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颅内肿瘤,既有肿瘤的性质,同时也有内分泌学特性。垂体腺瘤的危害主要有:垂体激素过量分泌,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脏器损害;肿瘤压迫使其它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低下:肿瘤压迫鞍区结构,导致相应功能严重障碍。其诊断治疗也应从以上三方面考虑。核磁共振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垂体腺瘤诊断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蝶入路优于经颅入路。本文从垂体腺瘤诊断治疗方面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予以概述: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垂体腺瘤诊断治疗的规范化,疗效的评价,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垂体腺瘤放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显微外科 诊断 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常用T1WI及T2WI,而DWI应用较少。本文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DW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及DWI表现。结果:7例MRI呈明显蜂窝状样改变,其中4例与侧脑室或胼胝体壁间见“丝条状”牵拉影.肿瘤实质在R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1例肿瘤呈实体性。7例行DWI检查,其实质均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ADC值为(0.830±t0)x10-3mm2/s,5例瘤内见血管影;4例同侧脑室明显扩大,3例双侧脑室扩大;MRIDWI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结果基本相同,MRI对肿瘤形态、肿瘤周围结构的显示较DWI清楚,但DW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更灵敏、更准确。结论:MRIDWI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 扩散 诊断
  • 简介:本组收集2002年9月~2011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CNC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2~55岁,中位年龄31-3岁。6例患者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入院。

  • 标签: 神经肿瘤 收集 CNC 颅高压症状
  • 简介:脑肿瘤手术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切除肿瘤的同时保存重要的脑功能区,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综合运用各种功能检查方法,可对脑肿瘤的形态、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以及相邻重要功能区进行评价.有助于手术医生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帮助临床医生观察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等。本文就fMRI、PETMSI在脑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功能磁共振 脑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源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的外科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80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肺癌56例,肺转移癌4例。其余20例为肺良性病变,其中结核球10例,肺炎性假瘤4例,肺曲菌球3例,肺错构瘤1例。支气管囊肿1例,肺动静脉瘘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诊断符合28例,符合率35%。结论肺孤立性结节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胸部X线对早期发现的作用明显;胸部CT检查是术前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胸腔镜辅助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部结节更显优势。

  • 标签: 肺孤立性结节 诊断 治疗
  • 简介: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据WHO统计,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 标签: 外科手术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 诊断外科手术
  • 简介: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美国2011年预计约44,030人被诊断为胰腺癌,约37,660人将死于胰腺癌,排名为美国男性及女性最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4位[1].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远处转移,加上无明显特异的症状体征,以及缺乏简单、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此确诊时多属晚期,预后极差,其5年生存率始终低于5%,40年来没有任何改善[2].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望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但是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无法通过手术根治切除.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手术相关死亡率已经降到低于5%.即使在最佳条件下,接受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19个月,5年生存率约为20%.大约30%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局部晚期,50%的胰腺癌患者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局部晚期晚期的胰腺癌治疗都属姑息性,当前的治疗条件下,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10个月、3~6个月[3].

  • 标签: 外科治疗 治疗进展 胰腺癌诊断
  • 简介:放射性脑脊髓病足肿瘤放疗后期较严重的损伤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放射性脑脊髓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并对分子生物学存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一阐述。

  • 标签: 放射性脑脊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报告了我院1982年至199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85例,对该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在于对该病的警惕性,因为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已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诸多手段。治疗应持积极慎重的态度;姑息性外引流时同时近端空肠造瘘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诊断 肝外胆管癌 外科治疗 外引流 姑息性 经病
  • 简介:背景与目的:大型复杂的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主要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wastingsyndrome,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the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为主,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原则相反,如果误诊常使病情恶化。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的有效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的低钠血症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7例低钠血症患者中,56例血钠血容量恢复,3~5d血钠纠正至正常,按24h尿钠检测结果补充钠,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均获得痊愈出院。其中SIADH误诊为CSWS23例。1例由于血钠纠正过快而死于广泛性脑肿胀。结论:鉴别脑性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是治疗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关键。血浆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对病情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低钠血症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鞍区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诊断率高于X线。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3例;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8例,其中6例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35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23例,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3例无法切除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死亡2例。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性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左半结肠切除及直肠癌切除后一期吻合也是安全的;预防性造瘘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诊断 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
  • 简介:第一部分诊疗指南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cancerlivermetastases)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难点之一。约15%~25%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另有15%.25%的病人将在行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治疗指南 结直肠癌病 诊断 LIVER 根治性切除
  • 简介:背景与目的: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治疗方法不一,疗效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探讨现代诊断标准的制定意义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例共95例,其中Ⅰ级29例,Ⅱ级36例,Ⅲ级30例,侵袭性腺瘤11例。除1例接受额下入路手术外,其余94例均接受经鼻蝶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手术组)62例,术前结合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手术+药物组)33例。采用目前国际标准方法来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全部病例中,手术全切除81例(85.3%),次全切除14例(14.7%),其中11例侵袭性腺瘤均为次全切除。IGF-1恢复至与性别年龄组相匹配正常范围者64例(67.4%)。除外侵袭性腺瘤,手术组全切除率为94.7%,IGF-1恢复正常者39例(68.4%),手术+药物治疗组的全切除率为100%,IGF-1恢复正常25例(92.6%)。结论:经鼻蝶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首选方法,术前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缓解术前高血糖、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IGF-1的水平,正常的IGF-1水平预示患者生存时间接近正常人群。制定实施国际统一的生长激素腺瘤诊断标准对于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生长激素 手术 生长抑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5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资料。结果:30例周围型肺内肿块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切除率100%,术后中位生存76.8个月,其中术后化疗者79.6个月。结论:周围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化疗与否,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能够反映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情况,探索病变内部的微细结构变化,因而逐渐被应用到乳腺癌的临床与科研中。小视野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这两种新的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价与预测、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小视野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肺重复癌影像诊断联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6例乳腺癌患者发现肺部病变,先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肺部病变性质,再选取病灶最佳活检靶点行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术,并分析穿刺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结果6例肺部病变影像学分析均考虑原发性肺癌。一次穿刺成功率100%。6例中穿刺明确诊断恶性病变5例,其中4例免疫组化标记符合肺原发性腺癌。结论乳腺肺重复癌影像学诊断联合肺部病变穿刺活检可以满足临床诊疗的要求。

  • 标签: 乳腺癌 肺癌 重复癌 影像诊断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误诊原因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以上腹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3.3%。其中术前确诊7例,均在胃镜下确诊。16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为56.3%。病理诊断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14例,T细胞性淋巴瘤3例。16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为93.4%。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辅助性化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外科治疗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B细胞性淋巴瘤 T细胞性淋巴瘤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近几年不少研究表明肿瘤-睾丸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免疫学标记,被运用于肺癌的诊断治疗。特别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肿瘤-睾丸基因在免疫疗法中的效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发现有许多新的作用。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肿瘤-睾丸基因被发现。该文对肿瘤-睾丸基因在肺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肿瘤-睾丸基因 肺癌 免疫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Mammotome对2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192例,乳腺癌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3例术中皮肤破损,5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d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感染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4例肿瘤残留。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具有手术微创、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AMMOTOME 微创 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