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方法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内镜辅助显微技术切除11例。其中鞍内-鞍上型2例,鞍上-视交叉周围-脑室外型8例,脑室内-外型1例。结果术后复查MRI,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残余体给予放疗,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2.3年,肿瘤复发1例。术前原有症状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能清楚显露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了显微手术的精细度与安全性,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咽管瘤 内窥镜 眶上锁孔入路 手术方法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呈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内毛母质。方法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内毛母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右肩皮肤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囊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质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内对照,内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皮肤淋巴肿瘤和毛母质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现象非常罕见。

  • 标签: 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 毛母质瘤 瘤内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脑实质内脑膜MRI表现,以提高对内异位脑膜认识及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内异位脑膜,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结果(1)内异位脑膜(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有较典型MRI表现病变大多为类圆形(16/20),少数为分叶状(4/20)均在脑室内,边界清晰。T1WI肿瘤实质呈略低信号(3/20),等信号(18/20),T2WI呈等信号(2/20),略高信号(12/20),高信号(6/20),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显著均匀持续强化(14/20),少数不均匀强化(4/20)。部分内、外可见粗大血管影(5/20),少数可见坏死或小囊变(4/20),少数周脑实质水肿(5/20),(2)内异位脑膜以成年女性较多见(15/20),好发于脑室;而脑实质脑膜以男性多见(4/20)。结论内异位脑膜有较典型MRI表现,结合其发病部位及患者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异位 脑膜瘤 脑肿瘤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动脉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42例内动脉患者行夹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42例内动脉患者均成功行夹闭术,无一例护理不当记录,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38例,轻残4例。结论对内动脉患者围术期实行整体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单纯CT平扫在筛查动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证实的32例内动脉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平扫显示内病灶7例,其检出率为21.9%,MSCTA明确诊断32例,其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为100%。结论单纯CT平扫诊断内动脉困难且其检出率低,MSCTA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筛查内动脉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动脉夹闭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60例内动脉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症状性CVS比例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的症状性CVS比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却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内动脉夹闭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几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动脉瘤夹闭术 脑血管痉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部封闭结合药物及心理暗示治疗异感症的疗效。方法对98例异感患者行颈部封闭联合药物及心理暗示治疗。结果治疗一次47例痊愈,35例症状明显好转,16例症状有所好转。结论颈部封闭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是非器质性异感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咽异感症 颈部封闭 心理暗示
  • 简介:摘要分析成人腭裂的临床特点,探讨腭裂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对84例成人腭裂的中耳功能、免疫指标和腔深度、裂隙宽度、裂隙两侧鄂部宽度及软腭长度进行测量。结果成人腭裂多数患者裂隙增宽、硬腭宽度、软腭长度不足,扁桃体肿大、下鼻甲肥大及后壁滤泡增生,与术前比较,术后B因子、C3、IgA、IgM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人腭裂上颌骨发育不足,手术难度加大,并发症多。

  • 标签: 成人腭裂 上颌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治疗汗的疗效。方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治疗汗30例(观察组),同时间段选取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汗30例(对照组),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汗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更易于患者接受。

  • 标签: 汗管瘤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 电离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经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型底陷入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直视下经口腔部入路切除齿状突加枕颈融合。结果经过细致的手术配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经口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经后路枕颈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选择。配合手术医生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顺利的保障。

  • 标签: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 寰枢椎脱位 颅底陷入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内血肿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以血肿侧耳廓为中心贴3个标记物呈H形,行CT扫描,确定YL-1万特福穿刺针定位穿刺点。结果对所有脑出血患者的内血肿进行H标记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后复查CT,均准确地到达了靶点,准确率100%。结论利用H标记CT定位法,操作简便、准确、易掌握,尤其可以提高初开展微创内血肿清除术的广大医生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血肿 穿刺 H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周围静脉穿刺技巧以及护理体会,以提高穿刺技术和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注射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成年患者就诊资料,对周围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和护理质量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周围静脉穿刺,输液期间无异常情况,拔针顺利。护理人员精通周围静脉解剖特点和成年患者的心理反应,患者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成人 周围静脉 穿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X线、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CT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发现病灶188例,其检出率94%(188/200),CT发现病灶200例,其检出率100%(200/200)。脊柱结核X线及CT表现一致,即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及冷脓肿形成。CT尚可观察X线难以观察的椎管、脊髓受累情况。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CT更优于X线平片,其X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不难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脊柱 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薄芝糖肽对减轻放射性口粘膜损伤的作用。方法2007年6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口腔癌、鼻咽癌、喉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薄芝糖肽。结果100例患者全部完成放疗计划。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口粘膜反应发生率为100%,轻度放射反应(Ⅰ+Ⅱ度)治疗组为70.2%(40/57例),对照组为46%(27/55例);Ⅲ度放射反应治疗组29.8%(17/57例),对照组50.9%(28/55例)。发生严重口粘膜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77P=0.037)。同时治疗组口粘膜反应发生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薄芝糖肽可以减轻患者的放射性口粘膜损伤。

  • 标签: 放疗 薄芝糖肽 口咽粘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睑黄色合并眼睑皮肤松驰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20例(40眼)眼睑黄色合并睑皮松驰者采用联合手术,将黄色切除同时行上睑松驰矫治术。结果20例(40眼)眼睑黄色均切除,眼睑无张力,双重脸形成,随访(38眼),时间6月~2年,眼脸外观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均无复发。结论眼睑黄色切除联合上睑松驰矫治术,合理设计,可获得理想的治疗、美容双重效果。

  • 标签: 眼睑黄色瘤 上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40例有症状的肝血管患者行肝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肝血管体,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体供血动脉。结果栓塞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肿瘤平均缩小45%、75.0%、80.9%。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院自2004-5至2009-12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条进行对40例肝血管进行了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嗜铬细胞患者作好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血压护理、心律失常护理、高血糖护理、扩容、饮食及皮肤护理和术后的血压、神志观察、导管及伤口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嗜铬细胞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一例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破裂合并左髂内动脉患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经过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细致的护理,耐心的心理疏导,足够的营养支持,该患者顺利恢复。

  • 标签: 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 左髂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PICC)封效果比较,选择最佳的封液。方法将留置PICC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与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结果两种封液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有差异,生理盐水组血栓形成率高于肝素组(P<0.01)结论选择肝素液行PICC封效果好。

  • 标签: PICC 封管液 疗效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