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一个三岁小孩打烂了杯子,你会说什么呢?会不会说出下面的话?“又打烂东西,真是讨厌。”“哇——打你啊。”

  • 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父母 监护人 孩子
  • 简介:贴在电话机上方一片小黄纸是给我大儿子,上面用潦潦草草字迹写着:“你车子没油了,停在第47大街皇家饭店附近。我不知该怎么办。”落款:无名氏。这是他某个弟弟或妹妹写给他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营养学 营养搭配 食物营养
  • 简介:家庭教育本质上是情感教育,在亲子之间交流中,情感沟通是起主要作用。孩子需要父亲爱护、同情、理解和帮助,父亲也只有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孩子,才能培养和加深孩子对自己感情。当父亲与孩子心灵在相爱中彼此契合,产生共鸣时,那样亲子沟通真是美好、神圣

  • 标签: 情感教育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 孩子 父亲
  • 简介:培养宝宝自然智能,离不开积极探索,此阶段宝宝探索自然是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家长要善于利用一些游戏方法来鼓励宝宝积极探索,帮他们发现未知自然世界奥秘。

  • 标签: 婴儿 智能 培养方法 发育过程
  • 简介:将一天生活通过言语、抚摩与胎宝宝一起感受、思考和行动,使母婴之间纽带更牢固,培养胎宝宝对妈妈信赖感;会促进胎宝宝语言能力发展。与宝宝说说话告诉胎宝宝你一天生活。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你或你家人做了什么,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说了些什么话,所有这些你可以用轻柔言语讲给胎宝宝听。

  • 标签: 语言能力 音乐胎教 传递 晚上睡觉 生活
  • 简介:如果孩子动不动就将一些芝麻绿豆大事情向你告状,这是不是让你不知所措。对他告状很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真是两难……

  • 标签: 儿童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独立性
  • 简介:注意仰卧综合症孕妈妈在妊娠晚期常愿意仰卧,但长时间仰卧,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出汗、头晕等症状,如将仰卧位改为左侧卧或半卧位,这些现象将会消失,这就是仰卧综合征症,也称低血压综合症。这是由于孕妈妈在仰卧时,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可完全被压扁长达6~8厘米,血液只能从较小椎旁静脉、无名静脉回流缘故。回流不畅,回心血量减少,

  • 标签: 孕晚期 低血压综合症 下腔静脉 静脉回流 仰卧位 仰卧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妈咪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9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妈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44/45),高于对照组82.6%(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妈咪联合大黄茵陈甘草汤能够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可靠。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妈咪爱/治疗应用 大黄茵陈甘草汤/治疗应用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与妈咪联合干预对牛奶蛋白过敏致特应性皮炎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牛奶蛋白过敏致特应性皮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停用原配方奶粉,改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妈咪。1个疗程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特应性皮炎评分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45/55),高于对照组58.18%(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与妈咪联合干预在牛奶蛋白过敏致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牛奶蛋白过敏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妈咪爱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血压轨迹现象,了解肥胖儿童对血压轨迹现象影响.方法于1996年9月份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小学1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每年9月份重新测量他们血压及身高、体重、心率等相关变量,随访4年观察他们血压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性别的儿童血压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表现为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初查与后4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依次为0.1724,0.5173,0.2024,0.5779,舒张压为0.4347,0.3327,0.1669,0.1481.复查时间跨度愈小,相关愈明显.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之间血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压存在着明显轨迹现象,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重要因素,提示儿童期血压持续偏高及肥胖个体成年后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标签: 儿童 血压 轨迹现象 肥胖 体重 心率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哮喘发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哮喘候选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与人类哮喘有关候选基因有261个,分布在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上,本文就国内鲜有报道候选基因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候选基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 常染色体 环境因素
  • 简介:能量摄入(摄食)与消耗精细平衡是保持正常体重关键,肥胖是最常见能量失衡状态、近10余年来,对于调控摄食和体重生理机制研究,尤其在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平衡分子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进展。

  • 标签: 摄食调控 分子机制 能量摄入 正常体重 代谢平衡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危险因素,以降低儿童厌食症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0例厌食症儿童(病例组)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儿童厌食症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添加辅食月龄、喂养方式、儿童是否喜欢肉食、是否喜欢蔬菜、是否喜欢咸食、是否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是否边吃边玩、家长是否要求儿童按时进食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添加辅食时间晚(OR=5.408)、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OR=11.813)、喜欢边吃边玩(OR=6.654)是儿童厌食症主要危险因素;而喜欢肉食(OR=0.093)、喜欢蔬菜(OR=0.272)以及家长要求儿童按时进食(OR=0.079)是儿童厌食症保护因素。结论适时添加辅食、合理膳食、培养儿童正确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儿童厌食症发生。

  • 标签: 厌食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儿童
  • 简介:  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引起新生儿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内、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陶土样大便和肝脾肿大三联症,且进展迅速.若能在生后2~3个月内确诊,30%~80%患儿可通过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重建胆汁引流,但70%~80%患儿术后仍发生进行性胆管破坏和肝纤维化,最终出现肝硬化、门静脉脉高压、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需要肝移植[1].……

  • 标签: 胆道闭锁/病因学
  • 简介: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时期因缺乏规范治疗是导致其患病率逐年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哮喘GINA防治方案,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息儿进行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哮喘 儿童 规范治疗 GINA防治方案
  • 简介:王建设教授很荣幸邀请到分别被称为“Citrin之父”和“Citrin之母”佐伯武赖和小林圭子教授,以及日本松本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张春花所,一同参加关于Citrin缺陷病专家对谈。佐伯伍赖教授自鹿儿岛大学退休后,

  • 标签: CITRIN缺陷病 科学研究所 退休后
  • 简介:小儿肝胆疾病,特别是先天性胆道疾病在我国很常见,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提高小儿肝胆疾病诊疗水平,发展相关学术研究,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和提升我国小儿外科在国际上学术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小儿外科性黄疸与胆道畸形是小儿肝胆外科领域最常见临床问题,近年来,在诊断、治疗和临床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标签: 小儿外科 外科性黄疸 先天性胆道疾病 肝胆疾病 学术研究 临床问题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精神障碍之一,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慢性健康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性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中,致病因素是多源性,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形成疾病模型。文献报道ADHD患病率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报道患病率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与过去20年间曾对ADHD诊断标准多次修订有关,另外与对诊断标准掌握尺度有关。全球范围患病率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西方国家儿童中患病率为3%~5%,国内调查患病率为3%~10%。对ADHD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40%~50%患儿可延续至成人期。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危险度很高,因此对该病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ADH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共患疾病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研究 生物-心理-社会 ADHD 学龄期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极位置对心电图波形影响,以获得更好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方法采用缩短电极距离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分别测量50例儿童体表监护心电图,比较两种不同电极位置所获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以及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影响。结果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两种方式测量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极位置可获得理想体表监护心电图,而且不受体位影响,提示在儿童改良电极位置可以替代传统电极位置进行体表心电图监测。

  • 标签: 心电图 电极位置 P波 QRS波 儿童
  • 简介: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一种由于进行性胆道系统炎症及胆道纤维化导致肝外胆管阻塞并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罕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约1/5000—1/18000,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 标签: 胆道闭锁 手术治疗 Ⅲ型 肝外胆管阻塞 梗阻性黄疸 罕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