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概括性介绍了“单纯禁止性交教育”和“综合性性教育”争论的历史、二者的异同及争论的焦点.

  • 标签: 性教育 教育现状 学校 美国
  • 简介:作者从分析美国关于学校教育的争论出发,对比中美异同,阐述了对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些看法。例如:如何平衡政府行政主导、学术团体科研指导、学校教学和社会民众的适应;什么是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作用;全国性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争论公平公开化意义等等。

  • 标签: 性教育 单纯禁止性交的教育 综合性性教育 学校 美国 教学大纲
  • 简介: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011年“微创神经外科新进展”国家继续教育习班将于2011年5月14日在南京举行。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微创神经外科 学习班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脑功能性疾病 脑血管病
  • 简介:目的分析成人烟雾病(MMD)确诊时间的影响因素,为MM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首次确诊的65例成人MMD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确诊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65例患者中早期确诊患者41例(63.1%),晚期确诊24例(36.9%).早期确诊组患者首诊于三级医院、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较高、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患者比例均高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确诊时间与首发症状、首诊医院等级有关,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首诊医院级别为三级的患者其确诊时间较短.结论MMD患者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首诊医院级别为三级的患者其确诊时间较短.

  • 标签: 烟雾病 诊断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颢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颢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 标签: 成人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锁孔入路 微创神经外科
  • 简介:锁孔手术以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节省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为进一步推广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技术,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9年1O月30日至11月02日在苏州市举办第九届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习班(编号:2009—04—04—040),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锁孔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微创理念,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国家级继续教育习班将于2013年08月23日至25日在内蒙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形式包括:专题讲座、手术录像讲解、病例讨论及手术演示等。欢迎神经外科同仁参会交流,共同提高。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神经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学习班 锁孔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培训中心,现定于2008年4月18日~4月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二十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班[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技术继教学习班,项目编号:2008-04-04-023(国)],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分10分,现通知如下:

  • 标签: 全国技术推广 全国继续教育 学习班全国
  • 简介: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是以护理专家为主,依据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编制的我国第一部有关急性心力衰竭(AHF)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该指南从筛查分诊、程度识别、治疗监测、患者教育、出院随访等方面入手,系统地阐述了AHF的护理管理规范,并以推荐意见、流程表等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该指南将为AHF临床护理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意见。本文对其编制过程及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推动我国AHF护理实践的进步。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实践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初次诊断烟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39.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3.6岁,女性为41.5岁,不同性别患者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间临床表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患者比例1:2.38,发病频数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81,P=0.034);患者起病形式为缺血性卒中表现者占59.25%;本组中3例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1.11%;40.74%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本组成人烟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受累血管可以合并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 标签: 成人 烟雾病 回顾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成人大专生的个性特征。方法:整群随机抽取500名入学新生,采用16PF进行研究。结果:医学成人大专生与常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分别比较,个性特征均存在显著性差别。结论: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医学成人大专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辅导工作。

  • 标签: 医学 成人大专生 人格特征 个性特征 心理辅导
  • 简介:患者女性,20岁。主诉左侧下肢麻木、腰背部间断性疼痛6个月,于2009年9月10日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麻木.腰背部疼痛,长时间坐位或身体屈曲时症状加重。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成年人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使用多导睡眠图来研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探索癫痫活动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的成人(年龄≥16岁)癫痫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的含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图,分别以性别、发作类型对癫痫组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男女性癫痫组、不同发作类型癫痫组的各项睡眠结构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的WASO(16.90±14.32VS53.95±60.08,P〈0.05)%、睡眠周期次数减少(3.65±1.40VS4.19±1.25,P〈0.05)。2)与女性癫痫患者比较,男性癫痫患者的BMI(24.04±2.86VS20.08±3.01,P〈0.05)、总觉醒时间(121.63±74.73VS77.26±59.47,P〈0.05)、WASO(19.43±15.12VS12.24±11.71,P〈0.05)%、AHI增加(15.25±20.09VS7.93±16.35,P〈0.05),睡眠效率下降(76.43±15.58VS84.98±11.84,P〈0.05),N3睡眠期比例减少(11.57±8.79VS16.04±6.76,P〈0.05)。3)与全面性起源癫痫患者比较,局灶性起源癫痫患者的年龄较大(49.93±21.94VS33.25±14.42,P〈0.05),夜间癫痫活动较多(76.2%VS33.3%,P〈0.05)。4)癫痫患者的夜间癫痫发作均发生N1、N2睡眠期;IEDs在N1、N2、N3、REM睡眠期的分布分别为37.0%、40.7%、14.8%、7.4%。结论:1)男性癫痫患者更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2)癫痫活动在NREM睡眠期较为活跃,而在REM睡眠期受到抑制。

  • 标签: 癫痫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癫痫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总结48例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对其中35例分别采用侧脑室前角入路、侧脑室后部和三角区人路、颞后皮质人路及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5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行外减压术,余7例拒绝手术。41例手术病人术后除1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外,40例行放疗,总剂量40~50Gy。结果35例选择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人中肿瘤全切25例(71.4%)。近全切7例(20.0%),大部分切除2例(5.7%),部分切除1例(2,8%)。肿瘤切除术后短期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0例(28.6%)。改善12例(34.3%),无变化10例(28.6%),恶化2例(5,7%),死亡1例(2.8%)。结论丘脑肿瘤以儿童及青年人发病为主。性别差异不明显,病程相对较长,多为恶性肿瘤,部分病例进展较快。临床表现以颅高压及丘脑局限性损害症状为主。丘脑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辅以必要的放疗和化疗。

  • 标签: 脑肿瘤 丘脑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成人皮质吞咽中枢的分布与特点.方法采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功能磁共振方法对6例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吞咽中枢的定位.在GE公司3.0T磁共振仪上,除常规T1、T2扫描外,患者行吞咽动作,获取BOLD信号变化.扫描时间共60秒,在第1、15、30、45秒时受试者分别完成一次空吞咽动作,吞咽时尽量减少唇、舌、头部的运动.采用SPM软件在Functoo14.0工作站上对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正常受试者吞咽动作的激活部位位于感觉运动皮质外侧、岛叶、扣带回前部、运动前区,眶额皮质、小脑.仅有岛叶的激活信号以左侧半球为著.结论正常成人的吞咽中枢位于多个脑区.自主吞咽动作的启动及调节需要多个脑区的激活.

  • 标签: 吞咽 皮质中枢 BOLD 功能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