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五没食子酰基葡萄1,2,3,4,6-penta-0-galloyl-β-D-glucose,PGG)是一种多酚鞣酸类单体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与药理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细胞保护、抗糖尿病等。此外,在活体外展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其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促凋亡、防扩散、抑制血管生成、抗转移和抑制P一糖蛋白,还有一些组织器官特异性通路。本文主要介绍PGG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并讨论其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五没食子酰基葡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氨基葡萄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1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A组(单纯股四头肌锻炼)、B组(神经妥乐平结合股四头肌锻炼),C组(氨基葡萄结合股四头肌锻炼)、D组(氨基葡萄、神经妥乐平结合股四头肌锻炼),每组40例,疗程均为5周,定期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股四头肌锻炼。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与日常活动能力)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与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显著改善。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43.59%、66.67%、70.27%、87.88%。4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评分分别为:(65.23±11.31)、(64.77±12.12)、(65.16±12.11)、(63.89±11.57),治疗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76.22±15.81、82.09±18.52、85.65±17.63、92.09±18.13。对治疗后Lysholm评分进行方差分析,除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366),其余各组之间的Lyshol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神经妥乐平、氨基葡萄同时结合股四头肌锻炼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轻、中度髌骨软化症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髌骨 骨软化症 葡糖胺 神经妥乐平
  • 简介:葡萄的品种很多,鲜果酸甜可口,有些葡萄还可制成葡萄干,新疆的葡萄干世界闻名。葡萄酒不但是宴会上的佳品.而且有益心血管.当然多喝是绝对有害的.尤其驾驶机动车的司机在执行任务时,更是要远离酒精饮料。

  • 标签: 葡萄 驾驶机动车 酒精饮料 心血管 葡萄酒 葡萄干
  • 简介: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胆管癌术后合并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行胆管癌手术且合并术后腹腔感染的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胆管引流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及甲硝唑注射液并辅以其他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治疗,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免疫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ESR、CRP、PCT、TNF-α、内毒素水平,以及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ESR、CRP、PCT、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CD4~+水平及临床症状(发热、乏力、腹痛)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联合甲硝唑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胆管癌术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抗感染效果,并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胆管癌 术后 腹腔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受体介导的放射性同位素靶向治疗对多处转移的胰升素瘤的疗效。方法讨论1例41岁女性胰升素瘤患者术后化疗后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经^90Y—DOTA-奥曲肽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血清胰升素水平基本稳定而腹部CT显示肝转移病灶略有缩小。结论^90Y—DOTA-奥曲肽治疗恶性胰升素瘤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胰升糖素瘤 ^90Y—DOTA-奥曲肽 生长抑素受体
  • 简介:目的评价40岁以上葡萄胎(HM)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6年问收治的40岁以上HM24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年龄41-55岁,平均(47±4)岁。β-HCG水平为(2.2-98.9)×104mIU/ml,平均(30.7±32.2)×105mIU/ml。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清官术,完全性葡萄胎15例,部分性葡萄胎9例,其中14例(58.3%)在清官术前1-3天即开始了化疗,8例在清宫术后开始化疗。19例进行了子宫切除术,其中术前β-HCG水平降至正常者4例,术前仍异常者15例,8例病理检查有阳性发现,11例无阳性发现。发生恶变者11例。对于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本病的恶变与清宫前是否行化疗(P<0.05)、子宫切除术前β-HCG水平是否正常(P<0.01)以及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是否有阳性发现(P<0.05)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40岁以上HM患者的恶变率高,早期诊断及清宫前即开始化疗,可以明显降低恶变率,改善疾病的预后。

  • 标签: 葡萄胎 滋养细胞肿瘤 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的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CT4蛋白的表达。结果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的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MCT4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胃癌 MCT4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腺瘤术后常并发电解质紊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血浆心房利多肽(ANP)、醛固酮(ALD)在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ANP、ALD的水平。结果:垂体腺瘤患者术后ANP明显增高,术后第1、3天与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术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降至最低值。低钠血症组患者血浆ANP水平在术后第1、3、5天明显高于非低钠血症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血浆ALD水平在术后第1、3、5、7天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P、ALD是影响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组血浆ANP水平增加显著,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垂体腺瘤 低钠血症 心房利钠多肽 醛固酮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胃大部切除。病理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
  • 简介:患者女,52a。因左乳房无痛性肿块6mo入院。体查:双乳对称,无畸形,无乳头凹陷,无橘皮样外观,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限3处可扪及2cm×2.5cm大小的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表面结节感,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双腋(一)。彩色B超示:左乳占位性病变。诊断:①纤维瘤?②乳癌?乳腺肿瘤生物学标记物检测(Cal5-3+CEA)示正常。

  • 标签: 乳腺粘液癌 肿瘤 病例报告 乳腺胶样癌 病理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帕米脾酸二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方法:自1996年3月~11月,应用国产帕米肼酸二治疗了2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结果:全组23例患者共用药治疗29疗程,止痛有效率高达72.4%,活动能力改善率68.9%毒副反应少见。结论:国产帕米膦酸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治疗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癌疼痛 国产 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客观试验性的证据建议胸的overexpression癌症特定的肿瘤suppressor蛋白质1(BRCA1)基因提高敏感到docetaxel和抵抗到cisplatin和ribonucleotidereductaseM1(RRM1)基因overexpression提高抵抗到gemcitabine。为了进一步检验BRCA1和RRM1mRNA的效果,在先进非小的房间肺癌症(NSCLC)在结果上铺平,我们执行了测试了那设定的治疗将授与的假设的这非使随机化的阶段II临床的审判在noncustomized上的改进结果治疗。

  • 标签: MRNA水平 非小细胞肺癌 BRCA1 化疗 患者 晚期
  • 简介: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当前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相关研究迅速覆盖到胃癌。针对免疫检查点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正在广泛开展。本文对胃癌发生的免疫机制,PD-1/PD-L1表达,抗PD-1/PD-L1抗体早期临床研究及抗PD-1/PD-L1抗体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复习。

  • 标签: 免疫检验点 PD-1/PD-L1 胃癌
  • 简介:亨廷顿病(huntington’sdisease,HD)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一级亲属及一般人群,预示着HD患者体内应该存在某些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活性物质。近些年来亨廷顿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protein1,HAP1)因与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了HD的发病机制从而倍受关注,论文就HAP1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括阐述,以期为预测肿瘤发生发展提供一种功能性分子标志物。

  • 标签: 亨廷顿蛋白 亨廷顿相关蛋白1 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
  • 简介: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ost-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ofp21WAF1/CIP1byp53.Methods:TheMDA-MB-468cellshaveendogenousmutantp53andtheMCF7cellslineshavewtp53.Recombinantp53expressionandp21WAF1/CIP1inductionweredetectedbyWesternblotanalysis.Northernblotanalysiswascarriedouttoexaminewhetherchangesinp21WAF1/CIP1proteinlevelsinMCF7cellstreatedwithAdCMVp53arereflectedatthemRNAlevel.FlowcytometricanalysisofMCF7cellsfollowingoverexpressionofrecombination.Results:Theratioofp53:p21WAF1/CIP1wasbelow1attheearlystagesofAdCMVp53infection,butincreasedto1.6byday3andto9.7byday5post-infection.Asexpected,p21WAF1/CIP1expressionwasnotdetectableinMDA-MB-468cellsdespitethepresenceofhighlevelsofmutantp53protein.TheG1/SratiosinuntreatedcontrolsandAdCMVβgalinfectedMCF7cellswere1.10and1.35,respectively.ByNorthernblotanalyzingthep21WAF1/CIP1:GAPDHratiosatdifferenttimepointsagainsttheratioattimepoint0,amaximum3-foldinductionofp21WAF1/CIP1mRNAexpressionrelativetountreatedcontrolwasobservedonday1post-infection.TheflowcytometricanalysisindicatedthatMCF7cellsinfectedwithAdCMVp53undergoG1arrestatbothtimepointsstudied,withG1/Sratiosrangingfrom5.54atday1to5.65atday7.TheG1/SratiosinuntreatedcontrolsandAdCMVβgalinfectedMCF7cellswere1.10and1.35,respectively.Conclusion:Thisstudydemonstratedthatp53couldregulatep21WAF1/CIP1geneexpressionatboththetranscriptionalandpost-transcriptionallevelsinMCF7cells.Thelattermechanismmaybeinvolvedinorberesponsiblefor,theinductionofcellcyclearrestbytranscription-defectivemutantsofp53.

  • 标签: P21WAF1/CIP1 MCF7 P53 posttranscriptional 规定 房间周期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