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传统以学科为中心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模式,难以适应远程教育环境下护士在职学习能力提升需要。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遵循成人学习特点护士职业成长规律,借鉴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开发方法开展远程护理教育改革,建立了一套完整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并进行了网络教学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远程护理教育改革,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优势,探索形成了进阶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远程护理教育模式建立完善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

  • 标签: 典型工作任务 远程教育 护理教育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RCC)临床表现MRI特点,提高对病变认识.方法对连续收治8例垂体腺瘤伴发RCC患者临床表现、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力下降及垂体激素分泌紊乱症状;1例患者在体检中偶然发现.MRI表现有:①鞍区内存在两种病变,往往以肿瘤成分为主,伴发1个甚至多个RCC;②边界清晰,主体位于鞍内,可向鞍上生长;③垂体腺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腔T1WI主要呈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化;④部分囊腔内可见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囊内结节;⑤增强扫描,垂体腺瘤呈不同程度强化,囊壁多数不强化.结果随访4个月至7年,术后头痛、视力下降及内分泌紊乱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垂体腺瘤有残留需二期手术,1例于术后7年复发.结论垂体腺瘤伴发RCC患者,常缺乏RCC特异性表现;如MRI示鞍区病变为囊实性,且其主体位于鞍内、囊腔信号均匀、囊壁不强化,应考虑到垂体腺瘤伴发RCC可能性,若囊内存在结节,则具有诊断意义.经蝶手术为治疗首选,术后需定期随访.

  • 标签: 垂体腺瘤 RATHKE裂囊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本文对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护理专升本课程之一“护理专业问题研究”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内容、实施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总体性概述,分析了通过专业问题研究课程设计与网络实施过程中优势需要改进问题,期望能为护理科研教学设计及网络教育改革同道者提供一些借鉴启迪。

  • 标签: 网络教育 典型工作任务 护理研究 教学实践
  • 简介:目的:调查低年资ICU护士逆商及工作投入现状,分析逆商对其工作投入影响。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逆商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223名低年资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ICU护士逆商得分为(137.96±19.77)分,工作投入总得分为(56.95±5.06)分。低年资ICU护士用工性质、控制与忍耐对其工作投入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目前低年资ICU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开展挫折环境模拟实训、心理素养教育等手段,增强低年资护士逆商,以提升其工作投入水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低年资护士 逆商 工作投入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在遭受到持续进行性压迫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TrkB受体变化。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正常组,各25只;根据造模后取材时间,各组再分为1、7、14、21、28d5亚组,每亚组5只。胸11~12椎板硬脊膜之间置入缓膨材料(3mm×5mm,厚0.8mm)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评估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7、14、21、28d,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组(P〈0.05),而对照组正常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可观察到从脊髓受压开始,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中央管及前角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邻近灰质白质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而对照组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凋亡细胞。模型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呈强阳性,尤其是神经元部位,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且主要表达在运动类神经元中,随压迫进行,表达逐渐增强,至相对稳定;对照组正常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较少。结论大鼠脊髓在受到慢性压迫性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明显,BDNF、TrkB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 标签: 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 B受体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卒中人群中患者健康问卷-15(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15,PHQ-15)信度效度。方法对107例门诊复查卒中患者分别进行PHQ-15、Beck焦虑自评量表(BeckAnxietyInventory,BAI)、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D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RatingScale,HAMA)症状自评量表-12(theSel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12,SCL-12),分析PHQ-15应用于卒中患者信度、效度。信度检验用克朗巴赫α系数;用条目总分相关系数评价内容效度,用SCL-12与PHQ-15相关性评价效标效度,用BAI、HDMA、HAMA、PHQ-9与PHQ-15相关性评价结构效度。结果(1)PHQ-15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11,提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2)15项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275~0.763(均P〈0.001),提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3)PHQ-15效标效度为0.768(P〈0.001),提示该量表效标效度良好;(4)PHQ-15与BAI相关系数为0.602(P〈0.001),与PHQ-9相关系数为0.654(P〈0.001),与HDMA相关系数为0.769(P〈0.001),与HAMA相关系数为0.793(P〈0.001),提示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PHQ-15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门诊评价卒中患者躯体化症状良好工具。

  • 标签: 躯体症状 患者健康问卷-15 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前、后循环系统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1年期预后差异。方法以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为数据来源,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方法将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对比分析前、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探讨其1年期全因死亡、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3分]卒中复发差异。结果共8099例新发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前循环(anteriorcirculationinfarct,ACI)梗死6415例,后循环(posteriorcirculationinfarct,PCI)梗死1684例。ACI组患者年龄、心房颤动发生率、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高于PCI组(均P〈0.001)。PCI组男性居多,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更高(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CI组在出院时[优势比(oddsratio,OR)0.53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396~0.718,P〈0.001]、3个月(OR0.592,95%CI0.472~0.744,P〈0.001)、6个月(OR0.636,95%CI0.516~0.785,P〈0.001)、1年(OR0.719,95%CI0.591~0.876,P=0.001)死亡风险均低于PCI组。ACI组在出院时预后不良风险高于PCI组(OR1.272,95%CI1.075~1.505,P=0.005),但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预后不良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在1年内,后循环梗死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前循环梗死,而在出院后卒中所致预后不良卒中复发方面,两者风险相似。

  • 标签: 脑梗死 前循环 后循环 预后
  • 简介:介绍美国芝加哥AdvocateChristMedicalCenter护理科研工作,包括护理科研工作理念、管理部门,磁性医院认证标准对护理科研工作要求,科研护士角色,护理科研项目的审查,科研基金申请,科研成果展示等,以期为推动我国医院护理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科研 美国医院 启示
  • 简介:发病时间窗内采用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首选方法。然而对于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偏低,血管内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本文主要对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未来临床工作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 简介:目的:调查半开放式封闭式探视模式对酒精戒断综合征(AWS)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影响。方法:45例AWS患者随机分为半开放式组(n=28)封闭式组(n=17)。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结果:半开放式组3d谵妄CAM-ICU评分低于封闭式组(P〈0.05),7dAWS评定量表评分、谵妄CAM-ICU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封闭式组(P〈0.05)。半开放式组住ICU时间、AWS持续时间、镇静药用量伤人及自残倾向发生率低于封闭式组(P〈0.05)。两组医院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半开放式探视有利于缓解AWS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而不增加医院感染率,可为探索未来ICU探视制度提供借鉴。

  • 标签: 探视制度 酒精戒断综合征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室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方法与管理效果。方法:成立手术室护理科研小组,应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临床护士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管理者采用有针对性培训管理方法于2015年1-12月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014年培训前2015年培训后护士科研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能力,以及护士科研论文达标率。结果:采用有针对性培训管理方法后护士科研设计能力显著提升,撰写论文数量与质量、论文达标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科研论文培训管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科研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能力。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科研能力 培训 管理
  • 简介: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是世界最大化学文摘库,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为重要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检索工具。《CA》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协会化学文摘社(CAS)编辑出版,为国际六大著名检索期刊之一。本刊收录号:1058,CEDEN:ZWSWA9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InternationalPeriodicalsDirectory,UlrichIPD)由美国著名书目文献出版公司R.R.Bowker于1932年首版,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搜罗最全国际期刊检索工具之一,

  • 标签: 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协会 检索期刊 国际期刊 文摘库 相关学科
  • 简介:睡眠中心是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及睡眠相关疾病诊断、治疗重要医疗机构。睡眠中心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各类患者有关睡眠全面的数据,支持或确定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本文将从人员配置、实验室配备、分级、医师认证、睡眠障碍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阐述德国睡眠中心规范化管理,从而为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提供帮助。

  • 标签: 睡眠中心 管理 德国
  •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病变。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 简介: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老年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老年(年龄≥60岁)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53例,采用开颅夹闭术31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术22例(栓塞组)。结果夹闭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4%)明显高于栓塞组(18.2%;P〈0.05)。出院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夹闭组预后良好18例(GOS评分≥4分),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栓塞组预后良好19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夹闭组预后良好率(58.1%)明显低于栓塞组(86.3%;P〈0.05)。结论对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可采取夹闭术栓塞术两种方式,但是栓塞术可在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创伤较小,能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特别适合不能耐受开颅夹闭术老年患者。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老年 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 疗效
  • 简介:医疗界品管大师Donabedian强调“没有测量就没有质量”,可知测量对于质量重要性,实际运用中则以指标进行医疗照护结构、过程与结果层面的监测,以作为医疗照护质量提升参考。中国台湾地区质量指标发展虽较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较晚,但发展至今已有本土化及覆盖全省医疗质量指标监测系统,包括台湾临床成效指标(TCPI)、台湾医疗照护质量指标(THIS)与台湾地区医院协会发展指标系统(TCHA)等指标计划。亚东纪念医院藉由导入质量指标计划,逐步建构全面性质量指标管理系统,制定全院质量指标制/修订、监测与改善规范,在护理品管推广过程中,凭借培养护理同仁品管能力,将管制图运用于日常病房指标监测,以积极推进质量改善PDCA循环,同时积极拓展与同侪医院间观摩与学习,通过建构、逐步推广、扩散与分析检讨,使护理品管推广更畅通,实现以“病人为中心”高水平照护质量。

  • 标签: 质量指标 临床指标 指标测量 质量改善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恶性胶质瘤术中脑室开放(或)肿瘤接近脑室系统与肿瘤脑脊液播散相关性,并分析肿瘤脑脊液播散病人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幕上恶性胶质瘤病人临床资料。其中31例病人发生脑脊液播散,89例未发生播散。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Mantel-Cox检验评估术中脑室是否开放肿瘤是否接近脑室两个因素单独及联合时对肿瘤脑脊液播散及生存率影响。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评估脑脊液播散对生存率影响。通过Mann-WhitneyU检验对比肿瘤脑脊液播散者与未播散者肿瘤残余程度差异。结果术中脑室开放(P=0.6445)、肿瘤接近脑室系统(P=0.1633)以及两者变量组合(P=0.4044)对脑脊液播散无显著影响。术中脑室开放(P=0.9844)、肿瘤接近脑室系统(P=0.0528)以及两者变量组合(P=0.5052)对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影响。肿瘤发生脑脊液播散后生存率显著下降(风险比值为1.181,95%置信区间为1.068~1.314,P=0.0421)。播散组与未播散组间肿瘤残余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脑室开放(或)肿瘤接近脑室系统对脑脊液播散发生以及术后生存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然而,一旦发生脑脊液播散,生存率则显著下降。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脊液 肿瘤播散 脑室系统 生存率
  • 简介:目的:应用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HCSI)理论缺口分析方法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根据HCSI理论缺口分析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618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缺口分析理论探讨改进措施。结果:该医院门诊患者在感知质量方面的满意度得分为8.48分,患者对医院有较高期望忠诚度,对医院诊疗质量方面满意度较高;缺口分析发现等候时长便捷服务方面缺口较大。结论:利用HCSI理论缺口分析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满意度缺口,为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具有针对性改进意见依据,为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提供新切入点。

  • 标签: 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缺口分析 门诊患者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医院业务需要手术室洁净度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全程监控与管理。通过应用该系统有效控制了人员流动,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升了医院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感染控制 人员管理 洁净度管理
  • 简介: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将收集到各手术专科术前物品资料制作成电子书,并应用于实际手术中。与启用备物电子书前比较,使用电子书备物后护士备物准确率有所提高,术前备物时间有所缩短,巡回护士往返添置术中物品次数减少,术中医疗耗材损失件数减少,护士满意度较前有提升(P〈0.05);医生满意度提高(P〈0.05),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书 电子化管理 优化 术前物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