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电极在耳蜗不同部位的神经反应成像(neuraIresponseimaging,NRI)特点,以及开机第一年NRI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9例5岁以下单侧植入HiResoIutionBioniCEar系列人工耳蜗的儿童。应用SoundWave软件记录每位植入者第3、7、11、15号的NRI阈值(NRIthreshoId,tNRI)以及NRI幅值增长线性拟合的斜率。根据耳蜗位x线平片确认植入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比较不同位置电极的tNRI及NRI幅值增长斜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在开机时及开机3、6、12个月的变化。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耳蜗底转电极相比,耳蜗中转电极的tNRl较低,NRI幅值增长斜率较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f检验分析,开机1年内不同测试时间各电极tNRI和NRI幅值增长斜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耳蜗不同位置电极的NRI存在差异:越靠近耳蜗中转,tNRI越低,NRI幅值增长斜率越高,这与刺激电极对应的蜗内神经组织分布有关,越靠近耳蜗中转神经纤维密度越高,存活的神经组织越多。开机第一年,耳蜗各区域的tNRI和NRI幅值增长斜率无明显变化,提示该期间电刺激对耳蜗神经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小儿 人工耳蜗 神经反应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1月~2015年01月收治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保守治疗、骨盆复位及固定手术等方法;伴有尿道损伤者,采取保守治疗、尿道会师牵引手术或延期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手术治疗。结果46骨盆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好,骨盆稳定,功能恢复良好。伴尿道损伤患者中有3例采用保守治疗,28例采用尿道会师牵引手术,术后3例出现尿道狭窄,9例采用延期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手术,术后有2例出现尿道狭窄。结论不同类型的骨盆骨折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伴有尿道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手术联合气囊导尿管牵引治疗效果满意,并能明显降低延期腔内治疗手术的难度;采用延期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手术有更高的疗效,更适宜尿道损伤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治疗;骨盆复位及固定更能帮助断裂尿道的复位与固定,提高尿道会师术的效果。

  • 标签: 骨盆骨折 后尿道损伤 尿道会师牵引手术 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咳散加味治疗外感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化痰止咳抗炎药和抗生素等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止咳散加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临床表现。结果在接受治疗,两组患者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为98.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止咳散加味进行治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咳嗽的状况,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止咳散加味 外感 慢性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SDS、MADS、脑电波异常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时,观察组SDS、MADS、脑电波异常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在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心里干预 SDS MADS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肛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肛周感染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肛周感染治愈率为90%,对照组为7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肛周感染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肛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和有关的局部解剖,以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本组对3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总结.采取乙状窦入路暴露肿瘤,穿刺侧脑室角充分引流脑室液,减低颅内压.在显微镜下保留外层蛛网膜,自上极囊内逐步切除肿瘤,最后分离内听道部分,术中记载重要结构的分布.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5%),次全切除5例(15%),无死亡.面神经保留27例(85%).受压面神经术中观察:位于肿瘤前上壁30例,上极2例,无后壁者.肿瘤由小脑前上动脉供血(AICA)17例,双重供血7例.结论采取显微外科技术,掌握听神经瘤的局部解剖关系,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处理是提高听神经瘤疗效,减少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 局部解剖
  • 简介:目的观察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植入电极阻抗、行为反应阈值(T-level,T级)及最大舒适级(C-level,C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内在联系,探讨其对术后调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1例植入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患儿,分别在术中、术后1、2、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阈值测试,收集术后对应T、C值,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极阻抗值术中检测最低,术后1月开机最高,此后逐渐减低(P〈0.01);自蜗顶至蜗底各通道间电极阻抗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电极通道T值、C值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5),并与电极阻抗值呈线性相关。结论测定电极阻抗值是评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状态的有效手段;术后2月应同时调试T值及C值,此后则应对C值进行重点调试。

  • 标签: 人工耳蜗 电极阻抗
  • 简介:目的分析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应用人工听骨的听力变化,并探讨人工听骨对中耳炎患者听力重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并行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的术前后听力变化情况(Pure-toneAverageThreshold,PTA).结果78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术后听力有52例提高,其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ROP植入PTA提高者占72.4%,全听骨赝复物TORP植入PTA提高者为6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I期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使大多数中耳炎患者听力得到保存或补偿.

  • 标签: 中耳炎 人工听骨 鼓室成形
  • 简介:目的观察新生大鼠(P1、P7、P14、P21)耳蜗Corti器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以便了解听毛细胞纤毛发育的过程。方法取新乍SD大鼠四个阶段的耳蜗,采刖扫描电镜对出生大鼠耳蜗Corti器形态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发现这四个阶段在体犬鼠耳蜗毛细胞从出生至毛细胞完全发育成熟,绝大部分都是以一排内毛细胞和三排外毛细胞的方式排列的,只有少部分在局部发现多出几个外毛细胞形成第四排。毛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随着时间的改变逐渐发育成熟。P14这个阶段是个重要的时期,Corti器表面柱细胞头板增宽,表面的微绒毛减少,Deiter细胞表面微绒毛也减少,动纤毛从底圄至顶圈逐渐退化已经基本结束,P14这个阶段Corti器各个部分发育已经完全成熟:结论出生14天之内。大鼠听毛细胞静纤毛和动纤毛与听器其他细胞形态结构仍不同程度地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逐渐发育过程,为研究大鼠出生Corti器的发育、听觉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形态学证据。

  • 标签: 大鼠 耳蜗 CORTI器 静纤毛 发育 扫描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孔成形术治疗先天性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鼻内镜下后行鼻孔成形术,成形扩大鼻孔后放置支撑管。结果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内镜下观察及换药。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鼻内镜下鼻孔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标签: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鼻内镜
  • 简介:目的了解耳蜗植入患者蜗内各电极听神经兴奋区域的分布特点,进而找寻无创性检测残余听神经功能的客观手段.方法对20例植入了NucleusCI24的患者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RT).其扣减算法的设计利用了神经反应的不应期特性.若将先后两个脉冲(掩蔽脉冲与探测脉冲)施加在不同的电极上,则可测得各电极电听觉兴奋性的空间分布函数.结果1患者电听觉兴奋性的区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变宽;2各序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相互交叠,并表现出Ⅰ、Ⅱ两种类型:Ⅰ型为钟型、Ⅱ型为不对称钟型(高频侧兴奋性弱);3患者第5、10、15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的总体特征,可分为A、B、C三类,并与耳聋病程长短表现出相关性.结论电极的兴奋区域函数与耳蜗电反应的调谐曲线十分相近,表现为相互重叠的"滤波器组".A、B、C三类空间分布特征,与病程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神经兴奋性区域的空间分布可能作为推测听神经残存率的依据.

  • 标签: 耳蜗植入 神经兴奋性
  • 简介: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耳蜗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损伤情况。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70dBSPL的脉冲噪声暴震200次,取材作全耳蜗铺片行免疫组化检测(prestin和phalloidin);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受损毛细胞的病理变化。同时做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标记染色。荧光显傲镜和电镜下观测结果:结果强噪声暴露,毛细胞纤毛大部分消失,只有小部分表皮板存在,同时细胞核蹿裂消失,而此时胞体大部分存在,但有肿胀及变形等变化。结论噪声损伤,毛细胞的纤毛及胞核首先发生变化,随后胞体肿胀溶解,因此毛细胞的胞核及纤毛变化最先反映毛细胞受损情况,但纤毛的缺失并不代表毛细胞的缺失和死亡。如果单从一种形态观测指标评估毛细胞的损伤病理状况是不全面的。

  • 标签: 噪声 毛细胞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抑郁患者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对PSD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腔镜下经腹腔实施肾癌切除手术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肾癌手术女性患者50例,经过后腹腔实施腔镜下切除手术,对收集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年龄32~81岁,平均66.2岁。右侧26例,左侧24例。肿瘤尺寸4.1~7.5cm,平均尺寸4.9cm。结果顺利完成50例患者的手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病理报告显示透明细胞癌42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粒细胞癌4例。平均住院日为7.6天,恢复情况良好。6个月后行腹部增强CT检查,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结论该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的疗法,临床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 标签: 腹腔镜 肾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颅骨外板及额部肌皮瓣修复眶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眶骨及眶周软组织巨大缺损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8例眶周恶性肿瘤广泛破坏眶周皮肤软组织、眶骨及眶内眼球组织的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取扩大切除术,针对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采用颅骨外板游离移植及额部肌皮瓣转移术修复。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完成肿瘤扩大切除及缺损修补术,随访6个月以上,无肿瘤复发、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移植颅骨外板及额部肌皮瓣均成活良好。结论在眼眶周围皮肤恶性肿瘤侵犯眼球、眼眶骨质等器官或深部组织时,扩大切除肿瘤形成的缺损使用颅骨外板游离移植及额部肌皮瓣转移覆盖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眶周恶性肿瘤 眶周缺损修复 颅骨外板 额部肌皮瓣
  • 简介:目的通过对小于2岁的先天性语前聋幼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的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测试和语言能力的比较,探讨幼儿期植入人工耳蜗对先天性语前聋幼儿的影响.方法受试对象为5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最小1.3岁,最大2岁,平均年龄1.6岁.经过3年康复学习,对其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并与手术前测试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系列测试结果显示,经人工耳蜗植入及3年听力和言语康复学习,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及语言能力测试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于极重度失聪儿童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先天性极重度失聪儿童应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术后的康复训练学习进一步发展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避免因听力剥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先天性语前聋 言语认知 听力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