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孙健升教授,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商务管理研究会理事,智慧谷企业家学习俱乐部副主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级培训课程特聘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首讲《阳光心态十二讲》专家。《癌症康复》杂志连续刊登了孙健升教授撰写《阳光心态灿烂人生》一书的部分内容,深受读者喜爱。孙教授向编辑部表示,他愿意无偿给《癌症康复》杂志供稿,借助这一平台为癌症患者的康复多尽一份力。在此,我们代表广大读者向孙教授表示深深地感谢!,

  • 标签: 阳光心态 人生 和谐 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 癌症康复
  • 简介:康复医学的诞生骨科密切相关。骨科的英文单词Orthopedics就是治疗19世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手术康复两位专家智慧的结合,由矫形(ortho-)和儿童(pedics)而构成。国际上骨科学的发展康复医学的发展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骨科发展迅速,康复医学紧随其后。我们都怀有骨科康复之梦,解析面,临的挑战和希望,推进学科共同发展。

  • 标签: 康复医学 骨科学 中国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临床 关节
  • 简介:尺骨撞击综合征(ulnarimpactionsyndrome,UIS)是尺侧腕关节疼痛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种退行性变,是由于过多应力持续作用于尺腕关节面上,造成一系列病理及临床改变.其病因包括:(1)尺骨正向变异:尺骨远端关节面桡骨乙状切迹的关系,若超过为尺骨正向变异,相等为可疑正向,短于为负向;(2)三角纤维软骨板(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发育薄弱;(3)TFCC的变性;(4)慢性劳损,尺腕关节长期撞击.治疗手段可以是保守,也可以是手术.目前的手术方法有:Wafer术式,尺骨短缩截骨,腕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切除,Sauve-Kapandji术式和Darrach术式.现重点介绍尺骨撞击综合征在生物力学、诊断及手术治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尺骨撞击综合征 手术治疗 诊断 三角纤维软骨板 腕关节面 TFCC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细胞瘤(KHE)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6个月至33岁,平均4.6岁(55个月),1例为33岁成年人,余4例均为婴幼儿。本组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凝血系统异常。5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局部肿物扩大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肿瘤表现为多结节状侵袭性生长,细胞呈血管内皮细胞样,可见密集分布的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局灶增生呈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病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蛋白,第VIII因子等血管标记阳性,SMA灶性阳性,1例局灶性表达CK。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剩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手部单纯KHE的病例,单纯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肉瘤 卡波西 肿瘤 软组织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多孔钽是一种类似于松质骨的低弹性模量金属,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脊柱外科、骨移植替代物、关节融合)。它的十二面体多孔结构是通过碳气相沉积/渗透技术将纯钽浇筑到碳晶体支架上获得的。这个过渡金属拥有着一些有趣的生物材料性能,包括人们熟知的高容积孔隙率(70%~80%),良好的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等,还具有很好的骨和纤维的生长特性,能够允许骨软组织快速和大量的附着。钽软骨复合材料在体外实验早期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为未来的关节表面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现就多孔钽近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在关节融合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孔结构 关节融合 生物学活性 膝关节置换术 骨移植替代物
  • 简介:妊娠期乳腺癌定义为妊娠期间或产后一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其诊治更加强调多学科合作及个体化治疗。手术可以在妊娠的任何时间进行,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在妊娠3个月后至35周前实施,生物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常被视为孕妇禁忌,放疗可安排在分娩后。由于妇女生育年龄的延迟,妊娠和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妊娠期的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确诊乳腺癌时可能尚未婚育。因此,对于上述女性而言,她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难题;更重要的是生育能力的保持及再次妊娠所面对的问题。

  • 标签: 乳腺癌 妊娠 治疗 诊断 预后 生育能力
  • 简介:miR-100既可表现出致癌基因的作用,又可表现出抑癌基因的作用,其不仅在多种肿瘤(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肺癌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可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miR-100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及预测预后的新分子标记。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miR-100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miR-100 肿瘤 致癌基因 抑癌基因 靶基因
  • 简介:研究肺癌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成为迫切的需要。近年研究显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SiO2)可能参与细胞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反应、肺的纤维化等机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纳米SiO2肺癌的关系对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癌 纳米SIO2 炎症 氧化反应 肺纤维化 遗传毒性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cor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SCII)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脊柱外科发生的6例SCII临床资料,年龄56~78(63±3.5)岁,6例均于术后2h内出现SCII,收集资料并对病史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客观分析。结果6例脊髓减压术后1~2h脊髓功能呈进行性丧失,发生SCII后立即给予大剂量甲泼尼松龙、脱水、营养神经类药物使用后脊髓功能逐渐恢复,术后14~24天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好发于中老年颈胸段,损伤程度可能与脊髓生理解剖特点、脊髓压迫程度、范围、时间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相关。其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缺一不可。SCII发生后甲泼尼松龙的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疾病特征 治疗
  • 简介: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人类脑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患者预后差。近年来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GBM的理解也从病理学诊断逐步转向分子病理机制,基于肿瘤遗传学特征标记的分子分型相继产生。目前国际上根据GBM基因表达及改变的差异,将其分为经典型、神经元型、前神经元型、间质型四种分子亚型。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类胶质母细胞瘤这四种亚型的分子特征,重点关注经典型GBM中EGFR、PTEN、P13K、CDKN2A四种特征性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对相关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GBM 分子分型 分子靶向治疗 经典型GBM 基因变异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RNA,在转录后会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目前研究证明,miRNA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直接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形成发展。论文就miRNA表达异常膀胱癌的关系,膀胱癌的靶向治疗现状,膀胱癌中具有抑癌基因作用及癌基因作用的miRNA研究现状等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MIRNA 膀胱癌 靶向治疗 异常表达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治疗得到较快发展,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复发率仍然较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被认为HCC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密切,可能参与第二次致癌过程。目前抗病毒治疗在HCC的治疗中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筛选卵巢癌实验诊断比较适合的肿瘤标志,进一步探究其临界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CA724、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epididymisprotein4,HE4)等项目的浓度,并以文献报道的方法计算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iskofovarianmalignancyalgorithm,ROMA);以SPSS软件分析研究对象肿瘤标志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它们的诊断指数(灵敏度+特异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试确定各肿瘤标志的最佳临界值。结果三组的肿瘤标志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ROMA的诊断能力最佳(诊断指数1.94,灵敏度0.94、特异性1.00),其它依次是HE4(诊断指数1.86,灵敏度0.89、特异性0.97)、CA125(诊断指数1.75,灵敏度0.83、特异性0.91);依据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诊断卵巢癌能力大小的肿瘤标志(或项目)分别是:ROMA、HE4、CA125、CA153、CA724。结论诊断卵巢癌应优先考虑CA125、HE4和ROMA等项目,相应临界值可拟定为90.96U/ml、81.38pmol/l和37.22%。

  • 标签: 肿瘤标志 HE4 CA125 ROMA ROC
  • 简介:HPV作为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发现的HPV有120余种,研究证实不同型别HPV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有明显差别,因此明确HPV感染疾病的相互关系,对认识不同病毒致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HPV感染 不同型别 癌症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系统和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CIM+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以下简称Treg细胞)在体内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在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聚集和维持,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为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趋化因子。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趋化因子及受体(特别是趋化因子受体5)Treg细胞关系的研究讲行综沭。

  • 标签: 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免疫逃逸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mm,95%可信区间为(2.0±7.7)mm。误差在±10mm以内的40例,占75.5%,误差≤-10mm的4例,占7.5%,误差≥10mm的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6.7)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5.1)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8.0)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6.0)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的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的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 标签: 骨肿瘤 截骨术 截肢残端 截肢长度
  • 简介: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模式,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并筛选出2009年至2010年就诊的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采集临床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大小、Enneking分期、组织病理学分型、有无肺转移及术后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应用PCR、RT-PCR及限制性内切酶(AluI)酶切等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的印迹状态,分析H19基因印迹丢失及其骨肉瘤各临床病理因素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H19基因印迹丢失率在骨肉瘤组织中为41.67%,瘤近旁组织中为16.67%,瘤远旁组织中为8.33%。Kappa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不同组织中H19基因印迹丢失的发生频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19基因的印迹丢失骨肉瘤患者Ennecking分期、肺转移灶的存在与否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大小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3)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19基因印迹丢失、肿瘤分期、病理学分类及转移灶的存在与否和骨肉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患者预后无关(P>0.05)。H19基因印迹丢失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对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新靶点。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骨肉瘤 预后 H19基因
  • 简介: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评价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传统换药对开放创面治疗的疗效。方法检索1993年1月至2013年12月,Cochranedatabas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且配合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英文检索关键词:“negativepressuredressing”,“negativepressuretherapy”,“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subatmosphericpressuredressing”,“subatmosphericpressuretherapy”,“suctiondressing”,“topicalnegativepressure”,“VAC”,“vacuumassistedclosure”and“vacuumtherapy”,“vacuumsealing”,“foamsuctiondressing”,“topicalnegativepressure”and“suctiontherapy”。中文检索关键词:“VSD”,“VAC”,“负压封闭引流”。纳入应用NPWT传统换药治疗开放创面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Rva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初检文献12214篇,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8个研究(845例)。7个研究以慢性创面愈合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P=0.008。P<0.05,提示NPWT组愈合时间短于传统换药组;5个研究以急性创面经治疗后可以关闭创面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P=0.00001。P<0.05,提示急性创面经治疗后NPWT组可早于传统换药组关闭创面;6个研究以创面大小的改变率为观察指标,结果P=0.04。P<0.05,提示NPWT组创面缩小快于传统换药组。结论NPWT治疗较传统换药在治疗开放创面存在优势,可缩短急慢性创面闭合时间及加快缩小创面。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创伤和损伤 META分析
  • 简介:垂体腺瘤是人体常见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总体的10%~20%。虽然从大体外观到解剖部位.此类肿瘤相对单一.但其引发的临床后遗症却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药物、显微手术、内镜手术、放射外科和常规放疗都是治疗本病采用的手段。另外.一部分患者因无明显内分泌改变及相关临床症状可选择持续密切观察。对于术后残留或复发.

  • 标签: 垂体腺瘤 常规放疗 放射外科 治疗 颅内肿瘤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ocus超声刀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3~7cm,平均5cm;手术时间18~72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2~20ml,平均10ml;术后引流量20~85ml,平均35ml;全部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出院。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Focus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不仅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

  • 标签: FOCUS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