3例,占7%;HCV—RNA定量〈1.0E+03copies/mL为7例,占16.3%,4例〈1.0E±04copies/mL,占9.3%,余均为〉1.0E±05copies/mL,占74.4%: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3例,占7%;40例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部分已有肝硬化的表现;自身免疫肝炎指标检测均阴性。结论感染丙肝后大部分发展成慢性肝炎,逐渐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不同程度肝损害,需积极早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有偿供血 丙肝 生化指标 基因分型 HCV-RNA
  • 简介:<正>我国已广泛推行的六个月短化方案:2SHRZ4HR,为初治菌阳肺结核最佳方案之一,在全程督导下能获得很高的治愈率。在化疗中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现象是:使用同一化疗方案的病人,疗期内病人

  • 标签: 强化期 化疗方案 痰菌阴转 短疗程 肺结核病人 全程督导
  • 简介:<正>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揭示,已发现的菌阳肺结核病人中,92%系由综合性医院就诊发现,换言之,各级各类综合性医院,是当前我国肺结核传染性病例发现和病例登记的主要来源。经综合性医院检出、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初诊时大多数是可疑肺结核症状的因症就诊。我院为北京市近郊区区级医院,本文对来我院门诊各科就诊检查的可疑肺结核症状中,就肺结核病例(菌阳)的发现效率进行分析、评价。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综合性医院 因症就诊 菌阳 病人发现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心肾不交型与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多道睡眠图表现与意义。方法进行辩证分型的慢性失眠45例,其中心肾不交型21例,心脾两虚型24例,分别进行了多道睡眠图检查与睡眠问卷。结果通过对临床最常见的心脾两虚与心肾不交两型慢性失眠的多道睡眠图观察对比正常组睡眠参数,发现两型患者睡眠参数存在差异。结论心脾两虚型与心肾不交两型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心脾两虚型REM潜伏期缩短REM期减少,心肾不交型REM潜伏期缩短而REM期正常或增加,S1期增加,两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作为一项评价慢性失眠患者的客观指标,认为REM期与S1期可作为辩证分型或鉴别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之一。

  • 标签: 慢性失眠 中医 多导睡眠图 鉴别诊断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 简介:“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年会”将于2009年7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是肾脏科医师的全国性组织,面向广大基层。肾脏病科医师、全科医师及社区医师,以维护。肾脏病科医师合法权益、提供业务培训、扩大学术交流为宗旨,本着培训、规范、提高的目的,紧紧围绕临床肾脏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内科医师 肾脏科 年会 业务培训 会展中心
  • 简介:<正>用ELISA法检测重庆新桥医院1993~199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59434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阳性12403例,占20.86%,并从1993年22.67%逐年降至1999年18.19%。单独抗HBs阳性9751例,占16.40%。抗HBe阳性15763例,占26.52%,并从1993年41.02%呈逐年减少至1999年13.04%。HBsAg和抗HBe阳性从1993年0.72%增加至1999

  • 标签: 乙肝病毒标志物 重庆新桥医院
  • 简介:<正>1965年美国胸腔协会建议使用异烟肼于结核菌素转阳作化学预防。近期有人对上述措施提出异议。Tsevat及Taylor在1988年使用判定保证成功模式未能对研究的各年龄组提议使用化学预防。为了考虑异烟肼化学预防,对多伦多大学医院结核病诊

  • 标签: 化学预防 异烟肼 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 成功模式 提出异议
  • 简介:2011年9月联合国在俄罗斯召开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diseases.NCD)的高水平会议(highlevelmeeting)。这是动员全球行动应对NCD危机的重要机遇。NCD的全球重负在快速增长.这已成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严重障碍。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心血管病 预防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第二届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亚太区学术大会”于2009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执行主任Dr.NilsE.Billo、秘书长Dr.CamiloRoaJr,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亚太区主席Mr.YeopJr、秘书长Mr.SahulHamid,

  • 标签: 中国防痨协会 2009年 肺部疾病 国际 学术 会议
  • 简介:<正>青年时代:罗勃特·柯霍(RobertKoch)于1843年12月11日生于德国汉诺威州哈兹(Harz)山区的克劳塞尔(Clausthal)村,其父为采矿工程师、地方议员,罗勃特的家庭成员共十一人,以后大都移居美国。柯霍在地方大学予科学校学习后,进哥丁根大学攻读数学和自然科学。继又习医就读于著名组织学先驱、“瘴气和接触性传染病”(1840)一书的作者、享莱(Friedrich.G.J.Henle,1809~1885)教授的门下,这也许激发他对“传染病“研究的兴趣。1866年柯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时年仅二十三岁。以后数年积累了多种医学实践经验:先后曾在哥丁根大学短期担任过解剖学助教,随R,魏

  • 标签: 结核杆菌 传染病 细菌学 结核病 罗勃特 学科学
  • 简介:2008年6月9日纽约市——各国政府首脑、公共卫生和企业界领导人、联合国各机构负责人和活动家今天在联合国总部聚会,首度商讨如何应对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项威胁,以免用于拯救艾滋病毒携带生命的药

  • 标签: 世界领导人 呼吁采取行动 携带者结核病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性对重度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影响.方法1996年,对456名慢性呼吸症状和重度心脑血管病的重度吸烟(FVC≥15包/年)进行调查,询问吸烟史,测量气道反应性、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2002年对其中259人再次进行呼吸功能测量,以及COPD发病情况.结果调整年龄、性别、身高、吸烟包/年、吸烟种类(无过滤嘴、有过滤嘴、混吸)、戒烟和基线FEV1后,气道高反应性(AHR,PC20FEV1<8mg/ml)加快了FEV1(β=19.2ml/yr,P=0.003),FVC(β=20.6ml/yr,P=0.012)和FEV1/FVC(β=0.4%/yr,P=0.008)的1996-2002年间的下降速度.对基线无COPD进行亚组分析发现,气道高反应性6年后COPD发病危险显著增加,调整调整年龄、性别、身高、吸烟包/年、吸烟种类(无过滤嘴、有过滤嘴、混吸)、戒烟和基线FEV1后,OR值为5.6(95%可信区间:1.1~28.2).结论气道高反应性在吸烟引起的COP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吸烟易感的早期发现.

  • 标签: 气道反应性 COPD 肺功能 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