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上颌尖牙位于上牙弓转弯处,是口腔中牙根最长的牙齿。正畸拔牙治疗的病例中,常常需要使上尖牙中移动关闭间隙,特别是上颌强支抗设计的病例,尖牙需要远距离移动,有时为了节省支抗,需要采用两步法,先中移动上颌尖牙,再内收四颗切牙,尖牙移动的速度会直接影响矫治疗程。

  • 标签: 尖牙远中移动 上颌尖牙 临床处置 病因 支抗设计 拔牙治疗
  • 简介:口外弓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磨牙往中装置〔1〕,临床上用来矫治Ⅱ类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以矫正由磨牙近中移导致的错畸形。笔者收治了10例Ⅱ类磨牙关系的患者,观察口外弓疗效,目的在于探讨①第一恒磨牙中移动的临床变化,效果。②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实质。③口外弓...

  • 标签: 口外弓 推磨牙 临床应用 第一恒磨牙 非拔牙矫治 深覆盖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女,33岁,汉族.主诉:前牙不齐求隐形矫治.患者二十年前因“虎牙”固定正畸治疗,未认真保持发生复发.家族中母亲有类似错(牙合)情况,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部对称,侧面观凸面型,上颌前突,下颌正常.有偏侧咀嚼十余年至今.口内检查:恒牙(牙合),14、24、34、44、18、48口内未见,36烤瓷全冠不良修复体修复,26伸长,右侧尖牙、磨牙中性偏远中关系,左侧尖牙、磨牙中关系。

  • 标签: 上颌磨牙远移 矫治技术 不良修复体 应用 病例 固定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移上颌磨牙的效果进行三维测量分析.方法选取7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移双侧上颌磨牙的患者,采集治疗前及移后的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使用Rapidform2006软件对实际及虚拟的阶段模型治疗前模型进行对比,比较采用不同设计的患者第一磨牙移量、移效率、牙齿倾斜度及前牙的变化.结果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双侧移效率平均为98.25%,90.6%,94.4%,其第二前磨牙、第一第二磨牙颊侧均设计了垂直矩形附件;2例患者,第三磨牙牙胚未拔除,磨牙移效率平均为66%,78.95%;1例患者未设计第二磨牙附件,磨牙移效率为50.65%;1例患者第二磨牙牙冠较短,移效率为47.85%.移后的磨牙均出现不同程度中倾斜.戴用Ⅱ类颌间牵引辅助移磨牙的过程中前牙未出现明显唇倾,但有少量伸长.结论使用隐形矫治技术在移上颌磨牙阶段,在辅以Ⅱ类颌间牵引时可以较好地保护上前牙支抗,有效实现第一磨牙移,但存在磨牙倾斜移动问题.附件的设计、牙冠高度及第三磨牙是否存在都可能影响磨牙移效果.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磨牙远移 三维测量
  • 简介:稳定而简单的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微型种植体从九十年代初因其具有稳定性、异物感小、即刻加载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二十年来,种植体支抗被应用在牙齿移动的各个方面,而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①内收前牙;②压低前牙磨牙;③推磨牙移;④竖直磨牙。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临床应用 全牙列 推磨牙远移 微型种植体 正畸治疗
  • 简介:正畸治疗中.开拓间隙的主要手段有拔牙、扩弓、邻面去釉推磨牙向中。拔牙是获得间隙的最好方式,但不是适合所有病例:扩弓可获得间隙,但是殆关系不稳定,容易复发:邻面去釉也可获得一定的间隙,但是口腔卫生情况较差的患者.可能会发生继发龋:推磨牙向中逐渐成为目前正畸治疗中常用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非依赖性磨牙移技术的报道很多,与传统的利用口外支抗的矫治器相比.利用口内支抗的非依赖性磨牙移技术作用力持久,不需要依赖患者的配合,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磨牙远移 非依赖性 推磨牙向远中 口腔卫生情况 正畸治疗 邻面去釉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推磨牙向中的口内装置并研究其对安氏Ⅱ类上颌第一磨牙的中倾斜作用以及患者的配合情况。方法选择2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位受试者的治疗方案都需要推磨牙向中以纠正错牙合。一名患者拔除上颌第二磨牙以远中移动第一磨牙;另一名患者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以远中移动第一磨牙。使用一种新研制的口内装置-Keles滑动杆,推磨牙向中。Keles滑动杆包括2个双尖牙带环、2个磨牙带环一个由大面积基托Nance弓组成的支抗单位。该矫治器不需配合使用头帽或弹性牵引,而且患者不可自行摘戴。为了保证磨牙整体中移动,中向力的作用点施加于上颌第一磨牙抗力中心的腭侧。使用镍钛螺旋推簧加力,每侧施加200克的力推上颌第一磨牙向中。结果安氏Ⅱ类上颌磨牙向中整体移动,双尖牙仅丢失很少支抗,切牙仅发生轻微唇倾;但是,用Nance弓保持的2个月期间,双尖牙在越隔纤维的作用下向中漂移。结论与其他大多数推磨牙向中机制不同,这种矫治器可以使上颌第一磨牙向中整体移动。拔除第三磨牙相比较,拔除第二磨牙的患者牙齿中移动更加快速,同时支抗丢失更少。

  • 标签: 滑动机制 双侧上颌磨牙 Keles滑动杆 牙齿远中移动
  • 简介:目的探讨预置支点在矫治上颌水平阻生尖牙的作用.方法水平埋伏阻生上颌尖牙5例,均位于邻牙根方.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间隙预备,外科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将预置支点置于牙颈部,进行正畸牵引,曲面断层片观察邻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水平阻生尖牙以预置支点为转动中心而移动至正常位置,牙髓牙周情况良好,邻牙牙根无吸收现象.结论预置支点水平阻生上颌尖牙的转动中心,对正畸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正畸牙移动 阻生尖牙 预置支点
  • 简介:摆形磨牙中移动矫治器(Pendulum矫治器)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用于Ⅱ类错不拔牙治疗的矫治器。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摆形磨牙中移动矫治器的构造、制作以及临床应用适应症,并报告了典型病例。

  • 标签: Ⅱ类错 不拔牙治疗 摆形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
  • 简介:目的:研究Dalbo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牙列中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牙列中游离端缺失的老年患者制作28件Dalbo附着体义齿,进行6个月-2.5年的随访,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基牙情况、附着体固位稳定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Dalbo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基牙健康。2例患者附着体连接臂下方粘膜充血,水肿;1例基牙烤瓷冠崩瓷,1例患者缺牙区牙槽骨吸收,经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后,义齿重新正常使用。结论:Dalbo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列中游离端缺失,效果优良。

  • 标签: Dalbo附着体 老年人 远中游离端缺失
  • 简介: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移上颌磨牙的效率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特点,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需进行上颌磨牙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12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中移动上颌磨牙、前磨牙,其中7例结合微种植体牵引尖牙增加支抗,所有患者定期制取阶段研究模型并使用三维扫描仪将模型数字化。通过重叠治疗前与各阶段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分析在不同矫治阶段磨牙、前磨牙的移效率以及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特点;对比有无微种植体支抗对磨牙移效率及前牙支抗的影响。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第二、第一磨牙的移效率分别为89.20%83.53%,均比无微种植体支抗组移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移会造成切牙轻度唇向及近中移位,其中微种植体支抗牵引尖牙组前牙支抗损失量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上颌第一磨牙开始移时,第二磨牙的移效率明显下降(P〈0.05)。上颌磨牙移过程中磨牙未见明显旋转,有轻度压低颊移(P〉0.05),而上颌前磨牙移过程中发生明显颊舌向旋转(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有效地移上颌磨牙、前磨牙,前磨牙移时易发生颊舌向旋转,磨牙在移过程中有轻度的压低及颊向移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牙的移效率、减小前牙支抗丧失。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中移动 微种植体支抗 三维模型重叠
  • 简介:研究目的本文就与牙齿磨耗有关的诸多病因进行了回顾。材料与方法基于临床发现与病史,描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磨耗。结果牙齿磨耗的发生及其形式与文化、食物,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同时展示了一些与上述因素有关、有区域特殊性的牙齿磨耗病例。结论作为与患者讨论问题的第一者,牙医应能识别牙齿磨耗的特征性表现,并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予以处置。

  • 标签: 牙齿磨耗 病因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传统拔牙技术的不同。方法对67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术(342例),另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35例),比较拔牙用时断根率、牙槽窝完整率、牙龈撕裂率、干槽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微创技术用时长于传统技术,但在各项并发症指标均优于传统技术,除干槽症发生率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恐惧,一定程度达到舒适化拔牙。

  • 标签: 微创技术 拔牙 并发症
  • 简介:接诊一个病例时,需要对最终治疗结果了然于胸.这是实施任何治疗的基础.包括将会发生改变的前牙形态、大小、尺寸。一个好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基于诊断蜡型的实体模拟.该实体模拟将在患者口内试戴后获得患者认可。本病例报道例证了如何通过诊断蜡型将信息转移到患者的口腔。这不仅对修复医生技师是有用的.对实施冠延长术的外科医生也有帮助。治疗计划不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独立的过程,而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诊断蜡型联合实体模拟作为指南,甚至对于牙周科医师来说是冠延长的一个新途径。

  • 标签: 修复治疗 前牙形态 模拟 实体 蜡型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火器伤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1例患者因火器伤严重颌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右侧升支高度严重不足、咬合关系错乱上颌牙弓缩窄。手术采用牵张成骨技术,分两次牵张,恢复右侧升支高度。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矫正咬合关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一期牵张成骨骨延长约10mm,二期延长约15mm,右侧下颌升支高度基本恢复,正颌外科术后,患者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颌面部火器伤会导致严重的软组织瘢痕,骨再生能力降低,造成的畸形复杂,不规则。在应用牵张成骨正颌外科治疗火器伤性牙颌面畸形必须要遵从其基本原理,同时要兼顾火器伤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最终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牵张成骨 正颌外科 火器伤 牙颌面畸形
  • 简介:龙舟牌正畸弓丝弹簧龙舟正畸弓丝是由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超弹性高的形状回复能力。回复力是一种柔和持久的力,使牙齿的移动既有效又舒适。龙舟正畸弓丝具有显著的挠性,允许直接结扎在各种错位牙上,而下会使丝受损。它表面的光滑性能很好地降低摩擦力,...

  • 标签: 正畸 龙舟 弓丝 螺旋弹簧 形状记忆 记忆合金
  • 简介:开合的诊断临床治疗台湾中山大学牙医学系曾应魁开(OpenBite)对从事正畸的医师而言是较难的病例。因为开的成因较为复杂,有可能是牙齿问题、骨骼的问题、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牙齿兼有骨骼的问题。或是骨骼兼有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口腔习惯及呼吸道的问题。...

  • 标签: 临床治疗 手术治疗 开合 矫正治疗 神经肌肉 牙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腭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94例腭部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对腭骨骨折分为三型,分别对每一型腭部骨折进行治疗探讨。其中观察、保守治疗41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53例。结果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未出现术后植人物外露、口鼻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不同形式的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腭部骨折.能进一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咬合功能,固定可靠。

  • 标签: 上颌骨骨折 腭部骨折 分类 治疗
  • 简介:活髓保存是通过间接盖髓或直接盖髓保存牙髓的活力,刺激剩余牙髓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有良好的盖髓材料隔绝感染组织,促进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本文对临床使用的活髓保存材料,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活髓保存术 活髓保存材料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舌鳞癌与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别。对1988-2004年间诊断为口腔癌并处于T1-T2NOM0期的患者进行研究,资料来源SEER数据库。时序检验比较舌癌及其他部位口腔癌的总生存率(OS)病因别生存率(CSS)。结果:6791患者纳入研究,40%为舌癌。患者平均年龄64岁,舌癌患者的5年OSCSS分别为60.9%83.5%,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为64.7%94.1%。多因素分析显示,OS、CSS与肿瘤T分期、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有关。结论:舌鳞癌较口腔其他部位的鳞癌预后差,更应对之行综合治疗。

  • 标签: 舌鳞癌 癌患者 预后 总生存率 口腔癌 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