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清宫的临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180例盲视清宫与180例床旁超声引导下清宫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盲视清宫1例子宫穿孔,18例术后仍有残留物,14例未取出胎囊或者节育环,成功率81.7%。床旁超声引导下清宫1例带器妊娠,宫内环嵌顿肌层,妊娠囊吸出,节育环未取出,1例瘢痕妊娠,部分孕囊取出,二者均转宫腔镜手术。成功率为98.9%。结论 床旁超声引导下清宫成功率明显高于盲视下清宫,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清宫术
  • 简介: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巩膜隧道切口的基础上,用特制小梁咬切器伸入巩膜隧道内咬切小梁或以15度刀切除小梁组织完成小梁切除。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视力≥0.5者19眼,0.1~0.4者14眼。0.08者1眼,术后眼压≤21mmHg32眼。结论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快、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巩膜隧道式小梁切除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手术治疗 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在睫状体脱离复位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抽取睫状体脱离的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较早入院的 40例患者接受前方角镜检查并开展睫状体脱离复位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 UBM检查联合睫状体脱离复位治疗,通过回顾患者相关治疗资料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一次手术成功率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 UBM应用到睫状体脱离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发现前房角镜不能发现小而窄的睫状体脱离,能够为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对于减少手术次数,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脱离 复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90 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 研究 组患者 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 对照组患者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升高,角膜散光程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 1 天、 7 天的视力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角膜散光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能够更快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 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临床效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联合手术的方式和疗效均有了很大进步。小梁切除联合同一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不但手术损伤明显减轻,而且术后手术源性散光度数也明显降低,疗效相应提高。我院自2001年—2003年5月实行三联手术,并对常规小梁切除的方法做出了改进,现将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改良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12l眼)眼轴界于26mm~31.5mm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经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并植入软性或硬性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l天视力≥0.5者74眼,占61.2%。<0.5者47眼,占38.8%;术后3个月≥0.5者78眼,占64.4%。<0.5者43眼。占35.6%。术后远视力较佳。视力无提高者5眼。后囊膜破裂3眼。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7眼。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有效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疗效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11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患者视力恢复效果分成一组和二组,对照两组视力恢复影响因素。结果:(1)一组和二组眼轴长度对照,一组是29.78±3.55(mm),二组是34.07±4.21(mm),(t=7.23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角膜散光度对照,一组是1.18±0.31(D),二组是1.59±0.42(D),(t=6.493,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Emery分级对照,一组1级到3级占比68.88%,二组1级到3级占比37.93%,(x2=18.41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素主要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需要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并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iOL植入,比较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和前房深度显着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68例(20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按患者超声乳化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为两组,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3)127例(153眼),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0.3)41例(50眼)。(1)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单因素。(2)分析影响手术疗效多因素Logistic。结果 术后两组各项数据分析显示,影响手术疗效的单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P<0.05);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单因素后显示,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P<0.05)。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有眼底病变分级、Emery分级、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所以,在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治疗时需要加大关注这部分患者的后续治疗护理干预,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术后全面康复。。

  • 标签: 角膜三光度 眼底病变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乳化式用于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共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实施囊膜上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虹膜瞳孔抽吸、囊膜破裂和晶状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 囊膜上超声乳化术 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需要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强迫体位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为30例。A组体位为半卧位深静脉置管患者,B组应为端坐位深静脉置管患者。结果A、B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深静脉置管在置管长度、平均耗时、舒适度评分、留置时间、穿刺次数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强迫体位患者 深静脉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行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行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 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围绕患者的围期过程施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总结分析针对性护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获取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的 4例患者在经历手术治疗和围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推注造影剂药物过程是否遭遇阻力效应,是判断患者的输卵管是否处于畅通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结论:针对行阴道超声阴道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实施围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和减缓患者围期过程可能遭遇的生理性不适症状以及心理性不良情绪,确保患者手术治疗处置过程的高质量顺利开展,提升患者的综合性生活质量。

  • 标签: 阴道超声引导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护理 有效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护士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正确、恰当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14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和护理配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占61.2%,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76.3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86.46%。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配合 手术室 术后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药物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感染性胰腺炎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普外科诊治的感染性胰腺炎患者76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6例,给予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胰肽酶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中转手术率以及患者腹腔感染、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胰瘘和胰腺脓肿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感染性胰腺炎疗效较为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中转手术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超声 置管引流术 抗生素 感染 胰腺炎
  • 简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视力损害严重,因多伴有视网膜变性、萎缩,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等病变。对此种白内障作超声乳化(Phaco)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IOL)具有显著的优点,IOI,能限制玻璃体过度活动,预防视网膜脱离,而超乳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角膜散光小,以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它比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更适合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复明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接受。但在治疗过程若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1月在门诊实施自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363例,其中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眼轴〉26mm)84例(84只眼),现将常见护理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住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一期结石清除率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84.27±5.91)min、中出血量为(80.69±7.83)ml、下床活动时间为(22.69±9.20)h、住院时间为(5.67±1.24)d、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105.36.4-6.20)min、(101.68±8.12)ml、(55.42±10.31)h、(14.02±2.43)d、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在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面都较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肾结石 超声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