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胃癌组织表达及其胃癌转移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nexinⅡ51例胃癌组织24例癌旁组织表达,并统计AnnexinⅡ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用AnnexinⅡ特异性siRNA胃癌HGC-27细胞抑制AnnexinⅡ表达,应用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检测抑制AnnexinⅡ表达后对胃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影响。结果AnnexinⅡ蛋白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2.4%,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nnexinⅡ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HGC-27细胞转染AnnexinⅡsiRNA后,细胞AnnexinⅡ蛋白mR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抑制AnnexinⅡ表达后,胃癌HGC-27细胞黏附、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nexinⅡ胃癌组织中高表达,AnnexinⅡ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有关,并且AnnexinⅡ高表达可促进胃癌转移。因此,AnnexinⅡ可以作为抑制胃癌转移潜在靶点,开发靶向AnnexinⅡ药物可能成为治疗胃癌转移新方法。

  • 标签: 胃癌 AnnexinⅡ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miR-520a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癌及癌旁组织表达变化,并分析miR-520a结肠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0例结肠腺瘤组织55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miR-520a表达,分析结肠癌miR-520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miR-520a结肠癌组织表达明显低于结肠腺瘤,而结肠腺瘤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miR-520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520a结肠癌中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抑癌基因功能。

  • 标签: miR-520a 结肠癌 表达 意义
  • 简介:目的:检测信号分子JAK2/STAT3食管鳞癌组织样本表达,并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表达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食管癌组织及配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Fn14、p-JAK2p-STAT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Fn14与p-JAK2、p-STAT3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三者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胞浆,p-JAK2、p-STAT3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胞核。Fn14、p-JAK2、p-STAT3食管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61/118)、50.9%(60/118)、57.6%(68/118),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组织4.2%(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14、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Fn14与p-JAK2、p-STAT3食管鳞癌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及不同TNM分期中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Fn14、p-JAK2、p-STAT3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 14(Fn14) JAK2 STAT3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检测survivinSIRTlmRNA非小细胞肺癌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江苏省肿瘤医院42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survivinSIRT1mRNA表达,统计survivin与SIRT1相关性。观察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CC827后survivinSIRT1表达改变。结果85.7%(36/42)肿瘤组织survivin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61.9%(26/42)肿瘤组织SIRT1mRNA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33.3%(14/42)肿瘤组织SIRT1mRNA表达高于其癌旁组织。Survivin表达与SIRT1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吉非替尼增加HCC827细胞SIRT1表达,降低survivin表达水平,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Survivin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大部分SIRT1基因呈低表达状态。survivin与SIRT1表达呈负相关。细胞水平上,吉非替尼增加SIRT1表达从而降低survivin水平。提示两者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SURVIVIN SIRT1 实时定量PCR
  • 简介:目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表达差异,探讨Mfn2与肿瘤发生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标本各20例,另取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对Mfn2不同组织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P〈0.01).结论Mfn2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Mfn2与这3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三种恶性肿瘤转移及其预后参考指标.

  • 标签: 线粒体融合基因 MFN2 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DBC1结肠癌表达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DBC1150例结肠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表达,分析DBC1表达与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预后等临床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BC1结肠癌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1.3%vs24.7%,P<0.05)。DBC1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0)。DBC1表达与结肠癌总体生存时间、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DBC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P<0.000)。结论:DBC1结肠癌呈高表达,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指标,提示DBC1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DBC1 结肠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ROS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IHC)检测332例肺腺癌组织55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ROS1蛋白表达,分析ROS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结果ROS1蛋白肺腺癌组织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3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1蛋白阳性表达不同年龄。性别肺腺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史及TNM分期有关(P〈0.05),ROS1蛋白阳性组阴性组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发率分别为3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1蛋白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ROS1对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复发转移有一定影响,检测肺腺癌患者ROS1蛋白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肿瘤 ROS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表皮生长因子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RASSF4肺癌增殖侵袭能力。方法:向肺癌细胞系H40A54导人RASSF4cDNA质粒后,通过MTT、克隆形成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生长侵袭能力。结果:RASSF4能够通过下调MMP2、MMP9cyclinDl表达,抑制肺癌细胞侵袭、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RASSF4肺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发挥重要肿瘤抑制功能。

  • 标签: RASSF4 肺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rkheadboxprotein3,Foxp3)卵巢癌组织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癌组织芯片中45例癌组织及7例正常卵巢组织Foxp3表达。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Foxp3表达差异;卡方检验分析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Foxp3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结果Foxp3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Foxp3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Foxp3低表达者(H-score≤90)位生存时间(OS)为61.83个月,显著高于高表达者(H-score>90)25.03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术后未化疗(HR=6.603,95%CI:1.147~32.057)、FIGO分期较高(HR=3.861,95%CI:1.427~10.417)为预测卵巢癌不良预后独立因素。结论卵巢癌组织Foxp3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并可以作为卵巢癌预后判断参考指标。

  • 标签: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p3 卵巢癌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Dishevelled-1(Dvl1)、CyclinD1CD44v6蛋白儿童骨肉瘤组织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vl1、CyclinD1CD44v647例儿童骨肉瘤组织表达情况。分析3者表达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Dvl1、CyclinD1CD44v6儿童骨肉瘤组织表达率为76.60%(36/47)、72.34%(34/47)68.09%(32/47)。Dvl1表达与肿瘤直径(P=0.020)Ennecking分期(P=0.032)有关;CyclinD1CD44v6表达也分别与肿瘤直径(P=0.007,P=0.036)Ennecking分期(P=0.024,P=0.020)有关。Dvl1表达与CyclinD1(r=0.332,P=0.023)CD44v6表达(r=0.376,P=0.009)呈正相关。结论Dvl1、CyclinD1CD44v6儿童骨肉瘤呈高表达,其高表达能够促进儿童骨肉瘤恶性进展。

  • 标签: Dishevelled-1 CYCLIN D1 CD44V6 骨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DOG1胃肠道间质瘤(GIST)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3例GIST26例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检测DOG1表达,分析DOG1与GIST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73例GISTDOG1、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1.78%、94.52%91.78%,而在26例非GIST中阳性率为11.54%、3.85%23.08%,以上指标两组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00);DOG1检测GIST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80%、88.50%,而DOG1联合CD117检测GIST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60%84.60%,灵敏度最高;DOG1表达与GIST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同时DOG1表达与GIST预后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GIST诊断DOG1与CD117一样是敏感而特异指标,尤其是对CD117阴性GIST诊断,能够起很好补充作用,但不能作为评价GIST预后指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DOG1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喉癌患者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80例喉息肉患者(喉息肉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喉癌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因素.结果喉癌组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85.0%,明显高于喉息肉组(40.0%)(P〈0.001);喉癌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不同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血管癌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喉癌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血管癌栓是影响喉癌患者喉组织VEGF阳性表达因素.结论VEGF喉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血管癌栓密切相关.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喉癌 息肉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CD44胃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4例胃癌组织HIF-1αCD44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HIF-1α、CD44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102/184)、62.4%(116/184);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D44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44HIF-1α胃癌组织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HIF-1α阳性表达、CD44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为胃癌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HIF-1α、CD44胃癌组织表达呈正相关且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CD44 预后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宫颈癌患者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α-SMA及TIMP1TIMP2不同临床分期及预后患者中表达情况。以本院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随着宫颈癌患者临床分级增高α-SMA及TIMP1TIMP2表达逐步增强,且不同分级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相同临床分期患者,α-SMA及TIMP1TIMP2与患者预后有关。结论α-SMA及TIMP1TIMP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患者预后判断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宫颈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临床分期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基因CHFR食管癌、食管上皮内瘤变及正常食管组织蛋白表达,了解食管癌CHF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探讨其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食管癌标本92例以及相配对食管上皮内瘤变11例,另取正常食管组织27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2例食管癌及其对应食管上皮内瘤变、正常食管组织CHFR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判断免疫组化结果。结果食管癌组织CHF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1%(7/92),低于正常食管组织96.3%(26/27)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54.55%(6/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CHFR蛋白阳性表达率也低于正常食管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食管癌组织CH-FR蛋白表达阳性率33.33%(6/18)明显高于-低分化食管癌组织CHFR蛋白表达阳性率1.35%(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病理资料之间CHFR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中有丝分裂检查点基因CHFR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是频发、早期事件,可能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其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关系可能更为密切。

  • 标签: 食管癌 CHFR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ALK213例HCC组织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结果213例HCC无ALK基因重排阳性,28例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ALKgenecopynumbergain,ALK-CNG)现象。ALK-CNG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AJCC分期。Child-Pugh评分及复发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HCC患者预后相关(P=0.048),晚期患者ALK-CNG阳性组与阴性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变量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LK-CNG阳性是HCC患者独立预后预测指标(P=0.046)。结论HCC患者ALK基因重排阳性少见,但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且可能是影响HCC患者预后不良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荧光原位杂交法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Oct-4蛋白结直肠癌组织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本院101例结直肠癌组织Oct-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Oct-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Oct-4蛋白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41%(60/101),其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P=0.020)、肿瘤T分期(P=0.030)、N分期(P=0.001)、TNM分期(P〈0.001)Duke分期(P〈0.001)显著相关。Oct-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10%,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56.1%(P〈0.001)。Oct-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51.22%,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27.72%(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HR=0.433,95%CI:0.243~0.772,P=0.005)、TNM分期(HR=3.49,95%CI:2.352~5.181,P〈0.001)Oct-4阳性表达(HR=0.432,95%CI:0.248~0.754,P=0.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子。结论Oct-4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预测指标。

  • 标签: OCT-4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CPEB4蛋白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42例结直肠癌组织CPEB4蛋白表达状况。分析CPEB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CPEB4蛋白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34%(80/142),其表达与肿瘤直径(P=0.037)、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P=0.013)、淋巴结转移(P=0.011)、pTNM分期(P=0.001)Duke's分期(P〈0.001)等临床病理参数有显著相关性。CPEB4蛋白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阴性表达者差(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uke's分期(HR=3.216,95%CI2.21-4.68,P〈0.001)CPEB4表达(HR=6.264,95%CI3.048~12.875,P〈0.001)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PEB4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指标之一。

  • 标签: CPEB4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HOTAIR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91例NSCLC患者,取其经手术切除癌组织91例配对癌旁组织标本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标本HOTAIR水平,分析NSCLCHOTAI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CEA水平)关系,并分析不同HOTAIR水平预后情况。结果NSCLC组织HOTAIR相对表达量为6.271±0.884,高于癌旁组织1.027±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HOTAIR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异常均无关,而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Ⅱ+Ⅲ期、肿瘤大小〉3cm及有淋巴结转移者HOTAIR表达均高于对应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NSCLC患者位总生存期(OS)为36.4个月,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水平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有关,其中HOTAIR高表达位OS为27.8个月,低于低表达3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是影响NSCLC预后独立因素。结论HOTAIR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关,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 简介: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肝激酶基因B1(LKB1)不同子宫内膜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子宫内膜、3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NF-κB、COX-2、LKB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NF-κB、COX-2、LKB1子宫内膜癌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70.0%、35.0%,41.9%、64.5%、61.3%35.0%、51.7%、93.3%,NF-κB、LKB13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X-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NF-κB、COX-2、LKB1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LKB1蛋白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NF-κB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亦相关(P<0.05)。结论NF-κB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LKB1低表达,其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NF-&kappa B COX-2 LK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