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误诊原因及抢救治疗原则。方法对30例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误诊的小儿毒鼠强中毒20例以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按急性中毒抢救治疗,17例成活,3例死亡。结论对以突然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而无明确原因者,应高度警惕毒鼠强中毒,及时作毒物分析,争取时间,以防漏误诊。

  • 标签: 毒鼠强中毒 小儿 惊厥 诊断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今年已经77岁了,医生建议我通过手术换主动脉瓣膜,他说瓣膜有机械瓣膜和猪瓣膜,请问:哪一种是最好的选择呢?读者:钟先生钟先生: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编辑部的信任。一般来说,人们对机械瓣膜比对组织(猪)瓣膜相对较好。然而,

  • 标签: 主动脉瓣膜 机械瓣膜 编辑部 医生
  • 简介:患者女,15岁.于食马桑果1h后突感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样绞痛,同时伴头昏、口涎增多、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马桑果,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于21时就诊,以洗胃、输液、口服硫酸镁等对症处理后,恶心、呕吐、腹泻症状逐渐减轻,但次日腹痛仍不缓解,并感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电图示:窦律,心率79次/min,PR间期0.14s,QRS0.08s,R-R间期0.76s,QT间期0.34s,QT比率0.94.P波电压形态均正常,PP间距相差>0.12s;频见提前的QRS波,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P波,联律间距相等,并间插入2次窦性者之间,其前后之R-R间距与窦性R-R间距相等,其后无较长之代偿间歇,并每隔2次或4次窦性激动出现1次异常之QRS波且连续达3组以上;ST-T正常.

  • 标签: 马桑果中毒 中毒性心肌损害 插入性室早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有心脏损害表现者5例,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可导致心脏损害

  • 标签: 急性砷化氢中毒 心脏损害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导致的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情景记忆丧失一直被认为是其重要特征,因此认为其是影响认知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明显的症状。AD诊断标准强调有记忆障碍及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包括执行或视觉空间功能,语言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障碍 认知障碍 语言障碍
  • 简介:患者女,25岁.因与邻居发生争吵,自服强痛定20片,约30min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困倦、腹胀、心前区不适,被同事发现后,随即送院诊治.

  • 标签: 强痛定中毒 QT间期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与其临床中毒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收治的75例AOPP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其中毒程度,检测各组患者血胆碱酯酶水平,总结血胆碱酯酶与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评估显示75例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中毒者分别有40例、33例、2例,对比不同中毒程度组的血胆碱酯酶水平发现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分别有80.0%、87.9%、50.0%的患者其检测结果与中毒程度不符,仅有少部分病例的检测结果与中毒程度相符。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水平与患者中毒程度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血胆碱酯酶水平并不能作为判断患者中毒程度的依据。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血胆碱酯酶 中毒程度
  • 简介:证据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cine,EBM)的核心,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是当前公认的最高级别证据。近些年来,随着Meta分析的不断推广,国内Meta分析大量涌现,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各异,使得Meta分析的质量良莠不

  • 标签: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 证据
  • 简介:CO中毒为冬季多发意外性事故,对人体损害的主要机理为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组织缺氧坏死,主要损害器官为脑和心脏。现将其心脏受损后的主要心电图改变总结如下。……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心脏受损 心电图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1998年4月6日,将4只林蛙,1只蟾蜍清炖后食用。食用时因汤味苦将蟾蜍挑出,然后林蛙和汤一并食用。30分钟后,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口唇麻术,四肢抽搐而急诊入院,查体:T:36℃,P:34次/分,BP:80/60mmHg,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末梢

  • 标签: 心律失常 蟾蜍 食用 中毒 查体 呼吸急促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纳洛酮,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疗组患者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

  • 标签: 纳洛酮 重度乙醇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与非LI的危险因素,推测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2014年12月13日入住我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LI148例和非LI148例。根据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数目及位置分为单发LI113例,多发LI35例;单发非LI97例,多发非LI5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发LI的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较多发LI(0.88%vs11.43%,P=0.013;1.77%vs17.14%,P=0.002)、单发非LI(0.88%vs11.34%,P=0.001;1.77%vs16.49%,P=0.000)、多发非LI(0.88%vs9.80%,P=0.018;1.77%vs17.65%,P=0.000)明显低。与单发LI比较,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为多发LI(OR=26.353,95%CI:2.778~250.007,P=0.011;OR=11.483,95%CI:2.202~59.891,P=0.011)、单发非IL及多发非IL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LI与单发非IL和多发非LI心房颤动及同侧动脉狭窄≥50%等危险因素无差异(P〉0.05)。结论单发LI与多发LI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心源性栓塞为多发性LI的重要发病机制,但参与单发LI发病过程的概率相对较少。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心房颤动 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乌头碱类植物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温阳等,但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中毒,重者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重点阐明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并作相应的文献复习。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别采用醒脑静和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病人除了给予传统治疗方法以外,实验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给予治疗。护理人员分别对其做好相关记录治疗效果,并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和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效果是相当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替代纳洛酮成为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抢救时的首选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作用。

  • 标签: 醒脑静 纳洛酮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心律失常情况。方法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床边心电图监护,了解其心律失常类型。结果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664例(97%)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死亡42例(6.2%),其中25例(3.7%)与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痊愈出院前心律失常仅存在52例(7.6%)。中毒期与痊愈期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产生机理与有机磷农药对心脏毒性,乙酰胆碱蓄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缺氧和电解质,酸碱紊乱等有关。早期认识并处理心律失常可减少死亡率。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发病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64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另选无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脂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随着冠心病病情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SAP组、UAP组和AMI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AP组、UAP组和AMI组LDL-C/HDL-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AMI组LDL-C/HDL-C比值高于UAP组和SA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中,LDL-C/HDL-C比值与AMI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心绞痛 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