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专业特色为神经学科,在医药分开试点工作,神经内科作为重点科室,以“中国第一死亡原因”脑血管病为试点,探讨科学规范施治、施教举措。

  • 标签: 医药分开 健康教育 卒中
  • 简介:随着神经科系统各科室同国外交流学习日益密切,各学科发展随之细化,亚专业出现成为必然,每个临床科室可以分成两个甚至多个专业组,在这种临床科室发展扩大化和细分化背景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值得临床教师思考,而合理培养模式应是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

  • 标签: 神经科 临床 研究生
  • 简介:统计研究设计包括调查设计、试验设计和临床试验设计三大类。各类设计中最主要内容几乎都包含在试验设计之中,其要点概括起来就是“三要素、四原则和设计类型”。在进行具体试验之前,先对与所要研究问题有关各个重要方面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调查,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试验方案。

  • 标签: 设计类型 试验设计 试验方案 调查
  • 简介: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既定项目的教学法,在脑血管和脑神经解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的设计、布置、汇报和评价来达到知识点传授目的。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脑血管和脑神经解剖教学效果。

  • 标签: 项目教学 解剖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术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形状将其分为规则组77例,不规则组25例,比较两组病人发生术动脉瘤破裂差异。结果本组发生术动脉瘤破裂5例(3.81%),其中动脉瘤形状规则组发生1例,不规则组发生4例,两组术动脉瘤破裂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存在一定动脉瘤破裂发生率,而动脉瘤形状与术动脉瘤破裂事件密切相关,形状不规则动脉瘤更易发生术破裂。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鞍区病变术后低钠血症类型、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5例鞍区病变术后低钠血症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确立诊断,总结有效治疗方法。结果33例低钠血症患者经过3~10d治疗血钠恢复正常,并维持正常血钠水平,痊愈出院;2例由于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正确鉴别脑性耗盐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是治疗鞍区病变术后低钠血症关键。试验性补液治疗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鞍区病变 低钠血症 脑性盐耗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颞叶新皮质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颞叶新皮质癫痫行神经电生理、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定位,术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描记,联合采用不同术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按谭启富标准分类: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0例。病理报告:胶质增生23例;微小血管畸形5例;灰质异位1例,无异常发现7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结论联合采取不同术式,如:行海马及杏仁核部分切除,对颞叶新皮质癫痫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叶新皮质癫痫 外科治疗 病灶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脊索样形态特征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2例脊索瘤、6例脊索样脑膜瘤及2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及骶尾部;镜下肿瘤组织呈分叶状结构,瘤细胞以条索状、簇状或单细胞结构漂浮在淡蓝色粘液样基质,胞浆内可见空泡,瘤内可见液滴样细胞;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及S-100表达阳性。脊索样脑膜瘤好发于幕上,与脑膜关系密切;组织学大部分类似于脊索瘤,但可找到典型脑膜瘤结构;瘤细胞EMA、和波形蛋白(Vim)表达阳性,CK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阴性。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几乎只发生于第三脑室和下丘脑,组织学特点为条索状或簇状排列上皮样细胞漂浮于粘液样基质,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胶质细胞增生;肿瘤细胞GFAP、Vim和CD34表达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脊索样”改变是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及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共同组织学特征,但三者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发病部位又各有特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需对临床、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 标签: 脊索瘤 脊索样脑膜瘤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论文写作前言主要概述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些研究还说明该研究开始具体时间。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不应涉及本研究数据或结论,不应与摘要雷同。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XX水平”或“填补XX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论著文稿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 标签: 医学论文写作 自我评价 国内外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治和预后,提升对该病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8例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全切,9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随访到12例,随访11~131个月(平均57个月),有9例术后行普通放疗,有5例死亡,其中2例发生转移,其余7例存活目前生活自理。5年存活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7.5%,37.5%。结论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为恶性肿瘤,手术应尽量全切,术后建议行放疗。鉴于其易复发和转移,经积极治疗患者术后仍应定期复查。

  • 标签: 椎管内 血管外皮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及并发脑中心疝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CT影像学变化,及时双侧开颅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脑中心疝
  • 简介:手术操作对神经系统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过程,在正常与不可逆损伤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区域。而在此区域内,神经系统功能变化通常都是可以监测。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损伤神经系统操作或采取一定补救措施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基于这种认识与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不断发展,术神经监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 手术中 脊髓 神经外科患者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基线情况与其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以静脉溶栓后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减少≥4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有效,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吸烟,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平均动脉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药物类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溶栓早期治疗效果有关因素。结果静脉溶栓早期有效率为40.8%(29/71)。有效组在3h内接受溶栓患者比率高于无效组(55.2%vs21.4%,P=0.003),而心房颤动比率低于无效组(6.9%vs26.2%,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3h)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独立相关(OR=0.161,95%CI:0.148—0.533,P=0.003),而心房颤动则是其危险因素(OR=8.666,95%CI:1.482~50.688,P=0.01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与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及是否伴心房颤动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早期疗效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多发囊性动脉瘤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35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实施治疗方案分手术、介入、手术加介入三组。术前患者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动脉瘤数量、部位、侧别、大小、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术后评估则以出院时GOS术后评分为准。单因素分析术前各因素、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影响,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治疗效果与术前各因素、治疗方案关系。结果按GOS术后评分良好(4-5分)24例,差(1-2)11例。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统计学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与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30,参考相关文献)。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有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是影响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关键因素,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颅内多发囊性动脉瘤疗效关键。

  • 标签: 颅内多发动脉瘤 预后 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垂体腺瘤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垂体腺瘤(其中侵袭性17例,非侵袭性13例)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OPN、MMP-9及MVD表达。结果垂体腺瘤侵袭组OPN、MMP-9及MVD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5);OPN、MMP-9及MVD在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互为正相关(P〈0.01)。结论垂体腺瘤侵袭性可能与其上调表达OPN、MMP-9及MVD有关。

  • 标签: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血管密度 垂体腺瘤 侵袭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损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伤组、高压氧治疗组,各组再分为伤后1d、3d、7d、14d和21d五亚组(n=6);按改良Feeney法制作重型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大鼠受伤脑组织巢蛋白表达。结果外伤后大鼠伤侧脑皮层巢蛋白表达水平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伤后14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受伤脑组织巢蛋白表达水平高压氧治疗各亚组均明显高于外伤各相应亚组(P〈0.01),而外伤各亚组又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上调脑组织巢蛋白表达可能与其对受伤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关。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 巢蛋白 神经保护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临床常见疾病,有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手术治疗已成共识,多可获得痊愈,但仍然有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易转化为顽同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复发,致使患首需反复、多次手术。我科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改用“Ommaya囊植入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 标签: OMMAYA囊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动静脉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动静脉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59例患者(动脉溶栓27例,静脉溶栓32例)临床资料。采用Mori分级评价血管再通程度,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程度达MoilIV级14例,Ⅱ~Ⅲ级6例,0~I级者5例,2例出现脑出血。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程度达MoriIV级者6例,Ⅱ-Ⅲ级者9例,0-I级者16例,1例出现脑出血。溶栓治疗90d后按GOS评价预后,动脉溶栓组恢复良好者12例(44.4%,12/27),中度残障、重度残障及死亡者15例;静脉溶栓组恢复良好者6例(18.7%,6/32)中度残障、重度残障及死亡者26例。两组之间血管再通(包括MoriⅡ~IV级)率[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分别为74.2%(20/27)和46.9%(15/32)1及恢复良好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更有利于完全闭塞大脑中动脉再通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栓塞 动静脉溶栓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