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机械通气是治疗目前在全球范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方法之一。SARS导致难治性ARDS后,需要采用包括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开放肺在内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而尽可能地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在重症监护病人身上连续、同步、实时、准确地监测心肺功能可以直接指导机械通气策略的实施和综合评估实施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SARS 心肺功能 监测
  • 简介:目的:比较异丙酚镇静、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的脑电图变谱指数和边缘频率变化。方法:26例ASAⅠ~Ⅱ级全麻病人,微量泵静注异丙酚(40~50mg/min),观察者不断给病人言语指令,待失去语言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时,定为意识消失;停止静注异丙酚,恢复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定为意识恢复。分别监测清醒、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的数量化脑电图变化。术后第1天随访,了解病人在异丙酚全麻恢复即刻的回忆。结果:26例病人中,有3例术后存在模糊记忆,意识恢复即刻原始脑电图呈“高频高振幅”特异波,意识消失期间的变谱指数(BIS)和边缘频率(SEF)明显低于意识恢复期。BIS63、SEF11判断意识消失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4%和21%;BIS96和SEF27判断意识恢复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9%和12%。结论:脑电图数量化参数BIS和SEF能用于判断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两种状态;异丙酚麻醉恢复即刻,虽已发生全麻知晓,但只有少数病人对术后存在模糊记忆。

  • 标签: 数量化脑电图 异丙酚 麻醉监测 意识状态 微量泵
  • 简介: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时创口渗血现象的机理。方法:选择80例硬膜外麻醉下腹、下肢手术患者,分离碳酸利多卡因组(Ⅰ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Ⅱ组),各40例,全部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注药后30min(T1)和注药后60min(T2)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凝集率(PAgT)。结果:HR在Ⅰ组T1及T2与T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与Ⅱ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各时段凝血本科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凝集率(PAgT)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部分活化凝血本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入碳酸利多卡因,可延长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减少纤维蛋白原(FIB),降低血小板凝集率(PAgT)。

  • 标签: 碳酸利多卡因 硬膜外阻滞麻醉 创口渗血 血流动力学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与成年人在全麻诱导后,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的回避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年龄2岁至6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2-10岁,共30名;成人组,20—65岁,共30名。在硫贲妥钠静脉诱导后,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10秒),观察注药期间肢体不自主回避反应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年龄、体重均有显着性差异。小儿组患者与成人组患者的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患者在罗库溴铵注药的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较成人患者为明显。

  • 标签: 小儿 成年人 罗库溴铵 回避反应 静脉注射 全麻诱导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安定用于Ⅱ型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术中镇静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60-76岁患者,ASAⅡ-Ⅲ级,分为Ⅱ型糖尿病组(D组,n=20)和非糖尿病组(ND组,n=20),麻醉稳定后均给予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酌情追加首次量的1/4-1/2,直至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分。比较镇静前和后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OAA/S3分即刻、5min、10min,D组LF、HF、TP均显著低于ND组(P<0.05),而D组LF/HF显著高于ND组(P<0.05);OAA/S3分即刻、5min、10min,两组的LF、TP、LF/HF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0.01),而HF均无明显变化;OAA/S3分即刻、5min、10min,D组LF/HF与ND组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咪唑安定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改善糖尿病病人迷走-交感神经的均衡性,是Ⅱ型糖尿病病人术中比较安全的镇静用药。

  • 标签: 镇静 患者 咪唑安定 Ⅱ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LF
  • 简介:目的:观察异氟醚(I)、地氟醚(D)或异丙酚(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出现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Qs/Qr)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需施行OLV的肺癌、食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I组、D组和P组,每组12例。静脉诱导快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分别吸入1.3MAC的异氟醚、地氟醚或静脉滴注异丙酚6mg/(kg·h)维持麻醉。三组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TLV)20min、OLV20min和恢复TLV20min,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b值。结果:与TLV相比,OLV期间I组、D组和P组的PaO2显著下降(P<0.05);OLV期间肺内分流明显增加(P<0.01)。与P组比较,I组和D组OLV的Qs/Qb明显高于P组(P<0.05),但I组和D组同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异氟醚和地氟醚均有抑制HPV的作用,临床吸入1.3MAC未发生低氧血症,可安全用于单肺通气的开胸病人;异丙酚抑制HPV的作用明显小于异氟醚和地氟醚,更适用于单肺通气病人。

  • 标签: 单肺通气 异氟醚 地氟醚 异丙酚 肺内分流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 简介: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已经在中国海南省博鳌、重庆及成功地举办三届。三届大会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同仁的关注,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学者,这是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界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盛会。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世界华人 外科学术 海南省
  • 简介: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合会提出“帮助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质量的麻醉、镇痛和复苏”宗旨.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麻醉质量.我们提出了力求麻醉手术前“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充分准备.充分沟通”的措施,以期有效防范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最高标准 麻醉质量 四个充分 医疗安全
  • 简介:目的:观察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全静脉靶控输注麻醉(TCI)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不同呼气末CO2分压的脑血流变化情况。方法:30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TCI麻醉,麻醉前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测定其脑血流速度变化数据作为基数,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约20分钟后开始行CO2气腹。根据监测的呼气末CO2分压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通气条件不作进一步调节,维持患者呼气末CO2分压为45mmHg左右;第二组为适度低碳酸血症组(N=15),在气腹后增加每分通气量,维持CO2分压在33mmHg左右。在气腹过程中取8个不同的时间点记录脑血流变化特征。结果:第一组的脑血流速度随CO2分压的升高而升高,而第二组没有这种显著变化。脉动指数在观察过程中维持稳定。结论:本临床观察提示,在异丙酚TCI加舒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呼吸末CO2分压升高可引起脑血流增加,预防性的过度通气能减少因气腹中加。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 呼气末CO2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 简介:全麻下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刺激可引起显着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如何减轻和控制这类应激反应是众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采取诸如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喉上神经阻滞和应用镇静、镇痛药,肾上腺能神经阻断药及血管扩张药等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本文采

  • 标签: 全麻诱导 气管插管 心血管副反应 喉镜 心率 应激反应
  • 简介:女,4天,3.5kg,因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道瘦行肛门重建术。术前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示法鲁氏联症,心室水平存在双向分流,射血分数(EF)70%,血红蛋白(Hb)165g/L。术前30min肌注冬眠灵1mg/kg、冬莨菪碱5μg/kg。入室后患儿哭闹,口唇紫绀,HR122次/分。安抚患儿安静,连接监护仪,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法鲁氏四联症 小儿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麻醉专业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川省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定于10月25~27日在川省宜宾市召开“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一次麻醉学术会议”。

  • 标签: 四川 医学会 麻醉学 学术会议
  • 简介:目的:经皮穿刺联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标签: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联微创疗法 保守治疗
  • 简介:医学教育分三个阶段:(1)医学生教育:此阶段是医学生全面学习临床医学这门一级学科基本理论的时期;(2)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毕业生全面学习临床某个二级学科(如麻醉学或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时期;(3)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我国的医学生教育已和国际基本接轨。不仅我国每万人拥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