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践”这个栏目的报道形式为:先围绕一个临床很常见的问题报告一份小病历,然后提出支持各种诊疗方案的证据,如果已有正式的诊疗指南,则对指南进行一次回顾,在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临床建议来结束全文。

  • 标签: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人 临床实践 诊疗指南 诊疗方案
  • 简介:心房颤动或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主要表现为“心跳异常的紊乱”致使心输出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40岁以上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其发病率约为2‰。超过60岁的人群有1%发现房颤,年龄大于69岁房颤的发生率超过5%,8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达10%。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临床上遇到的房颤患者势必日益增多。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 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常见于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孤立性房颤。房颤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外,还可以因心房缺失泵血功能而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心房内的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约为0.77%,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双源CT 肺静脉 左心房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75岁.主因左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5年4月20日来院就诊.查体:T36.2℃,R19次/min,P76次/min,BP110/80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眼指数/50em,左眼上睑内翻,有部分睫毛倒向眼球,角膜偏向下方,有一圆形直径约1.5mm溃疡深至基质层,呈灰白色混浊,眼内见人工晶体在位.门诊以左眼睑内翻倒睫、左眼角膜溃疡收住院.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心房纤颤 0.9%氯化钠注射液 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心房纤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 标签: 心房纤颤 奎尼丁 直流电复律
  • 简介:本实验研究钩藤碱对豚鼠左右心房的作用,对自发节律右心房,钩藤碱具有负性变时作用,此作用在15-200μmol/L范围内呈浓度效应领带关系,对电驱动离体左心房,钩藤碱在浓度大于200μmol/L时产生负性肌力作用。200μmol/L钩藤碱使阈刺激波宽-强度曲线上移,表明心肌兴奋性下降,钩藤碱抑制肾上腺素诱发的心肌自律性,延长功能性不应期,显著抑制正阶梯现象,上述作用对抗心律失常有益,作用原理可能同其抑制钙内流有关。

  • 标签: 钩藤碱 离体心房 兴奋性 功能性不应期 阶梯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49岁,因“四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进行性加重1月”,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既往史:24年前怀孕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未予处理。分娩后一度出现乏力、行走后气短,住院治疗1周后好转,服用阿司匹林半年后停药,症状未反复。1年前因咯血、发热、气短在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内膜炎”,10个月前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症状消失,坚持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 标签: 异环磷酰胺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降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及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雷米普利(2.5~15)mg/d口服,连服50个月。对照组苯磺碳氨氯地平(2.5~10)mg/d口服,连服50个月。结果治疗50个月后治疗组AF发生率3.4%,对照组AF发生率为8.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缩小(2.0±1.5)mm,对照组左心房内径缩小(0.0±1.6)mm。2组相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普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AF的发生率并缩小左心房内径。

  • 标签: 高血压 雷米普利 心房颤动 左心房内径
  • 简介:近几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患者数1.6亿。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超过半数以上,已成为老年人群最常见疾病。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因而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临床特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防治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人群患病率接近1%,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可高达6%[1]。房颤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血管引发的病死率增加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年人 诱发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最,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12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80~210次/min、RR节律不等;12例胺碘酮静脉注射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1例心室率控制;胺碘酮转复率为91.7%,有效率为100%。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有心室率极快、QRS波宽大畸形、RR节律不齐等特点,易引发室颤、猝死危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胺碘酮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等缩短旁道不应期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根治。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心包内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指征和于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2年12月。对9例晚期肺癌行心包内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于术死亡,一年生存率为77.8%,最长生存49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肺癌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包内肺切除 左心房部分切除 肺癌 适应证 增强MRI检查 CT检查
  • 简介: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心肌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特点.方法36例健康成人获取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两腔切面,应用QTVI和组织追踪(TT)测定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时的心肌速度和位移.结果同一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和位移从心底部到心尖部呈逐渐递减(P<0.001);同水平节段各室壁收缩期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不相同;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速度和位移的相关性良好(r=0.75~0.86,P<0.01).结论QTVI和TT对评价左室纵向心肌的运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定量定位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方法.

  • 标签: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追踪法 左心室 心肌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