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OSF中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此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从上皮、间质、腺体和肌组织四方面观察早、中、晚期OSF治疗前后病理形态和微血管的数量及密度的变化。结果病理形态和微血管密度显示丹参治疗后各期OSF有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治疗OSF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纤维病变 微血管 丹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而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对112例肺部病变(肿块63例、结节41例、实变8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病理诊断,采用22G穿刺针,精选最佳层面进针多部位取材,活检后行瑞-姬双染色,根据细胞学特征及结构特点及组织学检查,个别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结果穿刺成功率99.1%,在112例中,肺恶性肿瘤74例,穿刺敏感性91.1%。特异性76.9%,假阴性8.9%,良性病变27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针吸细胞病理检验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为临床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肺癌 针吸细胞学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理学是一门医学主干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文章针对生理学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生理学教学改革,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清创术中病情变化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清创术中发生病情变化的原因。结果清创术中疼痛、情绪紧张、轻度出血会诱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窒息。结论对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加预见性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规范接诊流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清创术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方法采用水囊或衬垫进行间接探测,根据病变部位取仰卧或侧卧位进行检查。结果2000-2010年随机抽样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

  • 标签: 乳腺肿瘤 B超图像 病理结果
  • 简介:冰莹SPA美容会所的领导人眼界不凡,从冰莹的发展史就可见一斑。如今,冰莹再次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现代人亟需改善由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等原因导致的亚健康现状,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女性,极容易罹患乳腺、卵巢和子宫等方面的疾病。而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于是,冰莹决定拥抱变化、与时俱进,引进了德国品牌KODIAK(珂蒂雅)美胸系列产品,保护辽宁的女性远离恶性肿瘤及一般性乳房疾病。

  • 标签: 辽宁 国标 乳房疾病 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 健康现状
  • 简介: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天、麻醉诱导后、循环中及术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小时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 标签: 低温体外循环 血浆内皮素 放射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FT3、FT4、TSH、rT3的浓度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经再灌注治疗后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及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B组经再灌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及恶性心脏事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天及治疗后2周FT3、rT3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FT3、rT3的差异。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FT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T3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治疗前的A组比较,B组FT3含量明显降低,rT3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组患者治疗后2周FT3含量较治疗前升高,rT3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组AMI患者治疗后2天FT3较治疗前降低更明显,rT3含量较治疗前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FT3含量较治疗前增高,rT3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甲状腺功能处于较低水平,且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FT3、rT3可作为心肌梗死发生与发展的预测指标。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 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 简介:作者简介朱亚杰(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主要从事肿瘤异常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RhoE在胃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胃癌,32例结肠癌,62例肺癌,34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结果RhoE在人类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腺体中尤为明显,但在肿瘤组织表达低下或缺失。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染色强度有下降的趋势。结论Rho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表明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RhoE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 标签: RhoE 人类肿瘤 免疫组化 抑癌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大量出血组患者心肌酶又明显高于小量出血组患者(均P<0.05);与心肌酶正常组比较,心肌酶水平增高患者ADL1~2级的比率明显降低,ADL5级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心肌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嗅鞘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资料115例,其中女31例,男8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9.2岁),病程0.5年~12年(平均3.3年)。按照ElEscorial诊断标准确诊者98例,很可能者11例,有实验室数据支持很可能者6例。术前及术后6~32天(平均17.9天)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肺活量、最大呼气压与最大吸气压术后较术前增加有显著意义。(2)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全部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术后较术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鞘细胞脑移植后近期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呼吸功能。

  • 标签: 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呼吸功能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实践教学中,对护理专业的884名学生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进行教学,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84名学生考核结果操作步骤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6.8%;占82.6%;90%以上学生认为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操作能力。结论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教学,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较好地掌握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同时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由塑胶制成,进针角度、力度、深度与真人有所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盲目追求穿刺成功率,注重操作规范性,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头皮静脉 输液法 实践教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媒体在《护理学基础》中专护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16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就《护理学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8%学生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感兴趣,70.6%学生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优势在于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图文规范、声像清晰”增强了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不足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长时间地注视容易产生视疲劳。结论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护理学基础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sFasL水平进行测定,2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Fas、sFas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仅sFas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1)。化学治疗后有效者sFas和sFas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sFas、sFasL水平变化对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病情判断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肿瘤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L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D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ScysC)、血肌酐(SCr)浓度及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含量比较,探讨ScysC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A(正常蛋白尿)、B(微量蛋白尿)和C(大量蛋白尿)3组,直接测得或计算出各组ScysC、UMA、SCr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UAER增加,ScysC、UMA、SCr的含量逐渐增高,在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Cr、UM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cysC、UM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比较,ScysC、UMA、SCr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cysC升高,ScysC可能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8级护理学专业二个本科班共17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3.15±5.34,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56±6.82。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的满意度,促进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外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