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两侧额叶、丘脑、小脑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川芎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按实验需要将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单纯缺血及川芎干预组;用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两侧额叶、丘脑、小脑MCAO后6h、24h、1w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同侧额叶、丘脑MCAO后6h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24h后明显增加,至1周阳性细胞减少(P<0.01),而对侧丘脑、额叶及两侧小脑未见明显细胞形态学改变;干预组同侧额叶、丘脑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川芎能增加MCAO后远隔部位的脑灌注,减轻远隔部位的脑功能障碍.

  • 标签: 川芎嗪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额叶 丘脑 小脑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5—7月对北京市20个社区的406名老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的健康状况较差,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服务为意外事件救助(98.0%);对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仅24.3%的老年考虑去社区医院就诊;影响老年社区就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就医经济压力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须加强;社区工作者应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优质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健康服务
  • 简介: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RhythmSleep-WakeDisorders,CRSWD)是由于昼夜时间维持与诱导系统变化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部环境不同步引起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导致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导致精神、躯体、社会、职业、教育或其他方面的功能损害。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非24h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和非特殊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紊乱。在老年群中,由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体积和细胞数量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减少、外界授时因子暴露减少等共同影响了昼夜节律系统并导致了老年群的睡眠紊乱,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和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时间疗法、光照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老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物节律 睡眠障碍 衰老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AI)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老年DAI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治疗36例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加以分析.结果患者于伤后3~24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恢复良好4例,轻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4例.结论老年DAI发病率高,昏迷时间长、伤情重、伤情复杂,合并伤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难度大,但通过积极合理治疗,是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的.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老年人 临床探讨 临床特点 老年患者 脑轴索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留守老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566名湖南农村留守老年进行调查。结果:湖南省农村留守老年睡眠质量总平均分为(7.50±3.81)分,睡眠质量差者占42.1%。女性、近2周患病、低生活能力为农村留守老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男性、子女返乡天数、高社会支持为农村留守老人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南省农村留守老年睡眠质量较差,受生理及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干预,以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农村卫生 留守老年人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老年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存组及死亡组中各种因素的构成比,确定其对预后的影响.统计方法使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生存30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轻中残9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3例,死亡率为58.9%.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TBI)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原发性昏迷时间等指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老年人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脑白质疏松(L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应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诊断的169例OSAHS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评估LA的发生率及其程度,探讨睡眠呼吸参数与LA程度的关系。结果169例0SAHS患者中无LA24例(14.20%);LA145例(85.80%),其中轻度LA27例(15.98%),中度LA65例(38.46%),重度LA53例(31.36%)。对不同程度LA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睡眠呼吸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年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SaO2〈90%时间及氧减指数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氧减指数与LA密切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氧减指数逐渐增大,LA发生率逐渐增加,程度逐步加重。对OSAHS患者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LA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取血管内治疗方法的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共32个动脉瘤,其中24个动脉瘤以弹簧圈单纯栓塞,5个宽颈动脉瘤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个小脑后下远端动脉瘤采取Onyx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2个动脉瘤未栓塞。结果栓塞动脉瘤30个,其中完全栓塞18个(60%),次全栓塞8个(26.7%),不全栓塞4个(13.3%)。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20例,4分(轻度残疾)4例,3分(重度残疾)1例,1分(死亡)2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是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老年人 栓塞
  • 简介:目的:随访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对1868例离退休军人、老干部进行前瞻性随访,通过家访式调查,随访期间每年接受体检情况,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及X线胸片等,随访时间为20年。结果1868例中,随访起点男性956例、女性912例,随访终点年龄73~102岁,平均年龄(79.1±5.4)岁。其中确诊OSAHS者32.0%(598/1868例),男性496(82.9%)例、女性102(17.1%)例;未患OSAHS者(对照组)1270例(68.0%)。随访终点OSAHS组高脂血症529(88.5%)例、对照组396例(31.2%),两组比较P<0.01。结论OSAHS患者发生高脂血症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提示OSAHS可能是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高脂血症 流行病学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老年睡眠监测指标与衰弱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衰弱指数量表调查结合标准多导睡眠监测情况。对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科住院体检的63~93岁(80.5)老人29名体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红蛋白、衰弱等级、REM潜伏期在80岁以下组及80岁以上(包括80岁)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与TOTAL氧减指数在不同程度的OSAHS组(AHI1-4.99正常,5~14.99轻度,15~29.99中度,30以上重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指数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衰弱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r=0.495),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473)、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626),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REM潜伏期呈正相关(r=0.381),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39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412),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指数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HI指数与TOTAL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964)、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533),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白蛋白呈正相关(r=0.449)、与白球比呈正相关(r=0.380)、与血糖呈正相关(r=0.416),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衰弱指数与年龄、REM潜伏期、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AHI指数与TOTAL氧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血糖之间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老年 衰弱指数 睡眠呼吸暂停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研究老年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D)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的生活质量。针对老年群体,阐述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以及属于客观范畴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收入、健康状况)对老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标签: 老年人群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脑卒中,又称中风,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两者发病率之比在欧美为80/20,在中国大陆为65/35。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有二:1、颈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占55%。2、心脏病的心脏手术,占40%。其它颅内、颅外病因不少,但总数不及5%。故脑缺血脑梗塞绝大多数(>95%)病在颅内而因在颅外颈部。心腔内形成的血栓,或颈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区形成的血栓,随血流经颈内动脉入颅.阻塞脑动脉的分支,从而引起脑梗塞。监控心脏病、预防心腔血栓形成,或早期发现颈部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则脑梗塞可以预防。通过无创、无痛、无害的颈部“B”型超声波简捷检测方法,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亚健康情况下,可以查出颈部颈动脉潜藏的颈内动脉斑块及附于其上的血栓,故目前脑卒中的预防已成为可能。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 B超检测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体检项目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各级养老机构老年对护理安全问题的认知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强化安全管理,改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16所不同级别的养老机构的1025位老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有98.5%的老年认为安全问题非常重要;认为人住养老机构后容易发生如跌倒(占21.1%)、皮肤压伤、走失等不安全问题;认为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主要与预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有关;同时调查还了解到只有26.4%的老年或照顾者了解如何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知识;有38.1%的被调查者否认获得过预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指导。结论:各级养老机构应从老年及其家属对安全方面的认知特点人手,充分了解影响医疗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满足老珲对预防安全问题的服务需求,从而保障老年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安全 认知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对社区中老年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对942名46~75岁广州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JNC-7的血压分类标准,比较正常血压(normotension,NT)、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re&#8209;-HT)和高血压(hypertension,HT)3亚组人群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以及平均IMT大小。结果Pre&#8209;-HT和HT均与高龄、男性、肥胖、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相关。Pre&#8209;-HT人群颈动脉各段及平均IMT均比NT人群明显增厚(P〈0.001)。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后,Pre&#8209;-HT人群平均IMT和颈总动脉IMT比NT人群明显增厚(P〈0.05),而颈动脉分叉部IMT和颈内动脉IMT增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82,0.133)。HT人群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及平均IMT均比NT、Pre&#8209;-HT人群明显增厚(P均〈0.05)。结论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中老年群已存在较明显的靶器官损害——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 标签: 高血压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 社区 中年人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心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拉莫三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组31例,碳酸锂组31例。分别口服拉莫三50~250mg/d,碳酸锂500-2000mg/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且拉莫三组优于碳酸锂组;两组CGI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于治疗4周末始,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治疗8周末,拉莫三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碳酸锂组(P〈0.05)。拉莫三组不良反应较碳酸锂组少而轻。结论拉莫三治疗双相抑郁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碳酸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对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丹参注射液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丹参可诱导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和Musashi1蛋白,后期则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和神经微丝M,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50%-60%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元的标志物。结论:骨髓组织中存在能分化为神经元的干细胞,丹参能够诱导这种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体细胞移植的另一个干细胞的来源。

  • 标签: 骨髓间充质细胞 分化 神经元 丹参
  • 简介:目的:探讨丙咪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差异,寻找更为可靠的缓解躯体症状的药物。方法:以HAMD为工具排除中重度抑郁症患者(HAMD>20分),将符合CCMD-3的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符合条件者共39例,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17例,分别给予相同的剂型的小剂量丙咪和阿米替林治疗,研究采用病人单盲法以消除心理作用的影响。结果:显效率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0.21,P<0.005),其中治疗组15例,占68.2%,对照组3例,占17.6%。结论:小剂量丙咪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明显僵于阿米替林,两药虽同属于三环类抗抑郁剂,但其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提出障碍与抑郁症的躯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小剂量 丙咪嗪 治疗 躯体化障碍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文拉法新与氯丙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新和氯丙咪两组,治疗6周.结果文拉法新组有效率88.6%,氯丙咪组有效率85.7%,二者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仿,但在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与氯丙咪相比,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文拉法新 氯丙咪嗪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氟桂利联合针刺与常规盐酸氟桂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insuf-ifciency,VBI)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VBI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38例)、观察组(37例),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针刺治疗,选取双侧风池、'供血'穴、中渚及合谷、太冲,每日针刺1次,9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两组均治疗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优于对照组81.1%(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联合针刺治疗VBI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治疗.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针刺疗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