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一辈人对发热的控制方法除了吃退热药之外,就是在额头敷冰袋或者冷毛巾。不过用冰袋容易冻伤皮肤,需要病人稳稳地躺在床上;而毛巾则需要人守候在一旁,随时用水重新打湿、冷却。伺候发热病人还真是件麻烦事。

  • 标签: 退热药 安全 发热病人 毛巾 冰袋
  • 简介:儿童退热药的两个选择最近,有呼吸科专家向媒体呼吁:孩子发热时,不要用复方阿司匹林。因为它含有具兴奋作用的药物成分咖啡因。孩子在感冒发热时,本来就容易发生惊厥(俗称抽风),如果服用的感冒退热药中含有咖啡因,会加大抽风的概率:加上咖啡因可令心率加快,加速排汗,易引起大量出汗以致虚脱。

  • 标签: 退热药 儿童 复方阿司匹林 感冒发热 咖啡因 药物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退热凝胶贴膏制备工艺。方法:采取正交法设计试验,分析基质制备工艺重要影响因素。结果:基质制备工艺条件方面,重要影响因素有:炼合时间、搅拌速度、增加顺序。凝胶剂含水量对制剂质量影响较大。结论:对于发热儿童应开发容易接受又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 

  • 标签: 小儿退热凝胶贴膏剂 制备 工艺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儿童服食退热药后对于其体温产生的影响开展分析,首先明确儿童日常服用的各类退烧药,重点说明这些药物的功效对比及服用注意事项;随后系统分析儿童使用退热药的常见情况,如儿童使用退热药的体温变化,同时就物理降温方式进行说明;最后则就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的退热处理开展探讨。

  • 标签: 儿童 退热药 体温 降温
  • 简介:前不久,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迅速蔓延至中国,社会各界纷纷涌入这桶“冰水”的浪潮中。这场以冰水浇头体验“渐冻人”感觉,使关注“渐冻人”的公益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将“渐冻人”这个群体推向了公众关注的视野。而就在“冰桶挑战”热潮退却的时候。你对“渐冻人”有了多少了解?

  • 标签: 退热 公益活动 冰水
  • 简介:目的改进小儿退热镇惊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知母、金银花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并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绿原酸在7.38~51.6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为1.44%。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完善小儿退热镇惊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 标签: 小儿退热镇惊口服液 绿原酸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尼美舒利与布洛芬两种药剂对临床退热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接收护理治疗的50例儿童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对两组儿童患者随机分组,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布洛芬药剂护理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尼美舒利护理治疗,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儿童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护理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服用布洛芬药剂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服用尼美舒利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对儿童发热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采用尼美舒利药剂进行护理治疗,具有明显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患者康复率,降低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尼美舒利 布洛芬 临床退热疗效 对照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喘息及退热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更好,并且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整体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患儿退热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咳嗽喘息 退热时间 复发率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热证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于 2019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的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就诊时的体温以及用药后 30min、 2h、 4h的体温,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儿体温比较无差异( 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热证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地使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银黄退热洗剂 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热证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浚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惊厥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好转时间为(3.7±1.6)min,短于对照组的(5.9±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惊厥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惊厥 发热性 小儿复方退热栓 有效性研究 病人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发热患儿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2例发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研究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各61例。结果:研究组退热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发热 儿童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门诊接受高热惊厥治疗的7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给予参照组的患儿实施对症治疗的方式,予以研究组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对症治疗结合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患儿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对症治疗的参照组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一定差异,表示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复方小儿退热栓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效果,记录退热时间。方法:将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视为研究主体,应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参照组,各组纳入49例。予以研究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予以参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分析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参照组研究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早,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理想效果,可促进疾病症状消失,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退热时间 药学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分泌糖尿病科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优良率显著优于观察组,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68.00%,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20.1-2021.1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并发症
  • 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根据春季多发外感热病的季节特点,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研究治疗原则并拟定处方,及时推出了“春季热病预防合剂”,以应对春季多发的外感热病。

  • 标签: 春季 热病预防合剂 热病 中医药
  • 简介:人到中年,骨钙会逐渐丢失。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便进一步加速,女性65岁以后可能丢失骨钙达30%~50%(65岁以后男性丢失的骨钙也在30%左右)。缺钙使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接踵而至。对于老年人来说,补钙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连续补充钙剂好多年,骨密度仍低下,甚至患有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钙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人到中年 胃酸分泌 体内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