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及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假体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短股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年轻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对15例(20髋)年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DorrC型股骨髓腔采用短生物型股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中男10例(14髋),女5例(6髋);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Ⅱ级6例,Ⅲ级14例。术后行X线片检查评估位置,Engh标准评价骨-界面稳定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获16~41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15例(20髋)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2.1±8.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4.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P=0.000)。术后即刻X线片均显示股骨髓腔紧密配。末次随访时20髋均有明显股骨骨皮质增厚;15髋有不同程度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性骨吸收,其中Ⅰ股骨矩密度低,且变圆钝)12髋,Ⅱ(累及小转子)3髋。本组病例无大腿痛发生。结论年轻类风湿患者使用生物型短股骨可以得到良好匹配并有效保留良好股骨近端骨量,表面钛微孔涂层可有效促进骨长入,短小端在髓腔内指向作用可有效避免髋内外翻发生。

  • 标签: 年轻患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 Dorr C型 短柄股骨假体 髋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固定术,开放复位肌蒂骨瓣移植内固定术,和双加压螺钉对股骨骨折固定效果.方法:45例新鲜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术21例,开放复位缝匠肌、肌直肌骨瓣植骨内固定15例,股方肌骨瓣植骨内固定术9例.所用内固定物,双加压螺钉30例,折尾螺钉8例,三翼钉6例,松质骨螺钉1例.结果:随访36例,随访期15年,骨折全部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开放植骨术、三翼钉固定),可疑股骨头坏死1例(开放复位肌骨瓣植骨,加压钉固定).髋关节功能评价:开放手术20例,其中三翼钉1例,折尾螺钉2例,加压螺钉17例,髋关节功能达优4例占20%,良10例占50%,差6例占30%.闭合复位固定术16例,其中三翼钉1例,普通松质骨螺钉1例,加压螺钉14例,髋关节功能达优11例占68%,良3例占10%,差2例占12%.结论:股骨骨折内固定材料应首选双加压螺钉,闭合复位小切口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关键步骤是准确复位并打入合适导,开放肌蒂骨瓣植骨内固定术相比,操作简单,疗效,危险小,费用低,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治疗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开放复位肌蒂骨瓣移植内固定术 双头加压螺钉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效果.方法:对70岁以上高龄股骨骨折67例,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67例平均随访110月,按美国Harris标准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及畸形四个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定,优23例、良28例、中13例、差3例,其中优良率达76.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骨折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颈肌折 人工关节 老年人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上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科室通过保留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152例,其中5年以上随访46例。本文对46例患者术后随访x线片、Harris评分、肢体长度、关节活动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干骨折5例,脱位1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随访时间5—12年,平均7.6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2分(17—6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3分(74~96分),其中38例评分大于80分,6例评分位于70~80分之间,2例评分小于70分。影像学检查2例髋臼1股骨周围出现小范围透亮线,其余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及下沉现象,股骨骨质良好。结论保留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关节病中期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可能需要行翻修中青年患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保留股骨颈型假体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行空心钉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108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3例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出现股骨头坏死(阳性组),85例未发生股骨头坏死(阴性组),比较分析两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21.30%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Garden分型(P=0.01)、体质指数(P=0.02)以及术后股骨骨折端三维重建不同方向移位是股骨头坏死发生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术前是否牵引、等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物是否取出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骨折患者选择空心钉固定手术之前,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骨折移位明显、肥胖等出现股骨头坏死风险较高患者及时采用关节置换,术后适当减重以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股骨头坏死 身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骨折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股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半髋置换手术,研究组采用全髋置换手术,并对俩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之间对比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下,以及研究组患者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髋骨胫骨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情况良好并且髋关节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折断式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疗效和术式关键.方法采用3根带尾折断螺钉内固定股骨头,第1根于大下3cm处经股骨皮质内缘向股骨头方向拧入;第2根于大2cm处向股骨头顶端方向拧入;第3根于大1cm处股骨上缘骨皮质下股骨头方向拧入.结果36例中骨折愈合对位良好33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总优良率92%.结论3根折断式加压螺钉能有效地固定股骨骨折.防止股骨头旋转和移位,骨折端相嵌牢靠,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良好,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折断式加压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股骨颈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通过股骨体制备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方法,总结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前,对感染治疗和关节功能保留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在本中心接受分期翻修治疗患者中,有11例11髋在一期感染病灶清除后,植入股骨体制备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待感染治愈后接受了二期翻修。观察使用这种占位器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效性以及并发症,观察患者一期和二期翻修术后功能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末次随访距二期翻修平均(12.6±2.5)个月。病灶清除术后患髋均能伸直0°,屈髋平均(89.1±6.3)°,外展平均(31.8±5.1)°。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0.5±9.9)分升至(79.3±4.5)分,二期翻修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达(91.7±2.6)分。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无感染复发征象。1例患者一期翻修术后3周时出现髋关节占位器脱位,经两次手法复位均失败。1例患者发生占位器断裂。结论保留原股骨体制备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中,表现出操作简单、感染控制满意、保留关节功能特点,需要注意占位器断裂、占位器脱位且难以复位风险,通过改进方法后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感染 关节成形术 翻修 占位器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我院近6年932例股骨骨折住院患者治疗方式住院费用结构,充实我国老年股骨骨折治疗费用资料。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骨科患者资料,对2004至2009年中50岁以上股骨骨折患者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治疗方式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中股骨骨折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为1∶2.57,平均住院天数为(22.74±14.12)d,人均总费用为(29835.14±15332.82)元。人工关节置换术占所有治疗方式73.4%,人工股骨头置换年龄明显高于全髋置换,但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全髋置换。2005—2009年股骨骨折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变化,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速度为5.41%。从住院费用构成比例看,治疗费(包括手术材料费及内置物费)占61%,药费占17%,手术费占7%,检查费占3%,床位费、化验费及其他费用各占4%。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是股骨骨折治疗主要方式,所需医疗费用逐年递增(除2004年),有效控制内置物、手术器械费以及药费是减少老年股骨骨折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效途径。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方式 住院费用
  • 简介: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间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端复位良好,一期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6.9%。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间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当今,男性OP日益引起社会重视,但现代医学仍无较多有特效治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归纳总结了男性OP辩证论治、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药物治疗。同时针对老年男性OP特点,对其最常见且最严重并发症。股骨骨折,提出并探讨了中医药防治措施,并根据老年男性OP生物力学要求,探讨了手术方式选择,介绍了中西结合治疗方法。

  • 标签: OP 老年男性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并发症 传统医学
  • 简介:融合或强直关节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禁忌证,所以很少有此类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报道。但国外最近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融合或强直关节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置换治疗 人工假体 强直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0例病理性骨折患者中,拒绝手术治疗4例,接受人工置换6例.术后经病理诊断原发病分别为:肺癌1例,胃癌1例,乳癌2例,结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结果:6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生存时间1.5~20个月,平均7个月,拒绝手术患者生存1~6个月,平均3.5个月.结论:使用人工置换可有效治疗股骨病理性骨折,缓解疼痛,恢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病理性骨折 手术治疗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青壮年股骨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并不少见,其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均较高,为大家所公认,而不同固定方法在青壮年股骨骨折疗效和并发症发生又有着直接关系.现将我院骨科从1987年8月~1999年2月使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骨折86例,将其疗效和并发症做一回顾性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固定 手术方法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三冀钉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43例青壮年股骨骨折,男23例,女20例;年龄18~42岁,平均36.5岁。术中切开关节,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改善循环等治疗,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3.2年,术后Harrris评分85~96分。优26例,良13例,差4例,优良率90.6%。术后骨折延迟愈合2例(4.6%),Harrris评分良;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2.3%),Harrris评分差。结论早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中关节切开减压以及术后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能够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骨折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早期 动力髋螺钉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骨折复位后断端紧密接触是骨折治疗基本原则之一。股骨骨折穿三刃钉内固定后作断端嵌插也是常规操作。本文报告陈旧性股骨骨折403例穿三刃钉内固定后虽经嵌插处理,仍有79例断端有分离,未作其它处理。79例中随访69例,骨折愈合64例(92.8%)。不愈合5例(7.2%),这是一种极不平常现象。

  • 标签: 骨折愈合 断端分离 断端嵌插
  • 简介:目的:研究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骨折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髋后Moore切口,应用带旋股内动脉深支大转子支骨瓣转移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骨折26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股骨头坏死率7.7%.结论:该术式有解剖学基础,简便易行,是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骨折较好方法,尤适用于股骨后方有骨缺损者.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骨瓣移植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在老年股骨间骨折治疗中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对36例股骨间骨折患者均行外固定架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9个月。无支架松动、道感染、骨不愈合、髋内翻,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优点,对手术耐受力差老年患者具有明显优势。更多还原

  • 标签: 外固定架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