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耳廓血管为少见一种类型的血管,我们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农民。因右耳廓肿块16年,于1993年6月1日入院。自12岁发现右耳廓中上部背面生一约0.3cm×0.3cm肿物,逐渐增大,1978年给予冷冻治疗效果不佳,又行放射治疗(剂量不详)4次,仍无效果,1981年某院行右侧颞浅动脉结扎术,术后2—3年内,肿物生长缓慢。因近3—4年以来,右耳肿块生长较快,影响美观,要求治疗。门诊以右耳廓海绵血管收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无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肿物生长 冷冻治疗 颞浅动脉 海绵状血管瘤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海绵血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6例脑干海绵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新出现外展神经麻痹,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2个月,术后呼吸无恢复,半年后死于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平均4.6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干海绵血管符合手术指征的,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全切,愈后良好。对于脑干深部或无症状的海绵血管,可以保守治疗。放疗对脑干海绵血管的效果不肯定,应持谨慎态度。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外科于术
  • 简介:海棉血管具有生长快,侵犯组织广泛,界限不清等特点,过去临床治疗采取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及放射等治疗,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996年以来我们用铜针留置术治疗32例海绵血管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详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37岁。血管位于唇部6例,面部5例,会阴部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血管均呈生长,最小0.8cm×1cm,最大15cm×20cm,边界不清,按压时回缩,可穿刺抽出血液,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为海绵血管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铜针留置 硬化剂注射 手术切除 留置术
  • 简介:目的分析铜针治疗血管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其疗效以及相关影响,探索其方法的改进。方法收集铜针埋置治疗后1~13年的血管标本13例,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其病理学改变。结果铜针埋置后局部组织存在着针眼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血管的轮廓,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管壁增厚,纤维化,部分管壁玻璃样变,血管周围有较多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铜针治疗血管疗效肯定,但局部仍存在着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等缺点,若将铜针进行改进,使其直径变小,术后进行弹性压迫,则可能可减少其副反应。

  • 标签: 血管瘤 铜针埋置术 病理分析
  • 简介:1病例介绍例1孕妇,25岁,G1P0,孕足月。产前B超所见:宫见单活胎,BPD:9.2cm胎心规律有力,HR:162c/min,胎儿脊柱、四肢未见异常。胎盘位于子宫右侧壁,厚2.5cm,成熟度:Ⅲ度,于胎盘子体面实质内可见一6.3cm×6.1cm×5.7cm的类球形回声光团,向羊膜腔内突起,边界清晰,内见数条强回声光带分隔,该回声光团,与胎盘紧密相连,未见蒂,后方可见脐带回声。羊水平均深度:2.6cm。超声诊断:①宫内单活胎;②胎盘绒毛膜血管;③羊水较少。当日下午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胎盘脐带根部一侧明显增厚,无破裂出血。胎儿正常。

  • 标签: 血管瘤 病例报告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学形态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硬化性血管的影像图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均为单发病灶,靠近肺的边缘部。病灶呈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边缘清楚,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平扫密度较均匀,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灌注曲线为持续平台型。肺界面清晰,病灶周围肺组织清晰,1例见"空气新月征。结论PSH在CT平扫中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点,靶扫描及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结合病理特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的诊断。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CT诊断 影像学 病理学
  • 简介:血管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大量血管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良性血管病变,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2%,1岁左右发病率上升至12%,体重低于1kg的早产儿发病率可高达22.9%.大多数血管(约71%)发生于头颈部的皮肤,其次为口腔黏膜和肌肉层,也可以发生在骨骼、内脏、大脑等组织和器官.血管由于种类繁杂、发病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各异,因此治疗存在较大困难.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 肿瘤 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椎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例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1.59岁。平均38.4岁;病椎共10个:胸椎5个,腰椎5个;在”C”臂监视下行pvp术。术后行CT检查。随访3.24月(平均13.4)。结果7例患者(共9个椎体)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每个椎体注射灌注剂4.5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後CT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後腰背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时与术後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pvp是脊椎血管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脊椎穿刺 脊柱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血管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观察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1例,对照组静脉炎4例,导管堵塞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PICC置管是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并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瘤患者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疑似肝脏血管患者,均在术前完成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超声诊断结果,并在术后,参照手术病理诊断报告,以此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超声扫描对肝血管的诊断效果。结果 二维超声对肝血管诊断灵敏度(81.48%)、特异度(81.82%)和准确率(81.54%)显著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98.15%、90.91%、96.92%)(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血管瘤 临床效果 肝脏血管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于1991年1月14日收住院,疑为是“胆——心综合症”作阻囊造影,先用0.3g/ml的泛影葡胺制剂做静脉预试阴性后,静注60%泛影葡胺40ml/24g,在贵要静脉处行静脉穿刺,一次穿刺不成功致药液外渗,局部轻微肿疼静注完后10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面部及四肢出现荨麻疹,立即肌注扑

  • 标签: 血管瘤 心律不齐 静脉穿刺 预试 白色针晶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肝血管瘤 平阳霉素 栓塞 护理
  • 简介:目的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考察处方影响因素,优化处方。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以SephadexG-50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应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硫酸铵梯度法的处方工艺,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SephadexG-50微柱可完全吸附平阳霉素游离药物,空白脂质体回收率为98.3%~101.2%;平阳霉素浓度在5~200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2%,回收率为98.3%~100.1%。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为:磷脂100mg;胆固醇20mg;平阳霉素15mg。优化工艺为采用浓度为250mmol·L^-1硫酸铵溶液制备空白脂质体,加入平阳霉素溶液后在40℃水浴中载药40min。结论硫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准确可靠,处方工艺优化后的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可以达到63.7%。

  • 标签: 平阳霉素 硫酸铵梯度法 脂质体 微柱离心法 包封率
  • 简介:血管多发于身体血管分布较丰富处,头颈部血管较丰富,故常为血管好发部位。其病因多认为是血管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障碍或畸形所致的错构,而非真性肿瘤。可分为毛细血管和海绵血管,前者多见。头颈部血管好发于口腔颊部、唇舌、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自1997年5月至2002年10月,我们用平阳霉索和鱼肝油酸钠交

  • 标签: 平阳霉素 鱼肝油酸钠 交替瘤内注射 药物治疗 头颈部血管瘤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处方及其制备工艺,用于治疗婴幼儿表面血管。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处方及制备工艺。优化处方组成,包括油相、水相、乳化剂比例。优化工艺包括乳化温度、乳化速度。结果: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后,所制样品均匀、细腻,色泽光亮,涂展性和稳定性好。盐酸普萘洛尔含量为标示量的99.88%~102.89%。结论: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稳定。

  • 标签: 盐酸普萘洛尔乳膏 处方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对普萘洛尔(心得安)联合^90锶-^90镱(^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103例大面积婴幼儿皮肤血管按掷硬币法分为3组:观察组47例^90Sr-^90Y敷贴治疗联合普萘洛尔处理;对照1组31例仅用^90Sr-^90Y敷贴治疗;对照2组25例仅用普萘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加重率0.0%,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全部病例中毛细血管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其他2种类型;观察组毛细血管、鲜红斑痣、海绵血管疗效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1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见效率为53.2%,快于对照1、2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全身性反应发生率为27.7%,低于对照2组(P〈0.05);普萘洛尔治疗剂量≤1.5mg·kg^-1·d^-1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27.5%;〉1.5mg·kg^-1·d^-1的患儿出现全身性反应发生率90.5%(P〈0.05);血管面积30~40cm^2患儿治愈率为32.2%;〉40cm^2患儿治愈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90Sr-^90Y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必须掌握剂量与病灶面积。

  • 标签: 普萘洛尔 ^90SR-^90Y敷贴治疗 婴幼儿 皮肤血管瘤
  • 简介:淋巴管又称囊。由多房、壁薄的囊腔组成,质软,隆起,内含丰富的淋巴液,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m。但小儿手术治疗需要全麻、损伤大且留有瘢痕。我院门诊采用平阳霉素内注射治疗囊淋巴管4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金银花甘草煎剂 小儿 囊状淋巴管瘤 肿瘤 临床资料 囊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