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中医中药在对骨质疏松治疗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制剂研究外用方法治疗,目前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补肾添精,生髓强骨法,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或直接促成成骨细胞增殖或分化,使成骨活动增强。健脾益气,生髓强骨法使骨密度骨矿含量明显升高。活血祛瘀,补肾通络法可以降低骨代谢异常旺盛水平,防止骨量流失。外用擦剂、针灸、推拿、热敏灸等是无任何毒副作用,舒适而无痛苦方法。这几种内治外治不同偏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对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药理研究。论述了中医独特博大系统理论,并通过临床疗效显现出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补肾 益气 活血 外用
  • 简介:通过检索2013年至2018年2月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症(primaryosteopototicpain,POPP)文献,按照中医疗法作用机理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新进展。结果提示国内外治疗POPP中医疗法主要集中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针刀、手法复位健身气功等10个方面,中医药治疗POPP研究水平显著提高,且中医与西医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相互结合趋势性越来越明显。认为目前相关研究在研究对象选择、分组方法、干预措施、指标测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今后逐渐形成规范化POPP研究指导策略,以期中医药治疗POPP提供更加有利循证医学证据,也今后本病临床研究设计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思路。

  • 标签: 中医中药 骨质疏松症 疼痛 治疗进展 综述
  • 简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由雌激素减少所致骨质疏松,是危及中老年妇女健康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骨质疏松一种常见类型。PMOP是以绝经早期高骨转换为特征,表现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小梁骨大量丢失。其结果是骨密度减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雌激素替代疗法(ERT)被认为是治疗PMOP有效方法,但ERT长期应用依从性较差,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PMOP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将中药防治PMOP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防治 实验研究 雌激素替代疗法 PMOP 雌激素减少
  • 简介:当今,男性OP日益引起社会重视,但现代医学仍无较多有特效治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归纳总结了男性OP辩证论治、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药物治疗。同时针对老年男性OP特点,对其最常见且最严重并发症。股骨颈骨折,提出并探讨了中医药防治措施,并根据老年男性OP生物力学要求,探讨了手术方式选择,介绍了中西结合治疗方法。

  • 标签: OP 老年男性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并发症 传统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气性坏疽患者紧急处理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气性坏疽患者5例,采取积极有效救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迅速明确诊断;实施急诊清创探查术;给予完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5例患者中,1例保全了肢体,4例实施了截肢术。患者均脱离了生命危险,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及其他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治疗方法及周密完善护理措施是确保气性坏疽患者康复重要保证。

  • 标签: 气性坏疽 紧急处理 护理
  • 简介:近年来,在如何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提高其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将微输注泵与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相连,使药液按设定速度输入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技术与传统肌肉注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优点,从而提供满意镇痛效果。但随着此项技术广泛应用,陆续有不少文献报道此法有不足之处,且许多因素影响其镇痛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对应用PCA1200例患者术后情况作一分析。

  • 标签: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护理体会 病人自控镇痛法 镇痛效果 硬膜外导管 术后疼痛
  • 简介: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90.47%。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卧床、疼痛等因素导敛生活习惯排便方式改变,极易发生便秘,便秘时常出现下腹膨胀,严重时出现食欲不振、无力、头晕、烦躁等症状,若不及早干预,对患者饮食、睡眠骨折康复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62例卧床患者进行护理下预,减少了便秘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科卧床患者 护理干预 便秘 2009年 骨科患者 排便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方法将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传统护理,而观察组根据引起苏醒期躁动因素给予针对预防性护理措施,监测并记录两组苏醒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同时分析两组躁动发生率并评价躁动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35.3%低于对照组14.7%,P〈0.05),且两组躁动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降低手术对苏醒期血压心率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柱后路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经前路胸椎椎体置换术是治疗胸椎肿瘤常用方法之一.对13例行此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做好心里护理与准备工作,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妥善全面的护理和合理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 标签: 椎体置换术 经前路 常用方法 胸椎肿瘤 手术病人 心里护理
  • 简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最具有破坏性损伤之一,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为首选术式。充分术前准备严密术后护理,可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最佳疗效。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共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例,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术后护理 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术前准备
  • 简介: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其发生多与骨量丢失和骨强度降低有关,正确护理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告老年(大于65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整体护理过程中体会,认为术前心理护理、正确训练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辅助运动、减少各种潜在诱发因素是护理工作重要方面。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方法。随着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内固定器材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减少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 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 内固定器材 植骨融合术
  • 简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约22%~29%DVT患者可能并发致命肺栓塞[1].DVT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危险因素.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病,我国从文献统计结果显示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管腔 肢体肿胀
  • 简介:目的了解参考人群样品大小对建立骨密度(BMD)参考数据库影响。方法总样品量是由3662例6~85岁女性参考人群组成(Tn),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1/2n(1831例)、1/4n(916例)1/8n(458例)共4个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仪,同时测量受试者前后位腰椎、侧位腰椎、髋部前臂远端BMD。选择最佳回归模型建立BMD参考曲线和数据库。结果参考人群数量不同4个样品组建立各骨骼部位BMD参考曲线,虽然在腰椎BMD参考曲线末端存在一些偏差,但4个样品组之间各骨骼部位全部曲线差异均无显著性,确定峰值BMD非常相似。采用中国骨质疏松基金会诊断标准,4个样品组建立BMD参考数据库骨质疏松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参考人群样本大小对建立BMD参考曲线参考数据库影响,对指导局部地区建立BMD参考数据库确定样本数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参考人群 样品大小 骨密度 参考数据库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入路设计,采用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结果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及关节不稳。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3.3%。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同时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及内固定、软组织损伤小功能恢复良好目标。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理论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建立疲劳状态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提供可靠动物模型。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臀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20mg/kg),每周1次,共8周。实验组,置于跑步机中,以1km/h速度匀速跑动;对照组,生理状态下正常负重。分别于2、4、6、8周处死动物,一侧股骨头行病理学检查,一侧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建立了股骨头坏死模型,病理学上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宽度、每高倍视野单位面积下空泡陷窝率,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上实验组中各个时期骨小梁刚度低于同期对照组;最大形变、压缩能量吸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疲劳状态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突出了机械负重在股骨头坏死中作用,是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良好实验模型。

  • 标签: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疲劳状态 病理学 生物力学
  • 简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有2种:即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于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以往采用上述方法2次完成,对患者身心及经济影响较大.为此,我科室内从2000年开展了"颈椎前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及后路半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术"一次性完成,并取得了良效果,作为该手术式相关重要护理配合难度增加了,但经过护理人员细致护理,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多阶段 一次性手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前后路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