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平板法制备12和24h白念株菌生物被,每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法尼醇(100~900μmol/L)培养24h,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检测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的抑制作用效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被形态。结果:不同浓度的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均有抑制作用(P<0.05),法尼醇浓度增加,抑制强度呈上升趋势。培养12h,抑制白念株菌生物被50%活性的最低药物浓度(sessile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50%,SMIC50)为600μmol/L;培养24h,SMIC50为200μmol/L。结论: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抑制强度与法尼醇浓度和生物被时相相关,高浓度法尼醇的抑制效果高于低浓度法尼醇。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法尼醇 XTT减低法
  • 简介:目的通过白色念珠菌改良热酸性酚RNA提取方法与玻璃珠、超声破碎和液氮研磨的比较,确定一种有效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总RNA的方法。方法将培养3h和6h白色念珠菌生物分为2组,每组分别采用热酸性酚、玻璃珠、超声破碎和液氮研磨,提取酵母相白色念珠菌的总RNA,用分光光度计及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RNA的浓度、纯度以及完整性。结果1~8号样本RNA总量依次为:9.96、12.72、2.88、4.56、2.76、4.92、7.32、10.68μg。结论热酸性酚是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总RN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生物膜 白色念珠菌 RNA提取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应用于下颌口覆盖义齿常见的问题,并探讨预防或解决的方法.方法:用MagfitEX系统为23名患者制作下颌口覆盖义齿,共制作磁性附着体57个,观察1-1.5年,了解使用中发生的问题.结果:57个磁性附着体有2个磁体脱落,1个根面板脱落,57个基牙5个发生龈缘炎,1个发生继发龋,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5例(以每一侧为1例计算),23副下颌覆盖总义齿,3副折断,根面板及磁体末见明显腐蚀,磁力无明显减退.结论:Magfit磁性附着体适用于下颌覆盖总义齿,临床上常见的问题都能预防或对症处理.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全口覆盖义齿 临床应用 预防
  • 简介:目的:解决口曲面断层上颌牙体根端水平状大片低密度影现象,提高牙体影像清晰度。方法:使用法国产trphy曲面断层机,嘱患者做下颌中切牙前伸错,挺胸低头,舌体上提,将上下颌中切牙牙根冠相对长轴线进入垂直断层域后进行投照。结果:发现上颌牙列牙体或牙根部水平长条黑色低密度影的原因,是患者舌体小,口咽腔空容积大,降低了X射线阻射率,掩盖了上颌牙体根端影像。结论:采用下前牙错前伸,大低头、舌体上提摆位,改变了X线穿过的路径,避开了口咽腔的低阻射区与上颌牙列根端影像的重叠,提高了口牙曲面断层影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曲面断层 上颌牙列 大片状低密度影
  • 简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过阳极氧化、循环预矿化、加热处理(APHTM)的生物活性,采用组织学分析和显微CT扫描(Micro-CT)比较APHTM和未处理(NTTM)的引导骨再生能力。材料与方法:制备APHTM样品并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天,然后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着用X射线能谱分析钙和磷酸盐的沉淀情况。体内实验中,在大鼠颅骨构造临界尺寸缺损(直径8mm).用APHTM或NTTM覆盖处理(每一组n=14)。在2周和4周后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n=3)。将骨荧光标记物在第3周(茜素红)和第5周(钙黄绿素)分别注射入每组三只大鼠,在第7周进行组织学分析,第8周进行Micro-CT扫描(n=5)。结果:APHTM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于模拟体液浸泡2天后.APHTM表面特征性地遍布致密的纳米片状晶体、钙磷浓度增加。在2周和4周,APHTM组显示新生骨紧密贴附于上.而NTTM样品组在和新生骨之间形成结缔组织间隔。在荧光分析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Micro-CT分析显示.APHTM组较NTTM组骨量低,但骨矿化密度更高(P〈005)。结论:结果表明,用APH处理可促进与新成骨之间紧密贴合,从而提高骨再生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该结论。

  • 标签: 引导骨再生 骨缺损模型 钛膜 Micro-CT扫描 大鼠 表面改性
  • 简介:目的用分光光度仪分析不同桩核材料对瓷冠表面光透射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3个离体天然牙用树脂复制出人工牙,牙根按桩核修复的要求作常规根管预备。用硅橡胶取印模,制作4种类型的桩核(抛光的、不抛光的金合金桩核,瓷桩核和烤瓷金属桩核)。瓷冠分3种类型(表面上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内插色IPS-Empress2铸瓷二代和In-Ceram)。在25度的暗室状态下用分光光度仪对样品分析。牙放在白炽灯的背光处,以免光直接进入分光光度仪对明暗色带产生干扰。在样品表面取4个区域(牙颈部、中部、切端及邻面)作透光分析。在天然牙上测12组值,在人工牙上测144个值。结果天然牙有最大的亮度。在瓷冠中表面上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有最大的亮度,内插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亮度最低。在不同类型的桩核中,铸瓷桩核亮度最大,烤瓷的和抛光的金合金桩核亮度次之,不抛光的金合金桩核亮度最差,但从临床观察不同的修复体无明显区别。结论表面上色的玻璃陶瓷(IPS-Empress2铸瓷二代)透明度最好,在冠厚度相同时用分光光度仪对不同实验组作分析有一些差异,但无临床意义。此实验认为使用抛光的金合金桩核对瓷冠的美观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分光光度仪 临床评价 桩核 全瓷冠 光透射度 人工牙
  • 简介:氟化物的防龋作用较为明显,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氟化物剂型多有其缺点,严重影响了氟化物的临床应用。氟化物涂作为一种局部应用氟化物缓释剂型,由于其独特的剂型特点,在防龋、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和预防正畸过程中牙釉质白斑的发生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在许多国家氟化物涂已取代了氟化物凝胶的应用。本文就氟化物涂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功能特点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氟化物涂膜 龋齿 牙本质过敏症 牙釉质白斑
  • 简介:Procera瓷系统是为前牙和后牙区的单个牙修复体而研制的。另外,还可制作Branamark种植系统中CereOne基台无金属的上部结构,或经预备的氧化铝基台(CerAdapt)上的冠。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系统制作的Procera基底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经调磨与基底冠相适应的烤瓷贴面可满足极高的美观要求,且耐磨耗,具有对牙周组织和种植体周围组织无炎性反应的理想的表面结构。本文意在提供一个科学研究、临床应用、技工室制作过程和病例报道的概述。

  • 标签: Procera全瓷系统 种植体 制作 氧化铝基台
  • 简介:从事口腔医疗服务的口腔医师可分为口腔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两部分,口腔科医师与口腔科医师有鲜明的特色,是口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为民众的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口腔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很少。本文对口腔科医师进行了论述,界定了口腔科医师的定义,分析了口腔科医师的特点及性质,初步论述了口腔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对口腔科医师的工作区域、服务范围及培训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口腔医师 全科医师 口腔医疗服务 医疗保健工作 专科医师 全身健康
  • 简介:屏障材料是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关键,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新材料,另一方面是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与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及种子细胞皆有与屏障复合的报道。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 生长因子 屏障膜
  • 简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跨转运蛋白超家族参与抗癌药物的跨转运,减弱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BCB1转运体、ABCC1转运体和ABCG2转运体是ABC转运体家族中已知的介导耐药的主要成员,并且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目前逆转耐药的研究焦点。本文就这三种转运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ABCB1转运体 ABCC1转运体 ABCG2转运体
  • 简介:肉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6%~9%,多发生于下肢及躯干部位,且多见于关节旁软组织内,病变恶性程度较高,有其特定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分子发病机制。由于存在不同亚型及病变发展较为迅速,对手术医生、放化疗医生而言,滑肉瘤的治疗仍是较大的挑战。位于头颈部原发的滑肉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滑肉瘤病例的3%~5%,因此对于其临床病理资料的研究也较少。通过查阅最新文献资料及回顾我院的头颈部滑肉瘤病例资料,我们认为手术+术后放疗的方法仍可做为滑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化疗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价。

  • 标签: 滑膜肉瘤 染色体融合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材料(仿生型改性胶原)应用于动物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通过模拟牙周炎骨缺损形态在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制作3个大小为5mm×5mm的急性二壁骨袋的骨缺损模型,深达牙面。采用自体对照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骨缺损区随机分为3组:胶原组、聚四氟乙烯(e-PTFE)组、空白对照组,共5只Beagle犬、14个实验部位。术后2、4、8、12周将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并重建、扫描电镜Ca、P元素微区定量测定。结果该仿生型改性胶原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暴露后抗感染能力。术后12周,仿生型改性胶原组的新生骨高度、体积与e.胛FE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引导的新生骨钙磷比值(Ca/P值)高于空白组及e-PTFE组。结论动物实验显示.该新型仿生型改性胶原具有良好的提高牙周骨再生能力。

  • 标签: 胶原膜 骨再生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钙磷比
  • 简介:本文对运用IPSEpress压铸玻璃陶瓷系统修复单个前牙或后牙的144个冠进行了评价。这些冠修复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8个月(平均37个月)。用Kaplan-Meier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预计成功率为95.35%。同时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冠进行评价,多数冠的颜色匹配、外形、边缘完整性、继发龋及边缘着色均达到A级。本研究结果表明,若严格遵循操作步骤,这种材料可被成功运用,尤其用在前牙区。

  • 标签: EMPRESS 全瓷冠 临床报道 牙全冠 修复
  • 简介:影响牙再植的因素众多,牙再植的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改善牙再植的预后一直是儿童牙科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牙再植的过程一般包括患牙及牙槽窝的处理、惠牙再植和固定。辅助治疗则包括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抗菌措施、破伤风疫苗的强化等。由于牙根发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惠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患牙的根面处理及再植后的固定措施有所差异。此外,还需根据患牙牙根发育是否完全、患牙根面是否有活性牙周膜细胞覆盖等对患牙牙髓进行相应的观察或处理。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 标签: 牙脱位 牙再植术 牙周膜细胞 根面处理 固定
  • 简介:牙菌斑生物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其形成过程呈时空动态变化,是菌丛赖以生存及细胞间信号交流的场所。对于菌斑生物的空间结构、信号交流及生物活性变化的研究渐成热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eonfocallaserscanningmicroscope,CLSM)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牛物学的研究,成为牙菌斑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荧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CLSM在口腔菌斑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而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被引入细菌生物的研究中,使结合CLSM的荧光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荧光技术做一综述。

  • 标签: 牙菌斑生物膜 荧光染色 核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 简介:本文介绍一例年轻患者正畸后下前牙出现严重龈退缩的跨学科治疗病例。MillerⅢ度龈退缩患牙常伴有严重的牙根异位,这类牙的根面覆盖术的预期效果往往是不确定的。治疗方案应包括:①牙齿邻面去釉获得牙弓间隙;②受累牙在颌骨内移动;③龈手术根面覆盖。该患者固定矫治后7个月复查时,可见异位牙已得到矫正,根面暴露处的根方角化龈组织已开始形成,变成了Miller度龈退缩,这时可认为根面覆盖术的可预测性将得到改善。根面覆盖术中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术后1年的临床检查见根面已完全覆盖,牙龈颜色与邻近的组织协调,唇侧龈厚度增加。正畸-牙周联合技术,用在严重的龈异常牙的治疗上,可以达到理想的牙周美学效果。

  • 标签: 牙龈退缩 联合治疗 正畸 手术 根面覆盖 年轻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生物成熟初期可溶性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变异链球菌生物成熟初期不同时间点(16、18、20、22、24h)菌体可溶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菌斑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镜下见16h形成的生物主要由散在微菌落构成.随时间延长其菌落逐渐变大并与相邻菌落融合(18~22h).最终相互重叠(24h)。比较5个时间点变异链球菌生物中菌体可溶性蛋白未见特异表达的蛋白条带.且相同位置的蛋白条带在蛋白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可观察到变异链球菌菌落从聚集到重叠形成成熟生物的过程.16-24h成熟初期变异链球菌生物中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在野外事故现场和战场的快速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方法分别对6只杂种犬和6只小型猪进行环甲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实验过程中,特制分段弧形环甲穿刺管从环甲刺入并推进,其尖端自然向上挑破皮肤穿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果杂种犬切开时间为(2.04±0.98)min,小型猪切开时间为(2.32±1.12)min,通气迅速。同时,弧形环甲穿刺管在颈正中固定,不易向两侧偏移,有利于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论此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所有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完善后有望应用于野外事故现场。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术 特制弧形环甲膜穿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