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纳入42脊髓损伤后患者,研究时间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1例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转训练。观察两组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大于对照组,其痉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训练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肌痉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可积极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旋转训练 肌痉挛 影响
  • 简介:患者,男,19岁,左下腹疼痛1d就诊。超声检查:左侧肾脏形态正常,大小10.1cm×5.4cm,实质回声正常,肾门位于外前方,集合系统分离约1.8cm。左侧输尿管上段稍扩张,下段查见约0.6cm×0.4cm的强回声团。右肾、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 标签: 肾脏形态 超声检查 输尿管结石 旋转不良 伴发 左下腹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枕后位难产患者运用胎头旋转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08月~2021年08月,随机在我院枕后位难产患者中选取54例,按入院奇偶数分成两组,其中一组27例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另一组运用胎头旋转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顺产情况、产后出血、产伤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顺产例数为24例,顺产率为88.89%,参照组的顺产例数为20,顺产率为74.07%,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枕后位难产 胎头旋转法 常规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胎儿枕后位的矫正应用镇痛分娩徒手旋转抬头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将按照随机抽签选取的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之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接受镇痛分娩徒手旋转抬头矫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则采用无阵痛徒手旋转抬头的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围生儿的自然分娩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实施镇痛分娩徒手旋转抬头矫正枕后位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远远差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枕后位矫正 镇痛分娩 自然分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旋转穿刺针座配合内瘘侧肢体抬高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血液透析时出现上肢内瘘手臂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内瘘手臂疼痛的方法(包括关闭超滤、生理盐水输注、心理护理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观察比较2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穿刺针座配合肢体抬高能够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时内瘘手臂的疼痛程度,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手臂疼痛 旋转针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