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颗传统冠式修复与高嵌体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单颗重度缺损且能定期复诊病患44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病患结合高嵌体的修复治疗方法,对照组病患结合传统冠式修复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修复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单颗治疗病患,经修复治疗后两组都取得较高有效率,但是实验组病患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颗重度缺损病患采取高嵌体修复治疗疗法,要明显比传统冠式修复治疗好,且可有效减少牙龈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临床修复治疗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高嵌体 传统冠修复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常规护肝、补充电解质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施膳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 施膳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微创技术在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无痛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器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畏惧、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以及敲击增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张口受限、下唇麻木、干槽症、颞下关节疼痛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创面暴露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前、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效果。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微创技术 牙槽外科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埋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一年间我院口腔科埋伏患者26例行多排螺旋检查,通过三维成像技术,显示埋伏本身形态、走向、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检验其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三维重建技术,26例患者共显示埋伏28枚,三维重建技术清楚的显示埋伏的形态、位置、走向,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26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我科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所示情况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槽外科在固定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固定义齿修复前采用牙槽骨修整术、软组织移植术以及骨移植术,并探讨槽外科在固定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83.3%)患者的恢复状况为良好,3例患者(10.0%)为有效,2例(6.7%)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槽外科技术能为患者重建槽嵴的形态,从而提高义齿修复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牙槽外科 固定义齿修复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简易性的种植导板对患者实施修复种植操作之后评价其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修复手术之前利用2mm蜡线在模型上进行植体方向和植体位置的实际确定,然后采用植入道模板进行术前铺设,在实际手术中通过模板来良好的给与术中指导。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采取X线片修复检查。修复检查目的主要是检验已经被种植的植体其实际三维位置是否正确合适。结果经修复治疗之后280枚植体其植入方向和植入位置均达到了术前种植设计要求。197例患者对于种植修复实际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还有3例患者在进行了二次修复治疗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需要接受种植修复手术的患者来讲利用简易种植导板来实现引导手术的治疗方法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对植体方向位置给与准确定位同时也为后续二次修复奠定了基础。患者在以修复为中心的治疗之后普遍表示牙齿咀嚼舒适,咬劲有力。因而这种以修复为中心的种植治疗技术可以在现今以及后续的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性的利用和有效推广实践!

  • 标签: 修复 简易种植 导板种植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发病关系的调查。方法选取当地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调查本地的常住居民,由于儿童的牙质更容易受到不同饮水氟含量的影响,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人群年龄在6-15岁。结果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儿童氟斑的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且差异显著。结论饮用水中氟含量的增加能预防龋齿的生长,但氟含量过高又会引发氟斑的流行,严格控制饮水中氟含量,保护牙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同饮水氟含量 龋齿 氟斑牙 发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固定过渡性义齿应用于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列重度磨耗患者,体预备后制作固定过渡性义齿,待症状改善、咬合稳定后,进行固定义齿永久修复,比较修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咀嚼功能。结果永久修复后患者感觉舒适,咀嚼效率增加,牙本质过敏症改善。随访1年,未出现再度磨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将固定过渡性义齿应用于列重度磨耗患者重建咬合,在美观和功能上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义齿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技术和传统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等复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15例),另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31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畏惧症发生率、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及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6.10±2.23)min]比传统组[(24.30±3.02)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惧症发生率、槽窝不完整率、断根率、牙龈撕裂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残根、残冠、折裂等复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恐惧,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拔牙技术。

  • 标签: 微创技术 复杂牙 拔牙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环咽肌弛缓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咽肌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照组仪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lO一25次后,15例患者中有13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5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3例环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5例有所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4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运动训练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MED)和椎板开窗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5月~2014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1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的意愿确定手术方式,行MED治疗78例,行FD治疗102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随访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FD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症;而FD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住院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但适用于各种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基础治疗联合派力奥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将5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常规周基拙治疗。治疗组加用派力奥软膏治疗。对照组仅行周基础治疗,在首次就诊和治疗后的1、3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GHI)、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和探诊深度(PD)。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3月各项指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各项指标持续好转无复发。治疗组GI、SBI、BOP、PD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周基础治疗联合派力奥治疗牙龈增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派力奥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槽脱落情况,延长其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