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网状青样血管病。患者女,21岁,四肢广泛的青紫色网状5年,伴足背踝关节复发性疼痛性溃疡3年,愈后留有瓷白色萎缩性瘢痕。

  • 标签: 网状青斑 溃疡 白色萎缩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胸背部皮肤变硬1年余,于2007年6月就诊。该患者于2003年春季接受左侧乳腺癌

  • 标签: 硬皮病 泛发 乳腺癌
  • 简介:报告色素血管性痣性错构瘤病Ⅲa型1例。患者男,70岁。躯干部大片色素性皮疹70年。皮肤科专科查体:后腰背部右侧大片暗红色片,边缘逐渐移行为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部分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符合鲜红斑痣表现;胸腹部、右后背上方和腰部后正中线左下侧可见淡褐色片,境界清楚,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点,符合痣表现。本病一般不需治疗,鲜红斑痣和痣可采用红宝石或Q开关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 标签: 斑痣性 错构瘤 色素血管性
  • 简介: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发病率较高。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占64.02%,全甲损毁型(TDO)占19.86%,近端甲下型(PSO)占8.88%,浅表白色型(SWO)占7.24%。共培养出致病真菌376株,培养阳性率87.85%,皮肤癣菌占53.99%,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38.30%;酵母菌属占39.6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2.61%;霉菌占6.3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类型菌种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泉州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

  • 标签: 甲真菌病 病原菌 真菌培养 流行病学
  • 简介: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院自2002年-2005年以来,应用氨甲环酸加化汤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黄褐斑患者142例,均来源于我科门诊的患者,不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胃肠和造血系统等疾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5例,女10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0.5)岁,病程2周~30年,平均病程(5.2±0.4)年,蝶形型96例,面上部型3例,面下部型5例,泛发型8例。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化斑汤
  • 简介: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化学过敏原的种类及其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10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贴试验,并对性别、年龄和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贴试验总阳性率为54.8%,变应原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硫酸镍、硫柳汞、异噻唑、溴硝丙醇、氯化钴。结论贴试验能帮助大多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查找到过敏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常见过敏原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皮炎 变态反应性 斑贴试验 过敏原
  • 简介:两同胞双大腿内侧出现有色素沉着的硬结,延伸至小腹部。皮肤活检表现为浆细胞脂膜炎,并符合深在性硬病的诊断。患者有近亲结婚的家族史,但是其双亲未受累。截至目前,这是第1例伴有硬病样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浆细胞脂膜炎的报道。

  • 标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脂膜炎 浆细胞 硬斑病 色素沉着 大腿内侧
  • 简介:皮肤真菌病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及系统性真菌病皮肤累及,是人类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浅部真菌病和皮下真菌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外伤接种产生。系统性真菌病所致的皮肤表现通常是病原体从内脏器官经血液或局部组织播散感染所致。致病性真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细胞的互相作用对皮肤真菌感染的演变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 真菌感染 生物学特性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报告1例持久性发疹性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色素性荨麻疹。患者男,48岁。颈、躯干及四肢出现丘疹、丘疹4年余。皮肤科检查:领、前胸及四肢可见红褐色丘疹、丘疹,间杂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背部可见褐色丘疹,摩擦后出现风团(Diarer征阳性)。皮损级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有单一核细胞浸润;Giemsa染色:真皮浅层肥大细胞浸润。诊断为持久性发疹性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色素性荨麻疹。

  • 标签: 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 持久性 发疹性 色素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贴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甲醛和硫酸镍皮肤贴试验阳性的患者96例,首次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贴试验的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为弱阳性(+),75例为强阳性(++),2例为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为弱阳性(+),39例为强阳性(++),10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为弱阳性(+),12例为强阳性(++),36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和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皮炎 变应性 接触性 复方甘草酸苷 斑贴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对黄褐斑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予以祛汤和维生素C、E药物治疗。并设正常健康组(30例)。12周后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中VEGF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清VE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EF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汤可上调血清VEGF水平,通过改善血循环、活血化瘀达到治疗黄褐斑的功效,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祛斑汤 黄褐斑 气滞血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