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地区过敏紫癜(HS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西藏军区总医院在2008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HSP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西藏拉萨地区HSP患者男女比例为2.58:1,发病时间无明显四季差异,年龄4-61岁,平均(20.24-11.0)岁,发病原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疹发生率最高96.5%,与其他多个报道结论类似,在皮损的严重程度上,明显高于武汉地区;腹部受累比例低于国外报道,高于武汉地区(P〈0.05);肾脏受累比例与韩国及西班牙报道类似,高于武汉地区(P〈0.05)。本研究中20岁以下发病明显高于20岁以上,发病高峰集中在5-10岁及15-20岁2个年龄段,其中15-2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占20岁以下的41.9%,以入伍新兵为主,且与本研究及其他多个研究15岁以下年龄段相比,累及肾脏的比例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西藏拉萨地区HSP患者在发病原因,发病季节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存在差异。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拉萨地区 临床分析
  • 简介:16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瘀斑、瘀点20d,伴腹痛、关节痛1周。皮肤科检查:双上、下眼睑可见片状瘀斑,压之不退色;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瘀点、瘀斑,部分融合,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诊断:过敏紫癜(混合型)。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眼睑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腹型过敏紫癜治疗的影响。方法30例腹型过敏紫癜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于用药后腹痛症状消失、皮疹消退。较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出现精神症状。结论糖皮质激素早期足量使用可迅速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对患者复发及其他症状缓解无明确效果。

  • 标签: 腹型过敏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治疗
  • 简介:过敏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主要侵犯全身毛细血管的疾病,多发生儿童及成人。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内皮素-1、Toll-like受体2、Toll-like受体4、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三烯和脂氧素A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过敏紫癜是一类自身免疫血管炎,常表现为皮肤的紫癜样改变,常会合并胃肠道、关节以及肾脏等系统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自身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不清楚。CD4+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T细胞(Th细胞)在过敏紫癜发病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理作用,现总结Th细胞在过敏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辅助性T细胞 过敏性紫癜 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过敏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402例过敏疾病患者血清中18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含量,采用RocheE601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温州地区402例过敏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57.46%,sIgE阳性率为78.86%;吸入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阳性率45.02%,食入过敏原以牛奶为主,阳性率26.12%;吸入过敏原阳性率64.18%高于食入组53.23%,2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3,P=0.010);不同性别间过敏原检出率为男165例(83.33%),明显高于女152例(74.51%),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0);402例患者以多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为主,其中21.39%的患者仅对单一过敏原有阳性反应,17.91%的患者对2种过敏原有阳性反应,而3种及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占39.56%。结论温州地区过敏疾病患者血清中吸入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过敏原以牛奶为主,大多数患者易被多种过敏原致敏。通过对其过敏原进行筛查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过敏原 特异性IGE抗体 过敏性疾病 变态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过敏紫瘢(HSP)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H4R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4R在HSP中作用。方法收集126名初次发病HSP患者及94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比较HSP急性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SP急性期不同临床表型之间H4RmRNA的表达情况。收集HSP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标本及健康肾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比较H4R的表达情况。结果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mRNA表达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脏受累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组、非肾病混合组(P〈0.01)。肾脏受累组肾脏组织中H4R表达呈阳性,以肾小管为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4R可能参与了HSP的急性期发病,且与HSP患者的肾脏受损有关。肾脏H4R的高表达可能影响HSP的病程及预后。

  • 标签: 组胺H4受体 过敏性紫癜 肾脏损害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毕节市过敏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分析,筛查常见过敏原,从而得出毕节市过敏疾病患者的过敏谱。方法应用苏州浩欧博公司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体外血清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统计1627例过敏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和种类。结果在1627例过敏疾病患者中,sIgE阳性率前3位为: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52.67%,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44.13%,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30.55%。结论贵州省毕节市过敏疾病患者过敏谱以吸入过敏原:树组合(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动物皮毛(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根霉/毛霉)为主,通过对过敏原筛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患者饮食忌口、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及脱敏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地区296例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天津地区296例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过敏原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阳性患者125例,总阳性率为42.23%;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7.91%和15.20%,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分别占9.12%、8.78%和6.08%。荨麻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4.83%、42.64%和40.0%。结论粉尘螨和屋尘螨是天津地区过敏疾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其次是蟑螂、艾蒿、干草尘埃,点刺试验是检测过敏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变应原 过敏性疾病 点刺试验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的水肿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可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新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965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965例中阳性率达70.57%;湿疹皮炎、荨麻疹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5.81%和70.42%;鸡蛋和牛奶阳性率最高(58.88%和45.81%),且患者数均3级>2级>1级。男性多于女性(P<0.01);汉族多于少数民族(P<0.05);0~6岁儿童的阳性率最高(95.19%),66岁以上老年患者最低(48.48%),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季>夏季>冬季>秋季(P<0.01);与食物特异性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无相关。结论食物不耐受的发病与患病种类、性别、民族、年龄和季节分布有关。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欧洲南部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有对纺织品中分散染料接触过敏的文献记录。为了评价瑞典南部不同纺织染料斑帖试验反应的流行状况,观察对纺织染料高度敏感个体的皮炎发生部位,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3325例连续斑帖试验患者。他们均用添加含8种分散染料的混合纺织染料(TDM)的标准测试系列做斑贴试验。8种分散染料为:分散(D)蓝色35、106和124,D黄色3,D橙色1和3以及D红色1和17。所有TDM.阳性患者,除3例外,均用混合染料中的各种染料做独立试验。TDM的接触过敏率为1.5%,与欧洲南部的研究结果相似。最常引起过敏的染料是D橙色1,对其过敏反应的高发生率未曾预料,而对D蓝色106和124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所有受试者相比,TDM-阳性患者的双臂、面、颈和腋窝皱褶部位较常发生皮炎,且妇女患者手部皮炎发生率较高。

  • 标签: 纺织染料 接触性过敏 南部地区 瑞典 试验反应 手部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