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徐筱译游离结缔组织移植技术目前被认为对于根面覆盖来说是最可预测的外科技术。但是,由于需要第二个手术部位获取移植组织,使得学者对其他方法产生了兴趣。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根面覆盖的新方法:微孔外科技术(thepinholesurgicaltechnique,PST)的可行性。这篇回顾性研究对采用PST方法治疗的43位患者的121个牙龈退缩位点的疗效进行检查,这些位点中85个为Ⅰ度或者Ⅱ度退缩,36个为Ⅲ度退缩。平均初始龈退缩为34±1.0mm。平均复诊时间为18±67个月。无第二个手术部位,仅用生物可吸收膜或脱细胞真皮组织基质作为移植材料。PST不需要松弛切口、锐性分离和缝合(当使用生物可吸收膜时)。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个长2~3mm的切口(当作入路)。对于Ⅰ度和Ⅱ度退缩位点的PST疗效预测显示,完全的根面覆盖率可达到81.2%。而对于Ⅰ度和Ⅱ度退缩位点的PST效果分析显示,平均牙龈退缩减少百分率为94.0%±148%。当Ⅰ度,Ⅱ度和Ⅲ度退缩位点的数据集中起来后,疗效预测和效果分析的结果分别显示为69.4%和88.4%±19.8%。单次治疗的平均时长为223±10.1min。患者对于美观的满意率为95.1%,而且平均7.34±13.5d内可以感受到美观的变化。几乎没有术后并发症。这个结果显示PST有希望成为一个微创、可预测、有效并且省时、经济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取得很好的患者疗效满意度。

  • 标签: 根面覆盖 外科技术 微孔 疗效预测 牙龈退缩 手术部位
  • 简介:老年人牙列的缺损、缺失十分常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义齿族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许多人虽已步入老年,但仍追求高品质量的生活,他们不愿像过去的老人一样安于缺牙瘪嘴。

  • 标签: 老年人 全口义齿 固定义齿 种植义齿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激光预备牙本质形态学变化和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至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集20~40岁新鲜拔除的活髓第三磨牙20颗及根尖发育完全的前磨牙8颗,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Cr:YSGG)激光处理暴露的牙争面牙本质,然后按照不处理、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mol/LEDTA调节各自分为4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前磨牙牙本质处理面形态;第三磨牙使用Adpereasybond或Singlebond2黏结,Z350树脂逐层堆积树脂冠后,制作哑铃型试件进行微拉伸黏结强度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SEM观察发现:前磨牙激光预备后不处理组(对照组)牙面不规则,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磷酸酸蚀组牙本质表面最规则,自酸蚀组和EDTA处理组处理后表面变化不如磷酸酸蚀组明显。微拉仲黏结强度测试结果显示,第三磨牙分组后的3种处理方式牙本质黏结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酸蚀组黏结强度最强(P〈0.05),而自酸蚀组及EDTA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磷酸酸蚀、自酸蚀及0.5mol/LEDTA调节3种处理均可提高激光预备的牙本质黏结强度,37%磷酸酸蚀组获得最佳短期黏结效果。

  • 标签: 激光 牙本质表面处理 微拉伸黏结强度
  • 简介:唇腭裂患者由于自身畸形程度及外科手术的影响,其颌面部组织结构均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特征。对唇腭裂患者术前术后颌面部组织进行测量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价手术,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及理论支持。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照片测量法,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但不够准确;X线测量法,测量结果可靠,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使用不方便;而三维测量法能够客观定量地分析面部外形,简便、精确、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唇腭裂 头影测量 三维测量
  • 简介:目的:简化传统Ⅱ类洞三明治修复方法及防止充填后出现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就诊患者患牙300颗(267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实验组1:把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充填至整个窝洞壁,光照固化后,不作酸处理、不涂粘接剂,直接充填复合树脂;实验组2:对实验组1的玻璃离子进一步树脂增强,把复合树脂一部分深入到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内,另一部分露在窝洞内;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充填。12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实验组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界面间无1例出现分离现象。实验组1有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2.47%;实验组2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5.79%;对照组有4颗术后敏感,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86.96%。实验组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中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能牢固结合。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但不能防止龈壁继发龋。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

  • 标签: Ⅱ类洞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 三明治充填技术
  • 简介: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用正畸矫治器,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器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的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系统中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55颗拔出的牛牙颊面进行研磨以暴露出平坦的牙本质表面,再将牙齿分成4个实验组,使用4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分别为OneUpBondFPlus,ClearfilSEBondXenoⅢ.以及FuturaBondNR.对照组为传统的酸蚀;中洗粘结系统AdperSingleBond2。所有实验组均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或两层的自酸蚀粘结剂.再将复合树脂粘结至牙本质.24h后在一个万能试验机上以1mm/min的速度对试样进行剪切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以及Tukey检验(5%)。结果:不同的粘结剂类型、使用方法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所有粘结系统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主动使用两层自酸蚀粘结剂产生的平均粘结强度要明显高于被动使用的。结论:主动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能有效增加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而且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粘结的影响取决于所测试的粘结剂类型。

  • 标签: 自酸蚀粘结 粘结强度 牙本质
  • 简介:本病例描述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水平根折伴脱位的治疗过程。一名17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自诉其17d前发生运动意外.其间未对外伤患牙进行任何的应急治疗。因患牙复位失败.取出牙齿的冠方部分及断根,对冠方部分行口外根管治疗后进行再植,并用牙弓夹板将其固定在生理位置4周。通过术后1~6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提示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术后24个月再植牙达到了预期的低咬合状态。经测量.术后6年再植牙咬合距离降低约1mm。

  • 标签: 脱位 水平根折 牙再植 牙弓夹板 根管治疗
  • 简介:种植式修复体周围软组织缺损.带来的一个主要美学问题是修复体牙冠明显伸长。本病例报告介绍了一种改良式外科手术修复方法,解决种植体周围出现水平和垂直向软组织缺损而美学要求高的患者的问题。术前1个月.拆除种植式修复体牙冠,调整之前的种植体基台,戴入与同一牙弓对侧切牙相对称的一个短的临时冠。这个改良式外科手术是由袋状冠向复位瓣术联合2个结缔组织瓣移植组成,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缺损。术后4个月,制取终印模前.利用新的种植体基台和临时冠进行软组织成型。术后9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边缘与治疗前相比.向冠方延长4mm.软组织边缘水平与右侧中切牙一致。从根方到软组织边缘.治疗完成后唇侧软组织厚度比测量的1.5mm增加了22mm。这个牙修复体如实地重现了同一牙弓健康的对侧中切牙的外形。术后2年.软组织边缘稳定.种植体周围美观的外形保持良好。此病例介绍了全面改善种植体周围严重的垂直和水平向软组织缺损的可能性,并通过联合膜龈和修复的治疗.患者满意度很高。

  • 标签: 周围软组织缺损 美学修复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种植体 改良式
  • 简介:口腔显微镜和牙周内窥镜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通过它们可直视软、硬组织,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大大提高治疗效率。本文对口腔显微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 标签: 口腔显微镜 牙周内窥镜 临床应用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其领域涉及修复、正畸、种植、颌面外科等多学科分支。Takashi等人指出,CAD/CAM技术的普及使口腔医学迈上一条集约、高效、精确、数字化的道路,数字化诊疗模式是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与主流技术,简便快捷地取得高精度的数字化模型是整个数字化诊疗成功的前题与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发展前景[1]。

  • 标签: 扫描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CAD CAM技术 数字化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和模拟等各个阶段。在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应用于各个专业,本文重点阐述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口腔内科及正畸科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技术细节的改良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因龋坏、外伤等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牙根根面位于龈下的残根或残冠患者34例(患牙38颗),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术中采用改良球钻、EX-21EF车针等技术细节处理,术后6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26颗患牙评价为满意,占68.4%;7颗基本满意,占18-4%;5颗不满意,占13.2%,其中2颗患牙邻面暴露不佳,1颗患牙根分叉区断面暴露不佳,2颗惠牙龈缘与邻牙明显不协调。结论使用改良球钻和EX-21EF车针可提高牙冠延长术中去骨效率和效果;行内斜切口、去除游离牙龈后,测量并记录切端牙体组织至龈缘距离,此距离增加3mm即为预期去骨位置,该方法简单可靠,对术前断面位于龈上或龈下的患牙均适用;缝合后再用高频电刀切除和修整腭侧龈瓣,可使龈瓣更准确地复位于预期位置。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残根
  • 简介:软组织量缺乏给口腔患者的预后造成诸多不理想,软组织膨胀技术是解决软组织量缺乏较理想的方法。本文论述了从传统软组织扩张器到自动渗透性的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于软组织膨胀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可用于口腔软组织膨胀的几种高强吸水树脂的研究现状。

  • 标签: 口腔软组织膨胀 软组织扩张器 高吸水树脂
  • 简介:1986年DrP.C.Kesling[1-2]发明了Tip-Edge托槽.Tip-Edge的托槽形态采用直丝弓托槽的形式,Tip-Edge的技术理念[3]包含Begg矫正技术使用者所熟知的细丝弓差动力技术.Tip-Edge的矫治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开咬合;第二阶段关闭间隙;第三阶段,实现牙齿轴倾度的纠正和转矩的表达.Tip-Edge技术可以说是是Begg技术和直丝弓技术的有机融合,矫治过程中可以同时实现方丝弓和圆丝弓的动态交互作用.

  • 标签: Tip-Edge矫正技术 临床应用 Tip-Edge技术 BEGG矫正技术 直丝弓托槽 BEGG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面中部骨折 复杂性骨折 穿颊器 内镜 微创治疗
  • 简介: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此方法仅需从自体获取少量种子细胞,通过体外扩增并与适当的支架材料整合后,移植入骨缺损区或经体外培养后再移植入受区,产生新的自体骨组织并与周围正常骨愈合,达到修复目的。本文拟就组织工程下颌骨支架材料、种子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下颌骨骨缺损 生长因子 骨扩增 种子细胞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牙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牙周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 简介:第13届国际正畸研讨会在希腊落幕,我院正畸科许天民教授应邀在开幕式上进行大会主题发言,他的演讲题目是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 标签: 控制技术 正畸科 生理性 国际 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