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52例,均在内径为3~9mm的硬质支气管镜下钳取异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硬质支气管镜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探讨角型青光眼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02例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内容。结果102例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方法准确,护理措施恰当,出院指导科学全面。治疗后症状消失,眼压控制良好,无医疗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角型青光眼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准确使用各种药物,正确实施眼部护理,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诊断、积极处理。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治6岁以内气管气管异物90例,均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气管支气管异物 小儿 呼吸道异物 耳鼻喉科
  • 简介:患者女,60岁。脑出血意识不清,气管切开术后2年半突然呼吸困难半小时来诊。查体: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20/13kPa,神志不清,Ⅱ度呼吸困难,颈部带10号金属套管,取出套管,发现末端缺失约20mm。

  • 标签: 气管套管横断 气管异物 脑出血 诊断
  • 简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其中,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眼类型以原发性角型青光眼为主.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发性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其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跟部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意义的早期筛查指标,指导早期临床预防性治疗。方法收集60例PACG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力、眼压、眼睑、晶状体、眼底、前房深度、房角镜、视野等基本眼科检查及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有无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ACG具有较显著联系的有高血压病和前房深度、角膜横径、睫状体晶状体距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前房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R为2.687,95%可信区间为1.078~4.000。结论高血压病、浅前房、角膜横径小、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小是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浅前房是PAC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4-226)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深度
  • 简介:患者女,57岁,无青光眼病史.因"右眼视物不清20余天"入院,23d前在外院全身麻醉下行"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术后第一天感右眼视物模糊伴疼痛不适.诊断为"右眼急性角型青光眼"入院查体;视力右0.4,左0.8,眼压:右32mmHg,左13mmHg,(1mmHg=0.133kPa),双眼角膜尚透明,前房略浅,瞳孔中度大,对光反射消失,前房角镜下见房角NⅢ~Ⅳ,晶状体轻度混浊,右眼晶状体后囊下见青光眼斑,双眼C/D≈0.5.诊断为"双眼角型青光眼".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巩膜分层咬切术后,眼压10~13mmHg,病情稳定,左眼择期行激光虹膜周切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全身麻醉 冠状动脉搭桥术 诱发 入院查体 视物不清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0—01/2012—12诊断为急性角型青光眼115例115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45眼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70例70眼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前房穿刺术
  • 简介: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发性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主要在亚洲地区较为高发。目前发现该病与患者年龄、性别、人种、遗传等因素有关。了解PACG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发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能指导临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就其流行病学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流行病学特征 世界范围 亚洲地区 患者年龄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角型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患者实施了小梁切除加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并发症严重,主要是角膜水肿和眼内纤维膜形成;出院时全部病例眼压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5者4例(40%)。结论:对急性角型青光眼并早期白内障的三联手术应慎重实施。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三联手术
  • 简介:目的探索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表面麻醉下经气管镜或麻醉插管进行气管内支架置入.结果全部7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症状缓解.随访4~16个月,气道通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气管镜下内支架置入术,具有麻醉简单、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起效快的优点.

  • 标签: 硬管支气管镜 气管狭窄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联合激光手术技术治疗原发性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房角粘连超过180°的原发性角型青光眼62例(88眼),一次性行联合激光手术(多波长氪绿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Na: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结果:随访6~24mo,在88眼中眼压可以控制在21mmHg以下80眼(91%);88眼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或开放;手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无明显变化,除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眼压升高及虹膜炎症反应外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激光手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房角成形术 虹膜切除术 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未开展舒适护理模式的2008年3月-2009年12月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已开展舒适护理的2010年3月-2011年11月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焦虑状况低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轻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起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 焦虑 舒适度
  • 简介:目的:观察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共105例,其中临床前期91眼,先兆期32眼,间歇期46眼,均先使用倍频Nd:YAG激光在拟行周边虹膜切孔处分层射击,最后用YAG激光穿透造孔,随访12mo,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6h眼压暂时性升高,24h后眼压下降,虹膜周切孔均通畅,房角无粘连,3眼周切孔处局限性晶状体混浊。结论:倍频Nd:YAG激光联合YAC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是防止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

  • 标签: 倍频Nd∶YAG激光 YAG激光 周边虹膜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伴原发性角型青光眼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白内障伴原发性角型青光眼31例(36眼),进行手术处理,复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IOL)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症下两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包括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眼压变化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0个月~12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P值均〈0.05,前房深度两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房角两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二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加深前房和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白内障伴原发性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2例合并白内障的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等变化。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加宽。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作为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残余慢性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超声乳化术后眼压控制不满意的慢性角型青光眼15例(15只眼)。测量日眼压曲线后给予每晚1次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滴眼。分别于用药1周、4周、8周时测量日眼压曲线,比较用药前后的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幅度。结果用药前平均眼压峰值(23.83±3.74)mmHg(1mmHg=0.133kPa),用药1周后眼压峰值平均为(15.25±3.71)mmHg,眼压下降幅度36.0%,眼压峰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周眼压波动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眼压控制平稳,未见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是治疗超声乳化术后残余慢性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药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7-228)

  • 标签: 曲伏前列素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 简介:我科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急性角型青光眼77例(77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共77例(79眼,晶状体核硬度在Ⅳ级以上者均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未包括在本组资料中)。超声乳化组32例(32眼),小切15组45例(47眼)。其中男性23例(23眼),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疗效比较 治疗 眼合
  • 简介:<正>患者,男,69岁。1998年5月28日吃早餐时,不慎将牙齿误吸,当时呛咳剧烈,呼吸困难,自己试图用手取未成功,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予诊治。1998年6月2日突然发热,再次出现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门诊拍胸片报告:左肺不张、左下肺阻塞性肺炎,以"左支气管异物"收住院。查体:精神差,神

  • 标签: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缓解 阵发性 阻塞性肺炎 左肺不张
  • 简介:我科采用坐位气管切开术对20例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15~30岁者6例,30~50岁者12例,50~65岁者2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坐位 危重患者 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