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右旋美咪定在急诊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个月至3岁拟急诊行左侧或右侧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右美咪定组(D)及对照组(C),每组30例。麻醉方法:①诱导:两组均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D组静脉泵入首剂量右旋美咪定1μg1/kg,10min内输注完成;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面罩吸入8%七氟醚(6L/min),提下颌患儿无体动后开始手术;②维持:D组右旋美咪定改为1μg-1·kg-1·h-1静脉持续恒速输注,C组七氟醚吸入麻醉;③术毕:停用右旋美咪定或七氟醚,保留自主呼吸送入麻醉恢复室,患儿醉清醒后回病房。记录每例患儿的诱导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情况、术中特殊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方法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与入室时相比,D组使用右旋美咪定后5min心率、血压降低[HR(1335±26)次/分vs(102±104)次/min,SBP(1089±26)mmHgvs(893±6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硬支气管镜时、异物取出时,D组生命体征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C组相比心率及血压降低(P<005)。D组与C组患儿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P>005)。两组平均苏醒时间分别为(305±54)min和(189±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0,P<005)。结论右旋美咪定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定 麻醉 气管异物 儿童
  • 简介:目的目前研究认为Tourette综合征(TS)的发病与多巴胺(DA)、兴奋性氨基酸(EAA)等神经递质障碍有关。近年报道吡酯等抗癫痫药对此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研究通过测定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大鼠模型脑内游离DA和血浆EAA含量的改变,探讨TS发病与神经递质异常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吡酯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0.5mg/kg)、吡酯Ⅰ组(5mg/kg)、吡酯Ⅱ组(10mg/kg)、吡酯Ⅲ组(20mg/kg)。采用腹腔注射IDPN(每日150mg/kg,1次/d,连续7d)诱导大鼠头部抽动作为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吡酯或氟哌啶醇给药35d后分别采用ELISA法和HPLC法测定脑组织游离DA和血浆EA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DPN诱导的头部抽动大鼠脑组织游离DA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A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大剂量吡酯给药35d后能明显减少IDPN所致的大鼠头部抽动行为(P〈0.05),升高脑内游离DA的含量;同时大剂量吡酯组还伴随着血浆EAA水平的降低(P〈0.05),作用效果与阳性对照药氟哌啶醇一致。结论TS的发生可能与中枢DA受体超敏感和血浆EAA的过度作用有关。吡酯可减轻IDPN诱导的大鼠抽动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内DA与DA受体的结合以及抑制血浆EAA的释放和分泌有关。

  • 标签: 托吡酯 TOURETTE综合征 多巴胺 兴奋性氨基酸 大鼠
  • 简介:目的评价丙戊酸和莫三嗪单药治疗儿童失神癫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和视频脑电图(过度换气诱发实验阳性)确诊儿童失神癫癎,将患者进行随机开放对照分组研究。分别给予丙戊酸和莫三嗪单药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发作控制情况,脑电图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有48例入组,45例患者完成观察,其中丙戊酸治疗组23例,莫三嗪治疗组22例。丙戊酸组在服药12月时有17例实现无发作,其中15例脑电图无癎样放电。莫三嗪组在服药12个月时12例无发作(P〉0.05),其中6例脑电图无癎样放电(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和莫三嗪均为治疗儿童癫癎的安全有效药物;丙戊酸控制癎样放电可能优于莫三嗪。

  • 标签: 丙戊酸 拉莫三嗪 失神癫癎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匹多莫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口服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免疫功能的改善和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哮喘 匹多莫德 免疫功能 儿童
  • 简介:目的评定溴化异丙品(爱喘乐)联合肝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雾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品和肝素雾化吸入.结果雾化治疗组治愈率92%(46/5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4.6%(31/4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溴化异丙品和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规综合疗法外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溴化异丙托品 肝素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复方异丙溴铵溶液1.25mL加生理盐水2mL,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15min,疗程5~7d。对照组子氨茶碱2~3mg/(kg·d)加生理盐水2mL,所用雾化器、每日用法、疗程均同观察组,对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x^2=0.695.P=0.031)、总有效率(X^2=5.207,P=0.02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异丙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比使用氨茶碱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应用 氨茶碱/治疗应用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药物疗法 婴儿
  • 简介: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其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加的气道慢性炎症,抗炎、解痉、对症治疗为控制哮喘的基本方法。有报道,在中、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基础上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比单纯提高ICS剂量能更好地控制哮喘。但由于同时使用两种吸入剂和两个吸入装置,往往易使患儿混淆用药,依从性下降。因此ICS联合LABA的复方制剂合装于一个装置成为必要。

  • 标签: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 儿童哮喘 对症治疗 布地奈德 安全性 有效性
  • 作者: 彭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吸入布地奈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85±0.70)d、紫绀消失时间为(0.44±0.07)d、气促消失时间为(4.21±0.27)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需时间要更短一些(p<0.05)。从治疗有效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97.14%,和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要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应用吸入布地奈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以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并观察布地奈(BUD)对上述两种物质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应用鸡卵清蛋白(OVA)激发试验建立哮喘小鼠模型,BUD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应用生理盐水溶解的BUD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OVA溶液。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L-13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气道病理学改变较正常组和BUD组明显,而BUD组气道病理学变化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和BUD组IL-13水平、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哮喘组IL-13水平、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均高于BU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TAT6和ORMDL3mRNA在哮喘组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6,P=0.032)。结论STAT6和ORMDL3可能参与了小鼠气道重塑过程,BUD可能通过下调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改善气道重塑。

  • 标签: 哮喘 STAT6 ORMDL3 气道重塑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