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发生计划性拔的高危因素,为预防计划性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46例计划性拔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计划性拔类型主要包括胃肠管(30.43%)、各类引流管(30.43%)、气管插管(13.04%)。发生相关因素主要在普通病房(82.61%)、ICU(17.39),护士(80.43%)、护师及主管护师(19.57%),晚夜班(78.26%)、白班(21.74%),年龄≥60岁(69.57%)、年龄<60(30.43%),意识不清(63.04%)、意识清醒(36.96%)。发生拔原因的前3位依次为患者依从性不好(23.91%)、护理人员的评估不足(28.26%)、管道固定不牢(26.09%)。结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约束,加强导管的固定,正确的评估拔的风险等可以降低计划性拔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计划拔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风险优先排列,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计划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结论应用FMEA能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计划拔发生率。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对患者舒适度以及胃计划性拔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普外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留置胃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对照组实施留置胃的常规护理,研究 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舒适度、 胃计划性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舒适度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 P<0.05 )。研究组计划性拔发生率为 4.35% ( 2/4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9.57% ( 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 ( P<0.05 )。 结论 在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胃计划性拔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普外科 留置胃管 舒适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率 舒适度
  • 简介: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重症监护在整个医疗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重症监护部门的管理成为整个医院的管理范畴。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机械通气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气管插管的计划性拔是机械通气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如何管理气管插管成为重症监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气管插管计划性拔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插管拔指征而将人工气道的导管拔除包括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拔除。计划性拔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增加院内感染机率,护理安全是衡量整个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ICU代表了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神经重症病房气管插管376例,发生计划性拔28例,分析原因并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关键词气管插管计划性拔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患者计划性拔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措施。方法 采集 2013年 9月至 2014年 9月在本院 196例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计划性拔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20例 发生发生 UEX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意识不清楚、紧张不配合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经验不足、约束不当等。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改善舒适度,进行自身培训等。结论 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 UEX的发生率。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ICU 危险因素 护理防范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手段,它常用于身体受到巨大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注射扎针的次数,减轻对于以上患者的损害。但是时有发生的静脉留置针计划拔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计划拔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计划拔的发生率及计划拔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ICU不良事件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计划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镇静不充分、约束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是导致计划性拔的主要原因。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计划性拔管及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ICU 非计划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胸外科患者计划性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患者7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计划性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计划性拔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胸部科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计划性拔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胸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调查男性对西地那、伐地那和他达拉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男性ED患者70人,采用自行设计表格,主要调查PDE,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和结论男性知道西地那,但几乎不知道伐地那和他达拉;大多数男性不知道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甚至使ED的药物治疗失败,今后应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

  • 标签: 西地那非 伐地那非 他达拉非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追踪方法学导向式预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室儿童计划拔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5月至12月于我院急诊输液室就治的儿童病例3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21年1月至8月于我院急诊输液室就治的儿童病例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按急诊输液室儿童病例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加用追踪方法学导向式预控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儿童病例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家长急诊输液室照护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追踪方法学导向式预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室儿童计划拔管管理之中,可显著降低发生计划拔管事件的概率,深得家长认可。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预控护理 急诊输液室 儿童 非计划拔管
  • 简介:对传统药店而言,现金尽管仍是主流的结算方式,但不依赖现金的其他方式正因应大环境的变化,迅速扩张其势力范围。

  • 标签: 药店 药品 经营管理 市场 价格
  • 简介:上瘾这种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香烟或者毒品,以及种种本质不良却挟带着虚幻美好侵袭人类脆弱意志与赢弱体魄的事物。人们对上瘾的感受总是带着些许排斥,大概因为千年来始终崇尚中庸之道,而“上瘾”难免意味着伤身劳心,便是等而下之的过犹不及。

  • 标签: 成瘾 中庸之道 意味着 毒品 香烟 联想
  • 简介:刷牙出血,很多人认为是上火了,其实这很可能是牙周病悄悄来袭,还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牙龈出血九成是牙龈炎“牙龈出血90%是由牙龈炎造成的.”郑州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副主任医师孙予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牙龈出血,已经非常少见了.所以,牙龈出血,大多是牙龈炎引起,当然,还有少部分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

  • 标签: 刷牙出血 全身性疾病 牙龈出血 副主任医师 牙龈炎 牙周病
  • 简介:那定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对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有直接的抗炎活性,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且长期使用不易出现耐药性。那定的代谢动力学易受几种转运蛋白诱导剂或抑制剂的影响,但未见需调整剂量的报道,转运蛋白对那定代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遗传性过敏性斑秃等,且联合其他药物疗效显著。目前,那定微球的鼻内给药制剂正在研发中。那定不良反应少见,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使用,都未见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不影响胆碱能活性。那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推荐于从事安全相关作业人员使用。

  • 标签: 非索非那定 抗组胺药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 目的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那定胶囊的含量。方法 使用色谱柱,DIKMA,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醋酸铵溶液(取醋酸铵3.85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34:66)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那定在浓度0.0500 mg/ml~0.1499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101.4%(RSD = 0.4%,n = 9);常温下贮存,含量样品溶液20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测定方法适用性高、准确可靠,适用于盐酸那定胶囊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含量 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重症患者,除病因治疗外,维持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858年Busch首次报道肠内营养。目前肠内营养被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据报道,机体禁食1周以上即可发生肠黏膜萎缩和屏障功能受损,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避免肠道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等非常重要[1]。

  • 标签: 营养支持 肠道营养 空肠造口术
  • 简介:留给国内药房多元化试验的时间并不多,若不能及早从“先做着试试看”的观念里转变过来,未来的市场境遇可能更加窘迫。

  • 标签: 药品 多元化 药房 经营策略 发展现状
  • 简介:目的:探讨吉替尼治疗老年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给予口服吉替尼250mg/次,1次/日,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糖蛋白型肺癌标志物(CA125)、粘蛋白型糖抗原(CA242)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903,χ2=4.2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242及CE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观察组CA125和CE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CA125 不良反应