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0例,按NT-proBNP水平的四分位分为4组:Q1组75例(NT-proBNP〈450ng/L)、Q2组75例(NT-proBNP450~900ng/L)、Q3组75例(NT-proBNP901~1800ng/L)、Q4组75例(NT-proBNP〉1800ng/L)。PCI手术前后分别测NT-proBNP等。采用ROC曲线及logistic分析NT-proBNP与CIN的关系。结果Q1、Q2、Q3及Q4组发生CIN分别为3例(4.0%)、8例(10.7%)、12例(16.0%)和19例(25.3%),4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vs4.0%vs6.7%vs14.7%,P=0.000)。NT-proBNP预测CIN的ROC曲线下面积0.701,其界值为1277.5ng/L时,预测CIN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为62.8%;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NT-proBNP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95%CI:1.2~6.4,P=0.008)。结论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行PCI后CIN密切相关,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利钠肽 冠心病 支架 ROC曲线 肾小球滤过率 肾病
  • 简介:目的:观察华法在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26例房颤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63例,服用拜阿司匹林抗凝)和华法组(63例,服用华法抗凝),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脂、不良反应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华法组总胆固醇[(5.8±0.5)mmol/L(5.2±0.7)mmol/L]、甘油三酯[(2.6±0.4)mmol/L(2.4±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0.5)mmol/L(2.4±0.3)mmol/L]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2)mmol/L(1.3±0.2)mmol/L]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28.3±11.7)s(36.9±10.4)s]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1.9±0.4)(2.4±0.5)]明显增加(P均〈0.05)。华法组脑梗死、外周动脉栓塞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3.17%23.81%,P〈0.01)。并发症发生率:华法组23.81%,阿司匹林组为26.98%,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法对于房颤患者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值得推广。

  • 标签: 华法林 心房颤动 治疗结果
  • 简介:华法(warfarin)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过程中的谷氨酸羧基化受到抑制,使其停留在前体阶段,从而达到抑制血栓的形成,广泛用于心房颤动、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治疗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一线口服抗凝药[1],但由于该药安全治疗窗狭窄,有效治疗剂量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电话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