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血浆中头孢丙烯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柱为HypersilBDS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20mmol/L乙酸铵/10%乙酸(pH=3.7)∶乙腈=92∶8(V/V),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2nm,进样量20μL。血浆样品用三氟醋酸直接沉淀后,取上清进样分析。结果:头孢丙烯在0.10-10.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最低定量浓度为0.10μg/mL,日内日间RSD均〈15%(n=15)。结论:研究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高效,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合血样中头孢丙烯浓度的检测。

  • 标签: 头孢丙烯 HPLC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伊马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伊马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伊马替尼(10mgkg-1)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伊马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学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目的:评估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患者全血中万古霉素浓度的质量,建立并改进本单位实验室条件下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进行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对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做回顾性的质量控制研究,同时建立新的质控规则.结果:Emit法在本单位实验条件下,万古霉素低(L)、中(M)、高(H)三种浓度质控日内差、日间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2.1%,平均回收率在105.8%~114.3%,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监测规定.随行质控L、M、H的RSD分别为0.7%、2.2%和2.5%,适合本单位的质控规则为12S/13S/32S/51s/7tr.结论:Emit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是一种操作简便、可行的测定方法,但是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制订规范,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酶放大免疫分析法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10例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的患者,肌注甲氨蝶呤0.4mg·kg^-1·d^-1,每天同一时间肌注,连续肌注5d,并于第一次肌注后的24,72,120h取2mL静脉血,测定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治疗后,9名患者治愈,1名患者由于疗效不佳,改用其他化疗方案。10例患者共30份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值均低于安全值;10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l例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意义不大,没有必要用四氢叶酸钙解毒;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很低时,仍然需要关注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甲氨蝶呤 侵蚀性葡萄胎 血药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1gene,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的方法对19名健康志愿者和6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MDRl基因分型;使用HPLC-MS法测定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mg替米沙坦48h内血药浓度和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比较替米沙坦在不同基因型的健康志愿者单剂量药动学及高血压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在61例高血压患者中,MDRlCC型纯合子频率39.34%,TT型纯合子频率11.48%,CT型杂合子频率49.18%,C3435T发生率在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C3435T的三个不同基因型志愿者Cmax、tmax、t1/2、AUC0-48、AUC0-∞和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l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无影响。

  • 标签: 替米沙坦 药物动力学 稳态浓度
  • 简介:应用本研究组已经建立的LC-MS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研究Beagle犬灌胃、静注给予槐果碱后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式下槐果碱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基本一致,分别为(2.75±0.17)h和(2.28±0.10)h;研究还表明,该药吸收快、体内分布快,Beagle犬灌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5.28%.

  • 标签: 槐果碱 HPLC-MS BEAGLE犬 血浆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浓度CD46预先给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鼠原代小胶质细胞补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取分离纯化的小胶质细胞接种于24孔板,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LPS组、低浓度CD46组和高浓度CD46组。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补体C3浓度。结果LPS组、低浓度CD46组、高浓度CD46组补体C3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低浓度CD46组、高浓度CD46组补体C3表达均较LPS组减少,且高浓度CD46组补体C3表达较低浓度CD46组减少(P〈0.05)。结论CD46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显著减少补体C3释放。

  • 标签: CD46 补体 小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