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用菌多糖薄芝糖肽及香菇菌多糖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芝糖肽或香菇菌多糖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别为52例,并以单独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患者52例为对照组。结果薄芝糖肽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5.0%,香菇菌多糖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3.46%,对照组有效率为44.23%。两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用菌多糖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药用菌多糖 寻常性银屑病 薄芝糖肽 香菇菌多糖
  • 简介:瘙痒是皮肤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007年国际瘙痒研究论坛将慢性瘙痒分类,分类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瘙痒的起源及临床表现分为3组,第二部分根据引起瘙痒潜在疾病分类根据不同分类。并将近几年有关各类瘙痒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瘙痒 分类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系统性疾病 精神源性瘙痒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的患者96例,首次斑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为弱阳性(+),75例为强阳性(++),2例为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为弱阳性(+),39例为强阳性(++),10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为弱阳性(+),12例为强阳性(++),36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和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皮炎 变应性 接触性 复方甘草酸苷 斑贴试验
  • 简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发病机制及分类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发病机制 分类
  • 简介:目的探索《太平圣惠方》中美容保健方剂的用药特色,促进中医美容的发展。方法整理《太平圣惠方》第十四卷中“令面光泽洁白诸方”、。“面脂诸方”、“澡豆诸方”三节美容方剂共40首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太平圣惠方》 中医美容 用药特色
  • 简介:介绍李斌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及用药特点.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张从血论治,采用“凉血潜阳、发散宣透”的法则予以治疗.

  • 标签: 银屑病 名医经验 李斌 @@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ASI评分、DL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红斑、浸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汤对寻常性银屑病血瘀安全有效。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白疕 活血解毒汤 血瘀证
  • 简介: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著《本草纲目》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本草学专著。本书规模宏伟,资料丰富,不但记述了大量应用干品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同时也很重视对中药鲜的应用,其中对鲜外治皮肤病的记述颇为丰富。

  • 标签: 皮肤病 《本草纲目》 鲜药 外治
  • 简介: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型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在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1993年至2013年内从中医角度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明确提出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的候频数,并提取病位和病性类候要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66篇文献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一病最常见的型为痰湿,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病性类候要素主要为痰湿和血瘀.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复杂,应重视肾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痰湿和血瘀丽种因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证候 证候要素 频数统计 文献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控作用。方法入选银屑病血热患者抽取静脉血,分离PBMCs,并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混合接种培养48h,加入五种不同组别的动物药理血清,即蒸馏水空白组、消银解毒饮组、凉血方组、解毒方组、甲氨蝶呤阳性对照组,并于不同体积分数培养混合细胞48h,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药物对HaCat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药物对混合培养细胞上清TNF-α的影响。结果消银解毒饮能有效的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01),且效果优于拆方中药组(P〈0.05);消银解毒饮能降低混合培养细胞分泌TNF-α(P〈0.05),且与拆方两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消银解毒饮能有效的抑制角质细胞活化增殖,对银屑病血热TNF-α有免疫调节作用,凉血类中药与解毒类中药协同作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效果可能更佳。

  • 标签: 银屑病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 消银解毒饮
  •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抗抑郁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前列腺炎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改善症状
  • 简介:局部给是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重要给途径。然而,受皮肤角质层天然屏障的影响,外用制剂如软膏或乳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伴随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日益成熟,新型的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外用制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领域中。该综述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皮肤靶向应用的纳米给系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载体 皮肤病 局部给药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皮肤改变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关节。美国皮肤病协会2009年制定了银屑病外用药治疗指南,外用药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轻度-中度银屑病患者,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用于病情严重者的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

  • 标签: 银屑病 外用药治疗 美国皮肤病协会 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小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3岁的小儿间擦疹患儿1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min。对照组采用锌氧油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与66.17%,试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科肤宁湿敷治疗小儿间擦疹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 标签: 间擦疹 小儿 蓝科肤宁 锌氧油
  • 简介:皮肤真菌病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及系统性真菌病皮肤累及,是人类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浅部真菌病和皮下真菌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外伤接种产生。系统性真菌病所致的皮肤表现通常是病原体从内脏器官经血液或局部组织播散感染所致。致病性真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细胞的互相作用对皮肤真菌感染的演变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 真菌感染 生物学特性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