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许多甲病都需要手术来帮助诊断或进行治疗,如需要活检明确诊断,嵌甲、纵行甲黑线、甲床肿瘤的治疗等。根据不同的目的、解剖部位、病变特点,手术方法不尽相同。然而在多种多样的甲病手术治疗中有一些技巧则几乎是通用的。文中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分别阐述甲手术中的一些小技巧。内容涵盖了术前沟通、术前评估、术前抗生素应用、术前需要告知患者的信息、甲手术该如何消毒、局部麻醉的方法、止血带的使用、拔甲的方法、甲手术的敷料、术后疼痛管理、换药的方法、术后的感觉异常等。掌握这些技巧有利于手术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指甲 甲外科 甲黑线 拔甲
  • 简介:1临床资料腰骶及会阴部带状疱疹患者41例,年龄61~90岁,平均74.55岁。男29例,女12例。30例有既往病史,其中前列腺增生17例,心血管疾病26例,有手术史12例,癌症2例。发病后4~15d住院治疗。皮损分布为腰臀、会阴、肛周、大腿内侧;其中发病于左侧18例,右侧23例。

  • 标签: 带状疱疹 骶神经运动性麻痹 排泄困难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诊治及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75例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分析运用护理前后的效果情况,分析影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结果: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以膀胱高度膨胀和下腹部胀痛为主,以药物为主要的诱因,尿频、尿急、尿不尽是主要的临床体征,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效果满意,而年龄、PV、TZV、TZI、fPSA、tPSA均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中西医结合诊治以及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急性尿潴留 临床诊治 护理干预
  • 简介:痤疮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观,是皮肤外科、美容外科和整形外科医师应当熟练治疗的常见疾病,本文参考部分文献,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重点介绍对痤疮瘢痕手术美容的认识。

  • 标签: 痤疮 瘢痕 美容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外科手段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相关价值。方法总结2000年3月~2009年3月采用微创外科手段治疗656例腋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56例患者总有效率100%,一次清除率93.3%,复发率2.9%。结论采用微创外科手段治疗腋臭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腋臭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术血管球瘤治疗手指甲下血管球瘤16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24个月,无指甲营养不良、残余痛及复发病。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的良性肿瘤,应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甲下 手术
  • 简介: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检查和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将诊断、病原体检查、病理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一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和显微镜,初衷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 标签: 精准治疗 皮肤镜 显微镜 荧光染色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皮瓣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麻风复杂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完善辅查和对症抗感染治疗后,行左5跖骨头溃疡切除术(左5趾骨、跖骨切除)+皮瓣成形术。结果:该患者溃疡恢复好,术后足X线示骨髓炎控制,骨质无异常。结论:手术治疗麻风复杂性溃疡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麻风 复杂性溃疡 手术
  • 简介:拭子标本具有易保存及运送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质控标本(品)的制作.我们亦采用拭子作为开展沙眼衣原体(Ct)检测间质量评价(间质评)标本的制作.为保证质控标本的质量,本实验对2006年10月制备的Ct质控标本进行了为期1年的检测观察,以探讨标本可保存的最佳时间.本文将英国Unipath公司生产的Ct快速免疫层析试剂与美国Roche公司生产的Amplicor衣原体PCR试剂用于质控标本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室间质评 标本 保存时间
  • 简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进展迅速。外用药、全身用药、激光、血管内硬化、介入等治疗手段日渐成熟,治疗方案也逐渐规范化和综合化。很多非手术治疗日渐成熟,并取代手术治疗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在很多情况下,手术治疗作为其他治疗方案的补救措施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明确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恰当地选择手术介入的时机,将手术治疗作为脉管性疾病多学科、序列化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 适应症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真皮和相邻的皮下组织纤维良性增生而形成。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通常较差,尤其是单纯的放射治疗。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报道,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瘢痕疙瘩被认为很有前景: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放射治疗;另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局部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C。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这两种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未用于〉5cm的瘢痕疙瘩治疗。作者运用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辅助放射治疗 丝裂霉素C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多形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超薄皮瓣法手术治疗腋臭常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54例腋臭患者行超薄皮瓣法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4例中出现血肿12侧(3.9%)、积液7侧(2.3%),创缘坏死33侧10.7%).表皮坏死43侧(14.0%),切口感染3侧(0.97%),延迟愈合者37侧(12.0%),残留异味13侧(4.2%)。结论腋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各相关因素完善治疗方法,精细操作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腋臭 手术 超薄皮瓣法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本实验为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下属中心实验,杨蓉娅教授任研究所所长、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实用皮肤病学杂志》主编。作为发展中及建设中的国家重点专科,中心实验承担着国家及军队多项课题研究,以及部分临床诊断相关的检验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皮肤中心实验技术员2名。

  • 标签: 中心实验室 皮肤病学 损伤修复 研究所 招聘 启事
  • 简介:目的:了解2013年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实验孕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总体情况,分析影响计生服务网络实验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发放梅毒血清质控样本,各实验按要求做梅毒血清学定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实验检测结果。结果:2013年分4次发放质控样本,共计有464家实验参评了2320项梅毒血清学试验,全省总体符合率96.64%。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性试验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44%和93.08%,两者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89%和0,假阳性率分别为6.63%和7.01%。结论:全省孕前筛查实验梅毒血清学总体检测能力较好,但仍需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以促进梅毒血清学孕前筛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孕前筛查 实验室 梅毒 血清学试验 室间质评
  • 简介:本实验为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下属中心实验,杨蓉娅教授任研究所所长、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实用皮肤病学杂志》主编。作为发展中及建设中的国家重点专科,中心实验承担着国家及军队多项课题研究,以及部分临床诊断相关的检验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皮肤中心实验技术员2名。

  • 标签: 招聘启事 重点专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诊断 动物感染模型 英文阅读
  • 简介:本实验为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下属中心实验,杨蓉娅教授任研究所所长、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实用皮肤病学杂志》主编。作为发展中及建设中的国家重点专科,中心实验承担着国家及军队多项课题研究,以及部分临床诊断相关的检验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皮肤中心实验技术员2名。应聘条件:1.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具有微生物或细胞培养,动物感染模型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操作经验者(≥2年工作经验)优先3.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4.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工作主动,团结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好;5.性格开朗,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

  • 标签: 招聘启事 重点专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诊断 动物感染模型 英文阅读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外阴红斑伴痒痛6年,于2014年11月21日就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阴囊皮肤出现一绿豆大“疖肿”样皮损并化脓,自行处理并好转后于原部位出现瘙痒性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大,偶有渗出、结痂,时有轻度瘙痒、辣痛感,反复搔抓后红斑处糜烂;于多家医院按湿疹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可稍缓解,但皮损从未完全消退,渗出与干涸交替。红斑渐向周围扩大,逐渐累及阴茎及左侧阴囊、阴阜。患者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

  • 标签: 乳房外PAGET病 阴茎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