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实习护培养效果差的原因,探讨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在临床施教实践中提出了:职业道德培养、锻炼沟通技巧、灵活多样方式教学和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实践操作及急救能力的培养的五个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护掌握了规范的基本临床技能及正确的护理操作要点,提高了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结论实行的这五个改进方法,适合临床实习护的培养与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护生 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
  • 简介: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抛锚式教学法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名护理本科生在《护理研究》部分章节中实施抛锚式教学法,选取17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学生反映抛锚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扎实掌握科研知识,开拓思维形成科研思路,提高综合能力;但在实施中也存在小组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学习交流不够充分,知识运用不够熟练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抛锚式教学法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优化抛锚式教学法的实施,改善其应用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教学方法 抛锚式教学法
  • 简介:目的: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为该部分带教老师的选拔、培训及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查阅、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对33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论证。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7.9%、89.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53、0.872;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231、0.295,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资格考评体系包括9项准入指标,5项考评内容、19项考评指标和56项评价标准。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临床带教老师资格考评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临床带教老师管理的可靠依据。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带教老师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我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培养,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培养进行了探索,但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展较少,并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统一培养体系。本文拟在国家“硕士专业学位”背景下,探讨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开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培养。

  • 标签: 高等中医院校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