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听力学服务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的听障儿童实施听能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的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和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通患者,将患者按护理手段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55例)采用干预护理方式,手术完成后,观察患者的输卵管通情况,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与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明显较优,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介入治疗 输卵管堵塞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LC术后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甘露圈),通过运用品管工具分析,将缩短LC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作为首先解决的问题。全体圈员对肠蠕动恢复时间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拟定实施了相关对策。结果实验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02±15.85h,对照组62.68±12.40h,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促进LC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术后 肠蠕动
  • 简介: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ismatchnegativity,MMN)检查在正常青年人中的特点,并分析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时MMN检查的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12例青年女性(年龄29-31y,平均30.08y)和18例青年男性(年龄27-34y,平均30.22y)行MMN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确定ABR阈值,MMN检查在受试者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时分别检测,采用oddball刺激方式,给予短纯音刺激,偏差刺激声为2000Hz,概率为20%,标准刺激为1000Hz,概率为80%,刺激频率为1.1次/s,刺激声强度为ABR阈上50dBnHL;观察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ABR阈值均≤25dBnHL。每例受试者均可引出MMN波形,女性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9.57±20.64ms,波幅为3.82±1.38uV,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5.96±17.51ms,波幅为4.28±1.89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男性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0.48±19.57ms,波幅为3.75±1.27uV,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44.81±15.42ms,波幅为3.99±1.34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在上述两种状态下MMN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男女均能引出MMN波形,男女之间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差异,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对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影响。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听力学 注意力 正常人
  • 简介:随着临床听力学、实验听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基本上完成了从模拟线路到全数字线路的转换。开放式选配、多频段声处理、高效率降噪、多环境不同放大、反馈抑制或者仿生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助听器清晰度和适应性。而十几年前的深耳道式助听器技术早已基本解决了外观隐蔽的问题。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听障者受益,但同时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聋(Deafness) 助听器(Hearing Aids)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Marketing of HEALTH
  • 作者: 赖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耳鼻咽喉科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6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耳聋,我们日常生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被耳聋困扰的经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听力甚至会导致耳聋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能只是单纯的感冒,但是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是因为患上了中耳炎引起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也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患上了什么类型的耳聋,所以治疗时也是乱投医,结果不仅没有效果,还导致了病情加重。

  • 标签: 耳聋;对症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B超测量面肌厚度的方法诊断面肌萎缩的可行性,并测量青年人面肌厚度的正常值,分析面肌厚度正常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4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记录所有志愿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头围5种相关因素,用B超按设定方法测量每位志愿者双侧的额肌、降口角肌和降口唇肌,对测量结果及5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从34名志愿者随机选取5名,1周后和2周后分别重复测量3组面肌,比较3次测量结果有无差异。结果①34名志愿者经B超测量3组面肌厚度,双侧额肌、降嗣角肌和降口唇肌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面肌厚度平均值为:额肌左侧(1.60±0.21)mm,右侧(1.62±0.22)mm;降口角肌左侧(2.60±0.50)mm,右侧(2.62±0.51)mm;降口唇肌左侧(1.51±0.23)mm,右侧(1.52±0.23)mm。②随机选取的五5名志愿者重复测量3次,3次面肌厚度测量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按性别分组,女性18例,男性16例,组间比较:男性3组面肌厚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④体重指数与所测量的3块面肌厚度呈正相关性(P〈0.05),额肌、降日角肌、降口屠肌与体重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459及0.447;头围与面肌厚度无明显相关性。⑤选定的年龄段内(20-30岁)3组面肌厚度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证明20-30岁年龄段的青年人,面肌厚度不受年龄影响,该年龄段人群面肌厚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结论①B超测量面肌厚度具有可重复性和很好的稳定性;②正常青年人(20-30岁)双侧额肌、降口角肌和降口唇肌厚度无明显差异:③不同性别的正常青年人(20-30岁)面肌厚度有明显差异,男性的额肌、降口角肌、降口唇肌均较女性厚;④正常青年人(20-30岁)面肌厚度跟体重指数呈正�

  • 标签: 贝尔面瘫 肌萎缩 超声 厚度
  • 简介:目的对CI儿童和正常儿童双条件词语的听理解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并列、动宾、主谓、偏正和介宾五类词语上的差异,明确CI儿童听理解能力的问题所在。同时研究语训三个月前后CI儿童对五类词语听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方法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儿童听觉理解能力评估》表的双条件词语进行测试,采用主试者读,受试者听辨的"一对一"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三个月前正常儿童并列词语和偏正词语上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I儿童;三个月后正常儿童动宾词语上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I儿童;对CI儿童而言,三个月前偏正词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三个月后的正确率。结论CI儿童与正常儿童并列和偏正词语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后CI儿童五类词语上的听理解能力有所改变,但不明显。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双条件词语 听理解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对患者临床症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质量、活动质量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与6MWT呈负相关,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与2个月MACE呈正相关,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时,要正确掌握病症特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消除病症诱因,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对症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内耳结构正常患者与不同类型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住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者共448例,按是否存在内耳畸形和畸形特点分组,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组术后开机6个月、1年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评分。结果各组患儿术后开机1年内,CAP、SIR评分均有提高趋势。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组、Mondini畸形组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SIR得分分别与内耳结构正常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腔畸形组和蜗神经发育不良组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和SIR得分显著低于内耳结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畸形患者能从人工耳蜗植入术获益,其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均有提高,但严重的畸形术后效果仍不及内耳结构正常患者。

  • 标签: 内耳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验证自适应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获得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的正常青年男性参考值。方法21名正常听力男性青年(平均年龄21±1.56岁)接受测试。采用嘈杂语噪声下汉语短旬识别测听材料,使用自行编制的自适应算法经言语测昕软件进行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受试者每人每耳各测试2表。使用维验将获得的平均识别阈SNR‰与所采用材料的整体识别阈SNR50进行比较。结果自适应方法测得噪声下平均句子识别阈SNR50a为(-5.75±0.92)dB。左右耳识别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96)。正常青年男性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7.55dB,-3.95dB)。使用自适应算法获得的噪声下旬子识别阈略高于正常听力人群通过多强度测试获得的识别阈(P〈0.0001)。结论该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快速、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价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测听方法。

  • 标签: 噪声下言语识别 信噪比 自适应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双眼视力的变化。方法赫斯棱镜分析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随访2-30周,进行2-6次赫斯棱镜分析。结果术后中央斜视平均值为8.1±7.3°,其中8例为A或V型。剩余12例接受再次手术,术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约为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觉有所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随访 赫斯棱镜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健听成人言语呼吸声学参数的特征,得到健听成人呼吸声学参数测量的取值标准,并讨论其临床含义。方法测量言语呼吸声学参数——最长发声时间(MPT),用Phonation声学分析仪对其进行声学分析,记录基频范围、基频标准差、基频微扰等指标;分析性别对不同声学指标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参考范围。结果①成年男女MPT的基频范围无显著差异(P〉0.05)。基频范围参考标准为34.55±16.74Hz。②成年男女MPT的基频标准差无显著差异(P〉0.05)。基频标准差参考标准为3.43±1.37Hz。③成年男女MPT的基频抖动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成年男性MPT的基频微扰参考标准为0.03±0.019Hz。成年女性MPT的基频微扰参考标准为0.02±0.006Hz。结论基频范围、基频标准差及基频抖动均可作为言语呼吸参数测量的取值标准,其临床含义有待进一步证明。

  • 标签: 基频范围 基频标准差 基频抖动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话韵律词位置对其重音的影响及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K、音节平均强度与词平均强度比值I、音节时长与词时长比值M这3个声学参数对重音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听感知及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韵律词单独出现和在句中出现其重音的听感知量T值的绝对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②韵律词位置对K值有显著影响。③重音类型对K、M有显著影响。结论①韵律词单独出现与句中出现的重音位置及前后音节轻重差异不同。②韵律词旬中出现时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值大于单独呈现时。③时长为韵律词重音最敏感的参数,其次是基频曲线直线拟合斜率,而强度则不敏感。

  • 标签: 韵律词 重音 听感知 声学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l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构音障碍程度呈负相关性;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P〈0.05)。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构音清晰度训练。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
  • 简介:模拟压缩助听器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听力学家和助听器专家的不懈努力.该类助听器压缩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助听器的诞生使得动态压缩数字化,目前该技术已非常成熟.还可以将几种压缩技术组合在一起工作。尽管助听器的压缩技术已发展了40多年,但助听器的最佳放大方案或常见助听器的适配方法仍然未能取得一致。Kochkin对大量助听器用户调查后,给出了用户的满意响度调查报告。

  • 标签: 压缩助听器 控制技术 动态范围 性能 压缩技术 数字助听器
  • 简介:目的复习国内近5年来有关突发性聋疗效的报道,分析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的现状,重点分析1996年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以突发性聋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进行逐篇分析.结果共检出2000-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234篇.其中2000-2002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176篇,有关药物疗效的126篇,关于药物疗效的文章,以1996年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的文章26篇,占20.6%,设有对照试验的89篇,占70.6%,其中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的36篇约占28.5%.2003-2004年发表的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的研究文章58篇,其中有关药物疗效的25篇,全部均标明以1996年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但全部234篇文章设有空白对照试验的0篇,有长期随访记录的文章0篇,做组间均衡性检验的文章0篇,记有不良反应的文章共为6篇,平均疗效最低60.3%,最高94.5%.结论目前国内治疗突发性聋的报道很多,但对其诊断和疗效的评估标准认识不够统一,1996年制定的标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进行标准修订,而且应该增加治疗原则的制定,有利于规范治疗,指导临床.多中心RCT研究对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要.

  • 标签: 突发性聋 治疗 循证医学 临床诊治 研究论文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浸有药液的蚕茧生物蛋白制作鼓膜贴片,修复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的鼓膜穿孔。方法对60例行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穿孔的患者,治疗干耳后,使用蚕茧制作生物膜贴补修复鼓膜。结果治愈52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痛苦小,疗效好,避免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了医疗纠纷。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鼓膜再穿孔 化脓性中耳炎 生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