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无障碍数字化资源促进聋生有效学习是聋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景。本研究针对聋生学习特点,分析“三”网络影视资源促进聋生学习的优势,进行《聋人手语900句》网络影视资源的设计开发,以满足聋生“使用机会”和“对能力的扩展”的要求。

  • 标签: 影视资源 聋生 资源设计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电化教学对聋儿训工作的促进作用,帮助教师解决在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时出现课程内容与实施手段不协调的问题.基本论点:聋儿康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而在变化、渐进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教学媒介的选择,真正达到为教育聋儿服务的目的.指导意义:帮助教师了解开展电化教学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产生极强的视觉刺激,十分有效地吸引聋儿的注意力,提高聋儿学习知识的兴趣,使较枯燥的、教师不易讲解的、聋儿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此来调动聋儿视、听等多种感官功能,从而使聋儿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 标签: 电化教学 聋儿 康复教育 电教媒体
  • 简介:目的通过对129例极重度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的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的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低龄组与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 标签: 人工耳蜗 语前聋 听觉能力
  • 简介:目的通过对前聋儿童发现听力损失年龄,首次就诊年龄及首次验酡助听器年龄的调查,了解语前聋儿童的就诊及干预情况。方法对64例特校聋童进行全面的听力学评估(含助听器评估)。结果64例聋童中,家长发现孩子有听力问题的平均时间为21个月,家长带孩子首次就诊的平均时间为32个月.首次验配助听器的平均时间为64个月。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前聋儿童听力康复、回归主流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听力学工作者还需大力宣传,让有听力问题的孩子被及早发现并得到正确的干预以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 标签: 特校 语前聋 听力学诊断 听力学治疗
  • 简介:本文对活动课在聋幼儿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聋幼儿听力语言训练中,活动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活动课的训练,最终可让聋幼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符合聋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为聋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 标签: 作用分析 聋儿语训 活动课
  • 简介:患者因风寒感冒常引起咽喉肿痛、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等症候,重者还会引起进食困难、言语吃力、头痛难忍;有时还会出现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等不适。现介绍一种治疗上述症候的偏方——耳尖穴位放血,以飨读者。耳尖穴位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即为耳尖穴。取穴时我们可以让患者取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即为耳尖穴。耳尖穴的功能为:清热祛风,解痉止痛。其穴位解剖为:

  • 标签: 耳尖穴 咽喉肿痛 解痉止痛 偏正头痛 风寒感冒 目赤肿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泪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管置管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泪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27例,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激光泪道探通环形置管术,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疗效。结果27例眼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见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2.59%有效率100%。结论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管置管治疗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用药及眼部的观察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小管置管 泪小管阻塞 泪囊炎 护理 鼻内镜 泪道内窥镜
  • 简介:2014年5月10日第届东亚耳科会议成功落下帷幕。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及地区的400余位耳科专家齐聚上海,探讨了耳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耳科 会议 东亚 中国香港
  • 简介:目的通过对15例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1、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对患儿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及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阂(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O.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O.201,P〈O.05)。结论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的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 标签: 语前聋 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评估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康复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对50例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1年的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进行分级评估;分析CAP和SIR结果与植入年龄、性别、侧别、术前助听时间、术后配戴方式、耳蜗是否畸形、康复模式、性格、康复时间等9个因素的关系。结果植入年龄、术前助听时间、康复模式、性格、耳蜗畸形、康复时间对CAP有显著影响;植入年龄、术前助听时间、康复模式、康复时间、性格对SIR有显著影响;性别、术后配戴方式、侧别对CAP和SIR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术前及早进行听力补偿及康复训练,有利于术后听觉言语能力的提高;家庭参与及教养方式对患儿康复效果有很大影响。

  • 标签: 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 听觉言语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龄人工耳蜗植入听障儿童进行观察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师指导方法训练个案观察能力,最终提升个案综合素质。结果经过有效的课程学习和适当的方法指导,该幼儿的主动表达与学习能力进步明显,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观察力培养对植入人工耳蜗龄听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提高患者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训练 观察能力 教学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将干扰RNA经鼓室注射导入小鼠内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经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干扰RNA探针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干扰RNA,三日后经耳蜗冰冻切片及基底膜铺片,检测干扰RNA进入内耳情况及外毛细胞中HSP70蛋白表达。结果鼓室注射荧光标记的干扰RNA探针三Et即可被成功导入耳蜗组织,鼓室注射HSP70siRNA可抑制毛细胞内HSP70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鼠鼓室注射干扰RNA是一种有效的将干扰RNA导人内耳尤其是毛细胞的方法,在毛细胞损伤机制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干扰RNA 小鼠 毛细胞
  • 简介:目的了解9月龄内听力损失婴儿助听器干预后的早期前听能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共纳入43例患儿,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组,分别有10、9、24例。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对43例9个月内双耳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在其双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后l、3、6、12个月进行前听能评估。结果三组患儿的平均IT—MAIS得分均随助听器配戴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患儿之间的IT—MAIS得分在配戴前及配戴后1、3、6个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2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O.05)。对配戴前及配戴后1、3、6个月的IT-MAIS得分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显示,中度组与重度组在6个月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与极重度组在6个月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与极重度组除在配戴1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听力损失婴儿助听后的早期前听觉能力随助听器配戴时间延长而提高,早期前听能发育主要受助听器配戴时间的影响。IT—MAIs可提供常规测听方法不能反映的重要听能发育信息,应作为听力损失患儿康复效果评估的常规测试方法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早期语前听能发育 听力损失婴儿 早期干预 助听器验配
  • 简介:本文以言语语言康复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有效运用实验为例,说明言语语言康复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可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互为支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教师的复合型技能培养和构建符合校情校本运作模式。

  • 标签: 医教结合 言语语言 康复技术 新模式
  • 简介:由东亚耳科学会(East—AsianOtologySociety)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届东亚耳科研讨会将于2014年5月8—10日在上海举办。该会议由东亚耳科学者创办,每两年一次,已分别在韩国首尔、中国台北、日本长崎举办,参会代表为来自东亚各国的主要耳科医师及听力学家,代表了本地区耳科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次会议以专题讲座、圆桌讨论及论文交流为主,欢迎全国同道积极踊跃投稿参会。(本次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

  • 标签: 耳科 东亚 征文通知 科研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1引言听神经瘤为主要起源于内听道前庭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亦称前庭神经鞘膜瘤。如果桥小脑角肿瘤最大直径为1-15mm,则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最常见的症状为听力下降,约占95%,但其中7-20%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本文报告2例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听神经瘤,以期为突发性聋的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 标签: 突发听力下降 听神经瘤 首发症状 神经鞘膜瘤 桥小脑角肿瘤 突发性聋
  • 简介: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创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医院是当时我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一所跟耳鼻喉专科医院,也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学科分别于1978年、1966年被批准为我国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于1992年成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单位。现已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博士后流动站 耳鼻咽喉科学 专科医院 硕士学位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社承办的2014第届全国耳鼻咽喉外科医师大会将于2014年10月底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2014年度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次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是自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以来的第4次全国学术盛会。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耳鼻咽喉科学 征文通知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外科医师 医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