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理学已对正常人的体温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通常描述的测温是口腔、直肠、腋窝等处。近年来,为使测量体温的方法更加便捷,准确,对腹股沟温、肘温等的测量及观察均有报道,对老年人是否能采用腹股沟温度监测生命体征,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股沟温 温度监测 老年人 测量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的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原代细胞培养 L-WRN细胞 培养基 条件性 隐窝 干细胞
  • 简介:《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内科专业学术刊物。本刊为月刊,具有ISSN/CN标准刊号;被美国化学·文摘(CODEN:ZXNZAY)、波兰哥白尼索引、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国家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国内外读者均可在中华首席医学网免费阅读杂志全文。主要栏目: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综述与讲座、临床医学、经验交流、心电图分析、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特检与临床、药物与临床、内科护理、误诊分析、病例报告、医院感染地等。

  • 标签: 中华现代 内科学 学杂志
  • 作者: 张连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19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16期
  • 机构:仁怀人民医院,贵州仁怀564500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多模态对胰腺肿块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胰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分析,研究采用组多学科多模态影像学分析,观察2组患者胰头肿块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包括多期强化特征等)、边界;肿块区及周围是否存在囊性灶,邻近组织器官的改变,包括有无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脾有无转移、肾筋膜有无增厚等。结果:研究组胰腺肿块形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胰管扩张、胰管结石、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肿块钙化、坏死囊变、分叶征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多模态对胰腺肿块具有良好影像学鉴别与诊断价值。

  • 标签: 多学科;多模态;胰腺肿块;对比分析
  • 简介:2000年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国际学会议暨医药卫生科技产品国际展览会定于2000年4月19~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承办。大会名誉主席:宋健、吴阶平、张文健。大会主席:侯云德。大会有七个专业分会议:心血管、恶性肿瘤、传染病、肾病与糖尿病、创作与烧伤、传统医学现代化,环境、毒理与健康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报告本专业最新进展预测,同时展开广泛讨论。大会秘书处:北京西直门南大街11号202室LSCM秘书处邮编:100044

  • 标签: 临床医学国际 产品国际 医药卫生科技
  • 简介: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Barrett食管密切相关。由于进展期肿瘤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监测干预特殊肠化生上皮、异型增生早期癌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诊断Barrett食管病变中的作用。

  • 标签: BARRETT食管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LC)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诊疗现况,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院诊疗的PLC患者539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HBeAg定性、HBVDNA定量、AFP定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LC患者以男性为主(87.4%),中位年龄为53岁,HBV感染率为84.15%,AFP阳性(≥20μg/L)率为65.63%;HBeAg阳性患者AFP阳性率为76.95%(671/872),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54.11%(685/1266)或HBVDNA阳性(≥1.0×103IU/ml)患者的70.73(1022/1445,P〈0.01);患者年龄越小、肝功能越差、BCLC分期越晚,AFP阳性率越高(P〈0.01);PLC病理学分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84.7%);BCLC分期以C期(41.0%)B期(31.0%)为主;仅10%PLC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1051例PLC患者中,初治即接受MDT诊疗的56例(5.3%),而28例(2.7%)非初治患者接受了MDT诊疗;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单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8234元,而MDT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6307元,费用减少了6.83%。结论PLC患者多并有慢性HBV感染,且发病住院时多为中晚期,MDT诊疗模式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巴塞罗那分期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甲胎蛋白
  • 简介:虽然胃癌的发生率死亡率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在世界上肿瘤致死的原因中占第二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否通过根除Hp来降低胃癌发生危险性始终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筛查胃癌高危人群以期早期诊断,识别胃癌的危险因素也一直是实施干预策略的主要目标。本文对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预防
  • 简介:自1906年Hemmeter应用X线摄片显示出消化性溃疡所致胃壁缺损口的影像以来,X线钡餐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纤维胃镜的问世则使X线检查的诊断作用面临挑战,这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X线钡餐检查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率.气钡双对比造影有助于显示黏膜细微改变,可以检查出以往难以明确的"线形溃疡"溃疡愈合期的黏膜改变.但需要指出的是,质量较差的双对比相不仅无助于确定溃疡性病变的性质,且易导致误诊漏诊.

  • 标签: 龛影 消化性溃疡 诊断 X线征象 胃窦 胃壁
  • 简介: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贲门癌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尽管对个体期望寿命值无明显影响,癌变率相对较低,但却给患者的心理经济造成很大负担。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的诊断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美国、英国胃肠病学会和我国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分别于近期更新了Barrett食管的诊治指南。本文根据美国、英国和我国的Barrett食管最新指南,介绍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比较各指南关于Barrett食管诊治的异同点。

  • 标签: BARRETT食管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背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主要参与对DNA损伤的反应,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PARP-1caspase-3在结直肠腺瘤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腺瘤、70例结直肠腺癌10例癌旁黏膜石蜡包埋标本中PARP-1caspase-3的表达,分析腺瘤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PARP-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结直肠黏膜(55.9%82.9%对20.0%,P〈0.05),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结直肠黏膜(33.9%28.6%对100.0%,P〈0.05)。结直肠腺瘤中,PARP-1的表达与腺瘤数目相关,caspase-3的表达与上皮内瘤变程度相关;结直肠腺癌中,PARP-1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ARP-1与caspase-3在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ARP-1caspase-3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直肠肿瘤 腺瘤 腺癌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建立人工气道损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废弃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滤过作用,加上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预防机械通气时发生院内感染是机械通气成功的重要保证,在许多环节上应当注意。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院内感染 预防 护理 上呼吸道 防御功能
  • 简介:胃肠动力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是临床药物研制的基础.近年研究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肠肌间神经丛(ENS)、胃肠道平滑肌等每一水平或相互间的功能障碍有关.这些组织结构的功能依赖于各种神经递质体液因子的释放而建立联系,各种递质信使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 标签: 胃肠动力疾病 药物治疗 作用机制 胃肠动力药
  • 简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的治疗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全球每年新发PHC约26万例,我国约占其中的近1/2,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PHC发病率约为欧美国家的5~10倍,其男性标准化死亡率达14.52/10万,女性标准化死亡率为5.61/10万[1].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CARCINOMA 标准化死亡率 诊治 生化检验技术 治疗手段
  • 简介:目的研究c—erbB—2c—myc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扩增的意义。方法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胃癌标本中c—erbB—2c—myc的扩增情况。结果C—erbB—2c—myc在胃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50.6%67.9%。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差、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c—erbB—2基因表达率越高,而C—myc癌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两基因的扩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x^2=7.26,P〈0.01)。结论c—erbB—2c—myc扩增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且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 标签: 胃癌 C—erbB—2基因 C—myc基因 原位杂交
  • 简介: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成功的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术前辅助治疗,作为胃癌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新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存活率
  • 简介:自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以来,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的研究日新月异,因而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

  • 标签: 慢性胃炎 防治 诊断 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共识意见
  • 简介:随着国家法律建设的不断健全,人们的法律知识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全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病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病人就会利用法律来寻求保护,这不仅会追究医院或医护人员的法律责任,往往还涉及到赔偿问题。面对不断出现的医疗纠纷,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增强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意识,已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 标签: 护士 法律意识 法律建设 医疗纠纷 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