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83岁.因长期饮酒出现上腹部灼热不适,突然黑便来院就诊.体检:T36.5℃,P74次/min,BP125/75-mmHg,R17次/min,神志清,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肾功能不全,尿量少.

  • 标签: 房早 室内差异传导 左束支阻滞型 心电图 窦性心律
  • 简介: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借助于大规模测序为主的基因组分析技术,将目前人类几乎所有癌症的基因组变异与基因表达水平图谱进行绘制,这将为发现肿瘤基因组的改变以及研究其生物学分子机制提供海量的数据。目前,该数据库向科研人员免费开放,提供进行肿瘤相关研究的数据。本文的主旨是对TCGA公开数据的提取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对肿瘤学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TCGA数据库 肿瘤 数据提取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在颅内脉络膜前动脉段动脉瘤(Ach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指导下,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精确定位病变,显微手术切除AchA3例。结果导航机器显示系统误差为1.2~2.7mm(即导航系统显示病灶位置与病灶实际位置的距离),平均1.83mm。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术中采用显微及微侵袭技术,成功暴露并夹闭动脉瘤。术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3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复查无病灶残留。随访3个月以上,3例患者均能够生活自理,1例患者左侧上、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术前Ⅲ级),另外2例患者四肢肌力均为Ⅴ级(同术前)。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的AchA,避免术后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微侵袭处理AchA的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脉络膜前动脉远段动脉瘤
  • 简介:重症医学的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要基于大量的临床诊疗数据。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以及ICU工作紧张繁重等特点的多重作用下,医务工作者想要收集大样本量的数据开展临床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是由飞利浦集团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生理学实验(LCP)合作创建的大型公共数据库,收集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信息,很好地解决了医务工作者缺少大数据进行临床研究的现状。本文通过介绍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的使用申请及数据提取流程,帮助医务工作者更方便快捷的获取需要的数据

  • 标签: 重症医学 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 申请 数据提取
  • 简介:患者男,8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入院。入院后,行房间隔修补术。术后第1d,Ⅰ、Ⅱ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消失,QRS波时限0.08s,R-R间距略有不齐,频率约104次/min,可见逆行P-波,R-P-间期为0.18s与0.32s,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发生心房漏……

  • 标签: 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 逆传文氏现象 病例报告 心电图
  • 简介: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ExpressionOmnibus),简称GEO数据库,由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一个完全公开的高通量基因分子丰度数据库,是一个公共功能基因组数据存储库,接受基于数组和序列的数据。该数据库主要储存基因表达数据,涵盖多个生物学领域的高通量实验数据,其提供工具帮助用户查询和下载实验和管理基因表达谱,为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了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表达谱信息。研究者通过对基因芯片提供的大量基因表达谱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解读基因表达的代谢过程,分析基因的遗传特征和功能,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旨在介绍GEO数据库的架构、申请方式及公开数据的提取方法。

  • 标签: 基因表达 GEO 数据库 申请 数据提取
  • 简介:肿瘤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受到医学界长期且广泛的重视。SEER数据库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于1973建立的北美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肿瘤数据库之一,收集了美国部分州县肿瘤患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其它相关数据,为广大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宝贵的肿瘤疾病相关的资料。该数据库是一个开放的状态,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申请其中的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旨在对该数据库的申请方式以及肿瘤数据的提取方法进行介绍。

  • 标签: 肿瘤 SEER数据库 申请 数据提取
  • 简介:目的研究间隙性逆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结果左前游离壁2例,左侧壁1例(A型预激),左后壁旁道2例,右侧三尖瓣环10点处1例(B型预激)。所有旁道具有1:1室房传导功能,6例患者均有间隙性旁道逆阻滞,均呈2:1室房逆阻滞。在右室起搏下或窦性心律下标测靶点,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不论隐匿性或显性房室旁道均可发生间隙性室房逆阻滞,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阻滞现象,以免漏诊。

  • 标签: 逆传阻滞 房室旁道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 简介:我刊现行被以下四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1)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SciFinderScholarWeb)来源期刊检索自收费网站:https://scifinder.cas.org

  • 标签: 数据库 国际 化学文摘 来源期刊 网络版 CAS
  • 简介:我刊现行被以下四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1)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SciFinderScholarWeb)来源期TU检索自收费网站:https://scifinder.cas.org(2)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CambridgeScientificAbstracts(NaturalScience)检索自免费网站:http://search.proquest.com/

  • 标签: 数据库 国际 自然科学 化学文摘 CAS 网络版
  • 简介:我刊现行被以下四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1)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SciFinderScholarWeb)来源期刊检索自收费网站:https://scifinder.cas.org

  • 标签: 数据库 国际 化学文摘 期刊检索 网络版 CAS
  • 简介:临床研究中常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重复测量某一指标,对于重复测量数据,合理的进行时间点和数据采集的管理能够提高此类研究的效率。基于网络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REDCap在实现此类数据的录入时可进行特定的设置以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本研究主要介绍REDCap实现重复测量数据录入的操作方法。

  • 标签: REDCap 数据管理 重复测量 纵向研究
  • 简介:复旦大学的专家正在建设的“健康数据库”,将按照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建立标准化临床标本库及信息库,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疾病资源的国家级共享平台。据了解,“人群健康追踪调查”项目将通过至少20年的跟踪研究,找出中国人群中脑溢血、心肌梗塞、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病因、诊治、预防的一些共性,

  • 标签: 健康数据库 中国人群 专家 分子流行病学 复旦大学 人群健康
  • 简介:Apelin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心血管调节物质,是血管紧张素111型受体相关蛋白的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分布广泛。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自噬,促进血管生成等保护作用,参与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Apelin/APJ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相关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APELIN APJ受体 心血管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干预组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结果对照组中,不同的采血时间,其显示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的减少。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但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血液采集 心血管疾病血液检验
  • 简介:本刊已经进入以下国际重要数据库:①美国《化学文摘》(CA,ChemicalAbstractsSciFinderScholar),美国化学文摘社(CAS)2009年入库113篇,2010年入库91篇,2011年入库78篇。检索自SciFinderScholar2007。

  • 标签: 数据库 心血管病 国际 《化学文摘》 中国 2009年
  • 简介: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提示,血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针对这些变化,我们观察了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梗塞 凝血酶 血液学
  • 简介:CIN的发病机制不完全与对比剂应用相关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强调:“CIN的发病机制包括肾脏因素和对比剂因素,因此合理的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至关重要。”诱发CIN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使用对比剂的剂量过大,而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则包括心力衰竭、低血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肾毒性药物、高龄及贫血等。正确地评估患者CIN发生风险,合理控制对比剂用量可降低CIN发生率。

  • 标签: CIN PCI 发病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治疗 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