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枕穿刺和前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脑室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枕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可以更加早期清除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其疗效优于前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

  • 标签: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侧脑室三区脑膜瘤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5年8月手术治疗侧脑室三区脑膜瘤47例,采用经皮层入路25例、经脑沟入路22例。结果47例肿瘤按SimpsonⅠ级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经脑沟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经皮层入路(60.%;P〈0.05)。47例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为6个月。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复查CT、MRI未见肿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12例(54.5%),4分7例,3分2例,2分1例;经皮层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2例(8.0%),4分4例,3分8例,2分11例;两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区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术中辅助超声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也较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肿瘤较大、颅内压明显增高的患者,采用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脑膜瘤 侧脑室三角区 显微手术 经皮层入路 经脑沟入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非典型桥小脑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桥小脑区非听神经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及颈静脉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括4例孤立性纤维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黑色素瘤、4例室管膜瘤及1例脑脓肿。除黑色素瘤及室管膜瘤外,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征性,术前常误诊为听神经瘤或脑膜瘤。除外1例孤立性纤维瘤行次全切除及1例脑脓肿病例行大部分脓肿壁切除,余病例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月,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及病变复发。结论桥小脑区疾病展现多样性的病理特征,熟悉该区疾病组成,可减少术前误诊率。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占位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桥小脑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等。小脑上动脉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小脑下前动脉常呈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结论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血管神经复合体 解剖
  • 简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自2003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学员从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近几年的200多人,教学内容及形式受到学员的好评。2012年我们将于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结束后,继续举办为期4天的失语症、吞咽困难培训班,

  • 标签: 吞咽困难 言语障碍 培训班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教学内容
  • 简介:2012年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吴以岭、陈灏珠、杨胜利、陈可冀、陈凯先、高润霖、张运、郝希山、张伯礼、于金明等10位院士及来自美国、英国等学者近2000人参会。

  • 标签: 络病学 国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目的探讨大型及巨大型桥脑小脑(CPA)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操作要点及术后治疗.方法对25例大型及巨大型CPA脑膜瘤采用扩大枕下入路实施手术,行肿瘤全切18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7例.结果24例存活,死亡1例.经7月到6年随访,显示症状明显改善17例,保持术前状态3例,颅神经损害加重4例.肿瘤复发3例.结论经病变侧扩大枕下入路,改进操作方式及加强术后治疗,能比较理想地切除肿瘤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桥脑小脑角 脑膜瘤 显微手术 临床征象 病理类型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经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区病变的微创手术技术.方法采用乳突后发际内皮肤切口4~5cm,在枕部作骨窗开颅2.5cm×2cm,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病变15例.结果15例桥小脑病变中,听神经瘤8例(6例为巨大听神经瘤),桥小脑脑膜瘤5例,均获全切除,神经功能保存完好;2例小脑前下动脉瘤准确夹闭瘤颈.结论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适合切除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及血管性病变.

  • 标签: 显微手术 锁孔 桥小脑角区 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总结外生型突入桥小脑区胶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外生型突入桥小脑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5例病理结果均为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3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Ⅳ级)2例。术后生存时间为2~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结论突入桥小脑区胶质瘤术前定性诊断困难,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正确的术前定性诊断;预后较颅内其他部位胶质瘤差,可能与后组颅神经并发症有关。

  • 标签: 胶质瘤 桥小脑角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桥小脑区脑膜瘤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桥小脑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判断分为内听孔前型31例,内听孔后型17例,大型联合型28例。73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使用颞下入路,1例使用翼点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随访1~10年,术后新增神经症状15例,其余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复查头颅MRI,复发3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扩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满足绝大多数桥小脑区脑膜瘤切除的需要;颅神经、岩静脉及重要动脉的保护和处理在桥小脑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膜瘤 桥小脑角区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例1:女,56岁,因右侧面部反复发作性、阵发性针刺样疼痛18年、加重10d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见右侧半上、下唇痛温觉减退。颅脑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见双侧桥脑小脑区见长T2异常信号,DWI呈略等信号,病变延伸至桥前池以及右侧环池,考虑胆脂瘤可能。

  • 标签: 胆脂瘤 桥小脑角区 双侧 一期手术
  • 简介:锁孔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微创理念,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8年11月7~10日在美丽的古城苏州举办第届国家级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08-04-04-018),形式包括:讲座、手术录像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届时将邀请国内

  • 标签: 学习班通知 微创技术 技术学习班
  • 简介: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主办的第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OrientalConferenceofInterventionalNeururadioloty,OCIN),将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长海医院举行。

  • 标签: 东方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大会 会议通知
  • 简介: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病,多发生于扁桃体、唾液腺、胸腺等.而颅内桥脑小脑(cerebellarpontineangle,CPA)淋巴上皮瘤样癌国内外尚未见报告,尤其合并外耳道胆脂瘤者更属罕见.本文首次报告1例合并外耳道胆脂瘤的桥脑小脑淋巴上皮瘤样癌.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小脑桥脑角
  • 简介:亚洲神经肿瘤协会(AsianSocietyforNeuro—oncology,ASNO)和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届亚洲神经肿瘤会议(8thASNOMeeting)、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届学术会议、第五届韩一中神经肿瘤会议(5thKorea—ChinaNeuro—oncologyMeeting)定于2011年5月26日-29日在苏州凯宾斯基大酒店举行。

  • 标签: 中国抗癌协会 专业委员会 神经肿瘤 会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