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药物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4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各24例。手术组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s,50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渍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为67%,手术组为63%。联合组患者好转率为83%,手术组为83%。2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炎症、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联合组患者炎症、虹膜前粘连发生率(2/24)显著性低于手术组(11/24)(P<0.05),而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同时,适时使用氟康唑前房注入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角膜溃疡 真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发声原理、发声障碍分型,详细介绍了发声障碍评估指标的测量、临床含义等内容,为临床制订有效发声障碍矫治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发声障碍 评估指标 评估流程
  • 简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Syndrome,WS)是一类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虹膜、皮肤及毛发着色异常为特征疾病。后来研究发现,前庭障碍也是WS另一重要临床表现,包括前庭器官畸形及前庭功能障碍。本文探讨WS中黑色素缺乏对前庭障碍影响,分析WS患者缺乏前庭功能障碍症状原因,并提醒临床医生对需行人工耳蜗植入WS患者要密切关注有无内耳畸形。

  • 标签: 前庭障碍 WAARDENBURG综合征 畸形
  • 简介:古诗.儿歌具有一种内在旋律,是汉语韵律特征典型体现。在韵律障碍矫治中,采用诗歌和儿歌为载体,配以适当节拍进行训练,是一种切实可行方法。

  • 标签: 古诗 儿歌 韵律
  • 简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许多听力障碍儿童听力得到了有效补偿和重建.经过言语康复后.具有很好语言能力.能够与人交流.并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听力障碍儿童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生活,不会与人相处.不能很好地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 标签: 障碍儿童 听力 社会性 现代医疗技术 普通学校 语言能力
  • 简介:言语异常是大多数听力障碍儿童在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遇到主要问题,言语矫治是听力障碍儿童全面康复内容必要组成部分.目前,聋儿康复临床只把言语矫治简单地归为正音做法,使得言语矫治工作不能得到规范而系统地开展,势必会影响到聋儿康复整体专业水平提升.目的本文试图凭借言语病理学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中存在异常现象进行生理病理机制探讨,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种常用言语矫治专业方法,以期唤醒读者对言语矫治工作专业认知,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规范原有的康复行为,切实提高言语矫治工作专业水平.

  • 标签: 听力障碍 儿童 言语异常 言语矫治 聋儿 康复治疗
  • 简介:1前言2014年3月3日是第15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初级耳科保健重要任务之一是防止听力障碍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至少50%听力障碍是可以预防[1],了解和认识导致听力障碍原因并加以预防及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听力障碍发生率。

  • 标签: 听力障碍 预防 感染性 全国爱耳日 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儿童言语语言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关注,大多数家长受到儿童说话晚、口齿不清、发音错误等问题困扰,找不到相应医疗部门解决此问题。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达到17%,3岁达4%~7.5%,6岁达3%~6%[1]。学龄前儿童中,约7%~10%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而3%~6%儿童有言语感受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阅读和书写。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尤为重要[2]。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言语语言障碍 早期干预治疗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问题 口齿不清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构音障碍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性提高:患者《塞音构音语音评估表》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性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构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性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粘膜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造口管滴注肠内营养液百普力共7天。结果患者术前后各时间点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统计分析显示术后值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术后第8天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同样存在下降趋势,但是术后第8天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实验组比较,EN可促进病人胃肠粘膜功能恢复。

  • 标签: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腹部手术
  • 简介:目的验证言语呼吸训练方法有效性。方法对一名言语呼吸障碍脑瘫患儿进行言语呼吸训练,采用最长声时(MPT)作为言语呼吸功能评估和监控参数,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然后使用A-B设计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言语呼吸训练之后,该儿童最长声时有了极显著提高(P〈0.01)。结论言语呼吸训练对于治疗言语呼吸障碍患者是有效果

  • 标签: 呼吸障碍 呼吸训练 最长声时 脑瘫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意识提高,其多以教导听障儿童发展良好听力语言能力为主,协助孩子顺利衔接至融合教育安置环境中学习,因此,通过以家庭为中心干预服务提升家庭整体效能,协助听障儿童发展听力语言能力成为当前要务.台湾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已由过去以专家、机构本位服务,转变为强调支持家庭能力、权利与需求为主要导向家庭中心干预服务模式.本文以台湾听觉口语法干预为例,介绍以家庭为中心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评估.

  • 标签: 中心听觉 听觉障碍 家庭中心
  • 简介:目的:分析学龄期智力障碍儿童语音感知特征,为其后续临床康复提供启示。方法采用语音均衡式听觉识别能力测试词表(声母识别)测试44名低、中、高年级段智力障碍儿童语音感知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语音感知错误走向分析。结果①59%智障儿童存在语音感知问题,低、中、高年级段未达标人数分别占各自年级段人数80%、53.3%、42.9%;②智商对语音感知影响不显著;③低、中年级段差异显著,中、高年级段差异不显著;④不同音位错误走向及错误率不一致,最易发生语音感知错误声母音位是/b、q、h/和零声母/y、w/。结论智障儿童普遍存在语音感知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 标签: 学龄期儿童 智力障碍 语音感知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听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方法对32名听障儿童和18名健听儿童进行表情分类任务、表情指认任务、情绪情境任务测查。结果听障儿童在表情分类F(1,49)=9.601,P=0.003、表情指认,(1,49)=7.958,P=0.007、情绪情境F(1,49)=48.731,P=0.000三方面的表现均低于健听儿童。结论听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评估及干预工作要引起康复工作者关注。

  • 标签: 听障儿童 情绪理解 面部表情识别 情绪情境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对照人群,对耳鸡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使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估耳鸣残疾水平,对全部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50例耳鸣患者之中,有睡眠障碍表现38例(72%),平均PQSI得分10.64±4.89分;对照组有睡眠障碍者16例(32%),平均PQSI得分5.32±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QSI评分各项目除使用睡眠药物情况外,PQSI量表所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耳鸣响度与睡眠障碍总分相关(P〈0.01)。对于耳鸡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障碍总分是加重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因素(P〈0.01)。结论耳鸣患者易伴随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在耳鸣治疗中开展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耳鸣康复。

  • 标签: 耳鸣 睡眠障碍 耳鸣残疾评估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单纯型语言障碍(specificlanguageimpairment,SLI)是指个体语言功能发展受限,这种语言缺陷并非由听力缺陷、智力损伤或神经损伤引起。本研究介绍了单纯型语言障碍儿童语言特征、社会情绪行为和信息加工特征,以及单纯型语言障碍研究趋势。

  • 标签: 单纯型语言障碍 社会情绪行为 加工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插管患者术中置胃管营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上消化道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按照术中置入胃管与营养管方式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胃管和营养置入;而实验组则是在借助了可视喉镜辅助下,实施了胃管、营养插入。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16.50±2.25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60%;实验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为7.25±2.13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1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组患者术中出现鼻腔出血、喉头水肿等情况发生率也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辅助下巧插胃管、营养需时较少,损伤小,成功率高。

  • 标签: 可视喉镜 胃管 营养管 巧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