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Friendly骨水泥股骨在老年股骨骨折置换中应用.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因股骨骨折使用Friendly股骨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68~85岁)共31例,股骨固定采用第四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评价骨水泥质量A级29例、B级2例、无C、D级.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所有患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均为阴性.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4±1.8)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10.结论Friendly骨水泥股骨通过其在设计和固定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骨折置换中所遇到软组织平衡困难和固定困难等问题.

  • 标签: 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人
  • 简介: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骨折日见增多,尤其是老年股骨骨折为多见,约占老年骨折总发病率68.41%,严重威胁着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我科1986~1999年共收治70岁以上老年股骨骨折病人123例,其中施行人工股骨头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6例,术后随访8~20个月,护理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假体置换 护理 临床资料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儿童股骨近端前倾程度一种新测量指标,即股骨-小转子前倾(femoral neck-lesser trochanter anteversion,FN-LTA),并探讨应用该指标来评估儿童单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股骨近端前倾畸形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90例单DDH患儿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77例;年龄(2.6±2.3)岁(范围0.6~11岁)。分别测量患股骨前倾(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和FN-LTA。分析FN-LTAFNA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别、脱位程度等因素对FN-LTA影响,分别比较FNA、FN-LTA患差异,并分析脱位程度对这种差异影响,比较FNA、FN-LTA诊断效能及组内组间一致性。结果无论健还是患,FN-LTAFNA均存在正相关性,健r=0.217(P=0.040),患r=0.298(P=0.004)。FNA患38.86°±11.70°,健35.44°±11.16°;FN-LTA患72.19°±9.17°,健61.17°±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别、脱位程度等因素对FN-LTA不造成明显影响(P性别=0.060;P别=0.550;P脱位程度健=0.130;P患=0.705),年龄呈负相关(r健=-0.261,P健=0.013;r患=-0.287,P患=0.006)。FN-LTA诊断效能更好,AUCFNA=0.570,AUCFN-LTA=0.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ICCFNA=0.956,ICCFN-LTA=0.973;组间ICCFNA1=0.937,ICCFNA2=0.893,ICCFN-LTA1=0.887,ICCFN-LTA2=0.874。随着脱位程度增高,FNA、FN-LTA双差异均减小,但这种减小趋势在FNA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FN-LTA无统计学意义(P=0.180)。结论应用FN-LTA评估DDH患儿股骨近端前倾畸形是一种可靠方法,且区分度更高,测得数据更能够指导去旋转截骨。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骨疾病,发育性 方法 截骨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老年股骨骨折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骨水泥型对照组(生物型),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3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手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具有极高安全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型假体 骨水泥型假体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重建,而骨水泥型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 标签: 假体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颈 老年 骨折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周围骨折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股骨周围骨折患者共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骨折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所有股骨周围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愈合率为100%,且骨折固定确切,未出现骨折片移位现象,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针对不同股骨周围骨折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3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保留股骨、单纯行髋臼翻修短中期疗效。方法:对2005~2012年间采用保留股骨、单纯行髋臼翻修19例19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8~77岁,平均(63.4±9.8)岁。其中髋臼内衬磨损、无菌性松动、移位14例,髋关节胼付3例。骼臼骨折2例,股骨采用骨水泥固定5例,

  • 标签: 髋关节翻修术 股骨侧假体 疗效评析 髋臼侧假体翻修 临床 无菌性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髋关节脱位股骨前倾测量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效果。方法选取51例2022年3月~2023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儿童髋关节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二维CT对患儿股骨前倾进行测量,前者测量结果作为探究组,后者测量结果作为参照组,将其进行对比。结果 探究组股骨前倾参照组相比,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童髋关节脱位股骨前倾测量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其具有良好形态,边界较为清晰,可以对患儿股骨前倾解剖数据做到精确识别,能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治疗依据,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 标签: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髋关节脱位 股骨颈前倾角
  • 简介:目的报道应用ProfemurZ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病例6例手术治疗后效果。方法纳入宁波市第六医院关节外科2009至2017年期间因终末期髋关节病或股骨骨折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外伤后发生周围骨折病例共6例(7髋)。其中5髋为长螺旋、长斜形或粉碎性骨折,2髋为短斜形骨折;VancouverB1型2髋,B2型5髋,术中股骨根据不同骨折情况选用不同翻修方式,分别行单纯骨折复位固定术和关节翻修术加骨折复位固定术,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出现松动或周围骨溶解等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3月X线显示骨折均愈合,患髋功能恢复,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85.5±4.5)分。结论ProfemurZ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周围骨折可根据骨折分型给予内固定或翻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显示功能恢复,骨折体形态设计相关性需要生物力学研究。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假体周围骨折 假体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患者12例,其中VancouverB1型3例运用锁定钢板或结合钢丝、钢缆内固定,VancouverB2型8例、B3型1例行翻修加长柄翻修加锁定钢板钢缆内固定,骨缺损植骨处理。结果随访12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松动,术后Harris评分术前相比较有较大提高。结论运用锁定钢板联合钢缆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目的探究评价基于C形臂股骨前倾测量在股骨中近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旋转控制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中近段骨折患者共46例,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Brunner提出C形臂测量患肢股骨前倾进行旋转控制,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旋转控制。所有病例均为单闭合性骨折,术前行双股骨CT扫描,并测量健股骨前倾。术中采用Brunner法,股骨远端放置标准正位,通过调整近端旋转,前倾调整至正常值。所有病例术后行CT扫描并测量患股骨前倾。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健股骨前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62°±2.35°,对照组7.28°±2.93°,t=3.41,P<0.001)。随访6~24个月,平均16.8个月,未见骨不连、螺钉切出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St.Michael髋关节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2.2±1.8,对照组20.6±2.0,t=2.86,P=0.01)。结论基于C形臂股骨前倾测量可指导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中骨折端旋转对位,准确判断股骨近端旋转角度和状态,提高术中复位效果,明显降低术后旋转对位不良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骨折 前倾角 旋转预防 髓内钉 C形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水泥型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36例,按照奇偶法要求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骨水泥型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次生物型股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并发症和疼痛。结果试验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并发症和疼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实际治疗期间,合理使用骨水泥型股骨关节置换术,有助于促使髋关节功能合理改善,有着很好推广优势。

  • 标签: 骨水泥型 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6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47.5岁。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3例,Ⅲ型7例,Ⅳ型6例。16例患者均采用FNS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5~16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Garden指数评定:16例患者骨折复位均满意。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5~115 min,平均41.5 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4~47次,平均26次;术中出血量为35~210 mL,平均76 mL;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6 d;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0例,良5例,可1例。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FNS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操作简单,可以通过单一微创切口置入股骨动力棒、外侧钢板、锁定螺钉及抗旋螺钉,固定可靠,对外侧肌肉软组织激惹小,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同股骨间并股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78例老年同股骨间并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39)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n=39)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同股骨间并股骨骨折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可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 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及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假体 骨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