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了解门诊药房用药差错的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概率,保证门诊药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门诊药房的用药质量。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实际情况的分析与归纳,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找出预防药品差错的措施。门诊药房的药物差错可能存在于药房流程的各个环节。药物差错产生归因于人为因素。我们要积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培养良好的人员素质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减少药品差错的情况发生,并确保药品安全的问题。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差错分析 防范对策安全
  • 简介:目的以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法对儿童肾上腺素用药风险进行调查并研究其防范策略。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收集国内外报道的儿童使用肾上腺素的不良事件、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数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利用HFMEA法收集肾上腺素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和发现指数(D)进行评分(分值范围均为1.0~5.0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收集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经综合评价共获得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33个风险点,进一步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14个,其中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风险点分别2、4、4、4个。根据筛选出的风险点,制定了14条防范策略,其中强制性策略6条,推荐性策略4条,条件性策略4条。结论利用HFMEA法发现了儿童肾上腺素用药过程中的风险点,建立了统一的管理规范。

  • 标签: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肾上腺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入实施,显著扩大了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城乡全体居民已经得到基本覆盖。在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过程中,逐渐打破了当期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统筹原则,且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增大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体系,高效防控潜在的风险问题,促使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得到保证。

  • 标签: 医疗保险基金 风险防范 管理策略
  • 简介: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加大,护患纠纷经常发生。由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发生护患纠纷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如何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这项重要工作就摆在面前。

  • 标签: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患者 护理纠纷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期间出现法律法规、护理规范外的生理损伤、心理损伤或是死亡等情况,是为主要患者提供良好的身心健康安全的重要内容,进而改善整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事件以及其他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眼科手术具有一定特殊性,极易在手术室治疗期间出现安全隐患,临床需积极重视消除潜在风险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 标签: 眼科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策略
  • 简介:方法静脉中心成立由经验丰富的审方药师组成的处理小组,协同医生、护士共同处理,综合分析,讨论总结,持续改进。结果5例药患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近两年未再出现药患纠纷。结论审方药师参与处理药患纠纷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消除患者疑虑,化解矛盾,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执行,杜绝药患纠纷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药师 药患纠纷 应对策略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张超随着夏天的来临,气温也随之增高,人体内的血管系统随着升高的温度导致血管阻力发生了下降的现象。那么气温升高,大量的汗液随之而来,就会导致血液容量的减少。维持血压的三大要素包括:血管阻力、血液容量、心脏功能。随着夏季的气温升高,血液容量的减少,使人体血压低于春、秋、冬三个季节,尤其是冬季。所以,夏季是低血压的高发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各大医疗机构在持续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其在为医疗机构业务开展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难度。本文将围绕现阶段医疗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及诱因简要论述,就风险管理和防范要点讨论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有所参考。

  • 标签: 医疗机构 计算机 网络安全风险 防范策略
  • 简介: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彻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某个护士或某个工作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和工作热情,所以要保证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必须让护士对护理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有根本的认识,在工作中随时保持“警惕”,

  • 标签: 风险防范 护理操作 护理行为 风险管理 工作人员 潜在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热点,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更是不容忽视。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因此,提高医生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减少医疗纠纷至关重要。现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有关文献,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医疗过程 病人 忽视 医务人员
  • 简介:输液热原反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和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当注入人体输液中含有热原的量达到1μg/kg以上时,可致热原反应,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使人体产生发冷,继而颤抖、发热、出汗、昏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严重者甚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寻求其防范措施,很有必要。1输液本身问题

  • 标签: 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致热原反应 合并用药 一次性输液器 医院药学
  • 简介:近几年来关于值夜班的护士受到外来侵扰和突然猝死在工作中的通报案例有上升趋势。所以说护士在值夜班时,做好防范工作、实施自我保护,尤为重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但保护了自己,更主要的是使护理工作更好,更有效的顺利实施,下面就笔者多年临床经验,谈谈值夜班护士们,如何做好自我防范

  • 标签: 值夜班护士 做好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探讨ME的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参与北京市卫生局ME监测报告系统试运行的医院,自2011年8月上报ME报告,并在医院内按月进行ME报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防范措施。收集门诊药房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上报北京市卫生局的ME报告,进行ME分级(按美国国家用药错误报告及预防协调委员会标准)和发生环节分析,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北京市ME监测报告系统试运行阶段)和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络运行阶段)2个时段进行ME发生情况比较,评价医院所制定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共收集到ME报告506例,占同期门诊处方例数的0.031%(506/1636429)。A级错误(错误隐患)2例,B级错误(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未使用)462例,C级错误(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42例,无D~I级错误。ME发生在医师处方环节者459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当(75.16%,345/459)、给药途径不当(12.64%,58/459)、选药不当(5.88%,27/459)、有禁忌证用药(3.05%,14/459)、配伍不当(2.61%,12/459)及溶媒不适宜(0.65%,3/459);发生在药师调配环节者47例,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名称相似、包装相似及位置相邻等。针对医师处方环节,医院自2012年10月启动“四级点评、四级反馈”的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处方合格率,医师处方环节的ME例数占同期处方例数的比例由试运行阶段的0.035%(398/1139613)降至运行阶段的0.012%(61/496816)。针对药师调配环节,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易混淆药品的辨识度,药师调配环节的ME发生率由试运行阶段的0.004%(40/1139613)降至运行阶段的0.001%(7/496816)。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标签: 门诊医疗 医疗差错 安全管理
  • 简介:资产重组过程中,因存在不确定因素,对资产重组预期目标所带来的损失而产生资产重风险。如何把握资产重组风险并合理有效地进行管理和防范,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 标签: 医疗资产 资产重组 防范措施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