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体对局部无牙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正日益增多。但是,将种植体置于下颌骨的后部区域常常受到限制。本项长达10年的纵向随访研究的目的是对位于下颌骨后部的短种植体支持式固定局义齿(FPD)进行评价,并且对种植体支持的FPDs和牙-种植体支持的FPDs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3名尚有剩余下颌前牙的患者,每位患者接受单侧FPDs修复。一侧FPD由2枚种植体支持,另一侧FPD则由一枚种植体和一颗天然牙支持,这样可进行个体内比较。每一颌骨上两种类型的FPDs分布是随机的。研究项目包括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变化和机械并发症。结果牙-种植体连接方式在10年中没有表现出对整体成功率有任何不良的影响,也没有发现短种植体有不满意之处。结论本实验提示由一颗天然牙和一枚种植体共同支持的修复结构,可推荐作为一种在下颌骨后部可预测的和可靠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牙-种植体支持 种植体支持 固定局部义齿
  • 简介: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包括:(1)阐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于无牙颌患者的义齿支持组织的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2)发展一种方法对支持组织予以定量评价。材料和方法采用7个因素对31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每个因素分为三到四个等级,对于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7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对总体评价的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结果基于7个因素的作用,产生了定量评价支持组织的方法,计算这些因素的分类分数,而分类分数的总和又被转换成0~100之间的整数。定量分析的分数的结果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紧密相关。结论阐明了临床上影响有经验的修复医师评价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的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所采用的定量研究的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应用于操作前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 标签: 影响因素 义齿 支持组织 综合评价 无牙颌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体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式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体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体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牙槽嵴骨组织丧失,无足够的骨组织提供给修复体,特别是下颌双侧后牙区牙槽嵴的高度低平而浅,仅前牙区或者其它牙位残存部分牙齿,而余留牙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冠过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为了保存余留牙,增强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保存剩余的牙槽骨,我们对Ⅲ.松动牙采取了保存治疗,待牙稳固后,再行夹板固定,进行覆盖义齿修复.

  • 标签: 铸造联冠 固定夹板 覆盖义齿 修复术
  • 简介:2014年11月18-23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美国微笑行动基金会支持下,邀请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专家组对来自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的48名颌面外科病房、麻醉、ICU、儿童牙病科医护人员进行了基础生命支持和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国际急救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包括成人、儿童和婴儿基础生命支持操作,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科心动过速,儿科心动过缓,儿科除颤和电复律以及呼吸紧急情况处理等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高级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口腔颌面外科 急救培训 儿科
  • 简介:近年来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是由于受到上颌骨的解剖形态、上颌骨吸收形式、种植区牙槽骨的质量、上颌骨在发音中的重要作用、上前牙在面部美学中的重要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医生在进行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的诊断和设计时需要非常谨慎。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牙颌面部美学诊断、设计的文章,通过对牙颌面部进行垂直向美学分析,为需要进行上颌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提供美学设计基础。

  • 标签: 无牙颌 种植 美学
  • 简介:为下颌覆盖义齿提供足够支持所需最少数目种植体的相关文献很少。目前,有人认为下颌孔间区域最少放置2个种植体。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老年患者(八旬老人)中单个联合种植体能否为下颌全口义齿提供足够有效的支持,以及需要下颌义齿修复的患者对这种综合外科的、修复的,经济的简单概念是否感到满意。有9位患者(平均年龄82.2岁)采用了单个联合种植体,并应用球状附着体支持全口义齿方式进行修复。一年半内间隔3-6个月对患者回访,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手段,包括患者反应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改变的观察。研究发现,单个种植体支持的修复方式不仅使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而且所述症状也明显减少(P<0.01)。在观察期内,治疗初期种植体周围牙周袋深度和骨吸收增加,但6个月后达到稳定。回访期内义齿使用(戴入与摘除)也得到改善(P<0.01)。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八旬老人)的口腔修复来说,单个种植体支持下颌全口义齿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下颌全口义齿的经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 单个种植体 下颌全口义齿
  • 简介:天然牙联合种植体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可以解决KennedyI、Ⅱ类牙列缺损(特别是有多数牙齿的缺失)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稳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类修复方法也可作为由于患者骨组织或经济原因不能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有关这类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比较少,且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物力学及临床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可摘局部义齿 多数牙缺失
  • 简介: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例下颌牙列缺失的患者,植入2颗种植体,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的覆盖义齿,随访6个月—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和X射线检查两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覆盖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临床效果好。

  • 标签: 种植义齿 球帽附着体 覆盖义齿
  • 简介:本实验室研究调查了螺钉固位的双套冠修复体的载荷传导情况。实验中在铝块内埋入了3个连接了拉力计的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它们包括中间的一个EsthetiCone和两侧的Ti-Adapt基台,并在其上制作双套冠式修复体,该修复体还包括了近远中各一个悬臂桥体。实验研究了螺钉固位和粘结固位相结合的修复体固剂的缓冲能力。在EsthetiCone下应用不同厚度的垫片,可调整修复体的不密合程度,在每个种植体和单端桥体上轮流加载50N的载荷,并测量其载荷的分布。结果显示;上紧中间修复体的螺钉,可加大载荷分布范围。粘固剂调节了双套冠冠层间的不密合,明显减小了一些支持种植体上的弯曲力矩,系统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不密合的耐受力,并能够提供多方面的修复选择。

  • 标签: 种植体 双套冠修复体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的留存率、成功率(无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并评价悬臂长度对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5月1日在Pubmed和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英文临床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修复成功率和边缘骨吸收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的题目和摘要263条,最终纳入16篇文献。6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meta分析显示是否带有单端悬臂梁对其成功率、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均无显著影响。10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其种植体留存率为97%~100%,种植修复成功率为52%~98%,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23~1.73mm。没有文献报道悬臂长度对种植修复有不良影响。结论: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是一个可预期的治疗选择。当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悬臂梁〈9mm,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悬臂梁〈15.6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悬臂梁 边缘骨吸收 临床评估 系统回顾
  • 简介:目的描述用种植体支持的上颌固定修复的治疗计划及所需临床过程和技工制作步骤。材料和方法如果病人需要对上颌牙列缺失进行固定修复,我们必须尽快决定这种修复设计是否能满足美观、发音、舒适及功能的需求。这样,临床需检查某些重要的因素,同时还应用可改编的CT影像技术来评价合理的种植角度、可利用的骨量及冠修复体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少量骨吸收及适当颌间距离的病人,种植体通常可被安置在为固定修复而设计的特定部位。为了评价和选择最佳美观、生物性能和功能。在6个月的愈合期中,病人口内需带入暂时固定修复体。完美的暂时修复体将被用作最终修复的参照。结论如果临床和X线诊断指示,可用种植支持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还需有精细的外科术前计划,设置精确的种植部位和循序渐进的修复治疗过程。只有这样,种植支持的金属烤瓷固定修复才能在适当准备和适合的口腔环境中建立。

  • 标签: 上颌牙列缺失 种植支持 固定局部修复 临床 技术设计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和肿瘤微环境中Treg免疫细胞的分布状况。方法:对我院30例未经其他治疗的60岁以上口腔鳞癌患者进行标本及外周血采集,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细胞水平,采用chiss200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细胞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3.Treg中CD31+Treg比例OSCC患者高于对照组。4.OSCC患者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存在Treg的浸润。结论:OSCC患者存在Treg的水平异常,我们推断Treg的浸润有可能抑制了全身及局部微环境中抗瘤因素的抑瘤效应。

  • 标签: 口腔鳞癌 Treg免疫 细胞肿瘤微环境
  • 简介:本回顾性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和12μm凹槽)的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的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对49颗种植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的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的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的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 标签: 牙种植体 影像学分析 牙槽嵴 影像学评估 顶骨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目的:研究十年观察期内用Steri-Oss种植体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体生存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自1995-2006年,共有57例无牙颌患者接受种植与修复治疗,共353颗Steri-Oss种植体。其中81颗种植体(22.95%)做固定修复,272颗种植体(77.05%)做可摘义齿修复,观察性别、种植体部位和修复类型对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其中有9例病人24颗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成功率93.20%,女性病人的种植体生存率略低,但性别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上颌骨92.64%,略低于下颌骨93.68%,但统计学上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修复的十年成功率是97.5%,种植体固位的可摘义齿成功率99.02%,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在可摘与固定义齿修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确认了种植体支持无牙颌病人修复学中长期成功率。种植体固位的可摘全口义齿治疗方式在种植体生存率上和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的结果是相同的。

  • 标签: 种植体 牙列缺失 固定义齿修复 可摘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天然牙和种植体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fixedpartialdentures,FP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磨牙缺失患者21例,采用种植体和天然牙共同支持式FPDs修复,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临床观察期均无明显不适主诉。随访6个月至2年,FPDs使用感觉良好,固位力及咀嚼效率均好,外形美观,异物感小。种植体和天然牙共同支持式FPDs上部结构无松动、折断。种植牙龈基本正常。无明显充血、水肿及退缩。种植体稳定性良好;天然牙除生理性动度外无明显活动度。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均未见明显X线透影区。种植体周围平均骨丢失量0.2—1mm。结论天然牙和种植体共同支持式FPDs修复是一种临床可采用的义齿修复方法。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固定义齿 共同支持
  • 简介:目的建立肝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肝素的应用对大鼠下切牙釉原蛋白水平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24只4周龄清洁级Sprague—Dawlev(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于腹部皮下注射肝素1U/g,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4周后取大鼠右侧股骨测骨密度值。同时取下颌骨.沿正中联合分为两份。一侧颌骨及下切牙脱钙后制作石蜡切片,行釉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另一侧脱钙后制作石蜡切片,行原位末端标~(TUNEL)染色,观察下切牙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为(0.185±0.006)g/cm^2,低于对照组的(0.196±0.011)g/cm^2;实验组下切牙釉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强度为(0.0432±0.0043),低于对照组的(0.0570±0.0096);两组骨密度及荧光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见细胞凋亡发生,对照组可见个别成牙本质细胞及中间层细胞凋亡阳性着色。结论肝素可诱导大鼠骨质疏松。降低下切牙釉原蛋白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 标签: 肝素 釉原蛋白 凋亡
  • 简介:无牙上颌常常发生牙槽骨吸收,有时导致标准直径种植体难以植入。与纯钛种植体相比,有更强机械性能的钛锆合金小直径种植体可以用于解决这类种植难题。本回顾性临床试验研究报道了使用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支持,采用Locator基台固位的上颌覆盖义齿临床效果。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意大利罗马伊士曼口腔医院牙周与修复科接受了由4个分开的小直径种植体支持的上颌覆盖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了评估。所有接受4个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的患者都被挑选出作为试验病例。共找到10位患者,其中6位接受了骨增量治疗。经过12~16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种植体脱落,只有1颗种植体显示大于1.5mm的骨吸收。本研究种植体有97.5%的成功率及100%的存活率。所有修复体都能很好地行使功能。本研究显示使用小直径钛锆合金种植体支持,采用Locator基台固位的上颌覆盖义齿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无牙上颌 小种植体 覆盖义齿 钛锆合金
  • 简介:目的探讨牙周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对牙周炎患者改善口臭及降低挥发性硫化物(VSCs)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鼻闻法评定口臭程度,筛选出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便携式气相色谱口臭测量仪(OralChroma^TM)测定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炎患者口气中VSCs中3种主要成分气体硫化氢(H2S)、甲基硫醇(CH3SH)和乙基硫化物[(CH3)2S]的水平。40例患者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牙周状况得到改善,口气中VSCs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中H2S、CH,SH的含量降幅大于80%,(CH3)2S降幅大于50%。CH3SH/H2S比值在牙周治疗前后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2S在3种气体中的含量最高。结论牙周炎是口臭和口气中VSCs水平主要来源。牙周治疗是减轻牙周炎患者口臭程度和降低口气中VSCs水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口臭 挥发性硫化物 牙周治疗 牙周炎
  • 简介:近年来,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分子水平研究成为头颈鳞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相关的动物模型、相关基因与临床预后、生物治疗相关分子靶点等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