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sodium—coupled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MCTs)包括两种亚型:SMCTI和SMCT2。两者的底物特异性相似,但SMCTl对底物的亲和力比SMCT2高。在机体中,SMCT1和SMCT2表达于肠道、肾脏和视网膜并通过协同作用促进相应组织对单羧酸的转运,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底物与抑制剂、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等方面对SMCT1和SMCT2进行综述。

  • 标签: 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 生物学特征 组织分布 生理功能 药物转运
  • 简介: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11年6月共完成危重新生儿转运108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 护理体会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 标签: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 简介:全身麻醉苏醒后患者的转运是恢复室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对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麻醉恢复室转运的1060例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士素质培养、转运前护理、转运中护理、搬动时护理及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安全隐患 心肺复苏术
  • 简介:摘要:肺细胞是人体生命中的重要细胞,[1]其主要作用是为机体代谢过程中呼吸、能量吸收提供了基础,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本文从肺细胞基本表达与活性入手,对肺细胞药物转运体的组织分布与作用分析综述,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照价值。

  • 标签: 肺细胞 药物转运 分布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与转运体会。方法选取某中心接诊的严重多发伤151例,就院前急救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途中行心肺复苏10例,复苏成功2例,死亡8例,经抗休克等治疗安全转运至医院143例;院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1h和铂金10min,积极进行高效的救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药物与体内各种转运体的相互作用是药物体内药动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从肠道转运体出发,介绍了它们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利用肠道转运体的作用增加药物向组织器官的靶向分布;利用转运体的作用改变药物的消除途径,从而减轻其毒副作用;利用转运体的作用进行新药设计从而避免药物间有害相互作用的产生;最后通过构建转运体的高通量筛选系统模型,进行新化合物筛选和候选药物的药动学机制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化给药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 标签: 肠道转运体 药物吸收 药物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院前转运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包括转运医护人员及司机的感染知识培训、转运途中的院感防控措施、随车家属宣教:转运后的处置。结果医护人员、司机及其家人在隔离期内无感染发生,收治及处置手足口病患者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做好转运途中的感染预防控制及床边隔离,可减少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隐性感染,为控制疾病传播或再次感染、防止疫情蔓延、减低发病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院前转运 医院感染 顸防控制
  • 简介:癫痫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达到5‰。在新确诊的癫痫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通过单药治疗,癫痼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近20%的患者接受2种抗癫痼药物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大约有30%的患者,经过单药治疗以及多药联合治疗,

  • 标签: 难治性癫痼 多药转运蛋白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气道安全管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气道安全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医院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医院与家属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气管插管治疗 院前急救转运 气道安全管理措施
  • 简介:乙肝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目前的疗法还很难实现乙肝病毒学治愈的目标,由于共价闭环DNA(cccDNA)可在感染的肝细胞中非常稳定的长期存在,导致HBV的持续感染和停药后HBV的再复制。

  • 标签: NTCP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似物 肝细胞 携带率 转运蛋白
  • 简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是一类药物摄取转运体,其表达分布广泛,转运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底物众多,一些药物因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家族不同成员的组织分布、结构特点以及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药物转运体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月26日随机抽取140例危重患者现场查检。通过追踪14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发现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的方式对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比改前后的缺陷问题。结果在开展品管圈后,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缺陷大幅度下降。结论在医院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过程中实施品管圈进行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避免医院纠纷的产生,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实施。

  • 标签: 急诊危重 转运 不良事件 品管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危急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期间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期间,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转运安全性,患者及家属认可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危急重症 院内转运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气道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对策降低转运风险。方法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19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转运时的意外情况,并作改进。结果转运中发生意外12例,发生率为5.5%。结论加强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前、中、后的气道安全管理,能充分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 气管插管 气道安全 院内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标准化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于2022年1月起对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期间实施标准化管理,分析其管理效果。结果:经标准化管理后,患者转运至目标科室时间短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转运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ICU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标准化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于2022年1月起对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期间实施标准化管理,分析其管理效果。结果:经标准化管理后,患者转运至目标科室时间短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转运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ICU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 简介: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Steglatro^■)是钠一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默克公司合作研发,于2018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治疗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对埃格列净的基本信息、药理学、用药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等进行介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埃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 简介:针对某种转运体或受体对难吸收的药物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前药来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现在组合化学的新思路。小肠上皮中有多种转运体参与药物的吸收转运,肽类转运体就是其中一大类。迄今为止,肽类转运体已经发现了PEPT1、PT1、PTR3和PHT1等。其中对小肽转运载体PEPT1(peptidetransporterl)功能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

  • 标签: 小肽转运载体 PEPT1 活性调控 口服吸收
  • 简介: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肠道PEPT1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以及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PEPT1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功能活性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调控PEPT1在膜上表达、影响其功能活性以及与底物亲和力的因素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PEPT1广泛的底物专属性,使其成为新药开发中重要的药物传递的靶蛋白。了解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药物一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以及个体化给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肽转运载体 PEPT1 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